APP下载

《军事体育》教学模块的构建研究

2017-12-12杨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

杨勇

【摘要】本文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经验,通过对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提出应从“育人”层次上,构建军事体育教学模块的目标与内容。根据合训学员培养目标的“身体心理”要求,针对当前军队院校军事体育教学模块存在的问题,阐述并提出了更加完善的改革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消防院校;军事体育;教学模块;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80-02

《军事体育》教学模块构建,立足于全军联合颁布的《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并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旨在通过对国内《军事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并完善教学模块,为推动学校《军事体育》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打好基础。

一、确立新形势下军事体育教学模块的改革目标

目标军队院校教育转型,实施“合训分流”的组训模式,意味着军队院校培养目标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培养适应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要求、高素质、指技融合的新型初级指挥生长军官的目标,这必然会牵引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员队伍及教育环境等方面全方位的变革。根据军队院校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型,其总目标由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军事基础、专业业务、身体心理五个分目标所构成。所以,承担学员身体心理目标培养任务的军事体育课程,也应从原来的军事基础教育中独立出来。军事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也需要适应学员身心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其完整性和全面性。

二、目前《军事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军事体育教育训练的课程改革需要不断深化

一是生长干部学历教育“合训”与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分流”、“4+1”组训方式的推行,军事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已贯穿于军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称之为“五年一贯制”,但由于军事人才不同阶段不同院校的分别培训,二者还未能达到“无缝对接”。军事体育理论的内容重复、交叉或空档的现实问题和实操科目的简训、重训或漏训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类型院校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二是院校教育向部队靠拢、向实战贴近的“短板”还有待补上。从目前看,学员军事体育组训能力的培养,虽有相应的科目设置,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科学统一等方面问题还比较突出。特别是军事体育基本技能与体能组训能力在任职实践中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院校军事体育教育的“短板”还比较明显。如何在课程教学训练上有新的改革和创新,突出实践环节,注重能力培养,是我们必须下功夫、下力气的地方。

三是制约军事体育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还没能得到根本性的破解。尽管各院校对军事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多数授课教师能力不足,甚至未经历过任何形式的军事院校的深造、学习和培训,师资力量较为欠缺,再加上目前还不具备针对消防部队院校专业教学使用的教材,使得军事体育课程出现滞后现象。

2.军事体育教育训练的课程内容需要更加优化

新一代《教學基本要求》在军事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有了规范,不仅加强了军事体育的理论内容,同时还新增了部分科目,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军事体育教育训练的课程内容体系。但从目前看,军事体育教育训练的课程设置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但由于教材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滞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局限性。同时,总部的教学基本要求和通用教材主要是突出普适性和基础性,在不同类型的院校教育,特别是任职教育中,加强军事体育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

3.军事体育教育训练的教学方法手段需要进一步创新

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军事性、兵种性、系统性。客观上讲,院校军事体育教育训练是实操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任务比较繁重,教员缺口比较突出,疲于应对教学任务的完成,难于静下心来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但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军事体育课程教员自身的能力素质有待提高。在一定意义上讲,教员自身受教育的层次影响和制约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我们加强军事体育教育训练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要在加强教员的学习培养上下功夫。

三、军事体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对策

为贯彻中央军委四总部在2014年12月31日全军联合颁布的《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纲要》,该门课程在消防高专的开设对军校学员提高军人意识和岗位专业技能,适应部队基层第一岗位任职起着坚实的作用。为此,《军事体育》课程既要满足学员对知识的岗位需求,又要具备很强的实战效果,这对课程的科目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出了较强的针对性,这也是我们研究和探索《军事体育》项目化教学模块构建的意义所在。

1.完善课程的模块教学模式,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加强和完善实训教学法可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我校学员的实战综合能力。

2.促进军校学员的思维能力和岗位专业技能,提升学员综合军事素质。实训教学运用,可以培养学员掌握技能应用、转换和创新的方法,形成“会思考、会自纠、会学习”的能力,具备实战、探究和创新的学习品质。

3.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指导学员开展专业技能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也必然要对自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重塑。不仅有助于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岗位科研能力学术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现阶段消防事业的不断发展,消防部队任务的复杂化多样化,以及消防设施装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军事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内容、方法、侧重点等多方面进行不断地调整,巧妙结合其他专业课程统筹教学,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消防人员,增强我国消防部队的整体战斗实力。

参考文献

[1]胡玉利,高山桂.外军军事体育组织管理对军校军事体育改革的启示与对策研究[J].军事体育学报,2017,36(01):52-55.

[2]黄为根,林建棣.对“军事体育”概念的再探析[J].军事体育学报,2016,35(04):10-12+79.

[3]刘壮生.军事体育课程体系改革与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2010,26(01):85-87.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