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2017-12-12郑桂英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微课小学数学

摘 要:微课程的概念提出于2010年前后,微博、微信以及社交网络等新媒体爆发,迅速占领了人们的生活。本文从微课说起,分析了微课的基本特点,文章最后着重阐述了小学数学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策略

一、 微课是什么

从2011年开始,微课也引起我国多位教育学者展开研究。总的来说,人们对微课的界定无外乎两个观念,一个是微课程观,另一个是微资源观。微课程观的代表人物有黎加厚等,他们认为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而微资源观的代表人物是焦建利、胡铁生以及张一春等,他们认为微课是一种新的资源类型,认为微课是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本论文中倾向于将微课视为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学习微资源,包括学习任务单等配套学习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主要表现在“短”、“少”、“精”、“易”四个特点:

1. “短”。视频教学的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认知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是 5~8 分钟,最长不超过12分钟。

2. “少”。教学内容相比与传统的课堂来说较少,微课的问题精确,主题突出,更加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视频的内容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某个知识难点或易错点的教学,教学的主题是教与学的活动,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来说,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和深刻。比较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知识点的把握。

3. “精”。微课的主题突出,内容具体,一个微课就是一个小小的主题,里面包含着所有的教学环节:问题的来源、难点的突破、易错点的解析、重点的强调、学习策略及教学方法等,让学生和他们的小伙伴们一起来解决数学问题。

4. “易”。微课的制作方法非常的简单,只需要会制作简单的PPT以及录制软件就可以制作出有自己教学特色的微课,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

二、 小学数学微课的教学设计策略

(一) 微课教学主题的设计

主题的选择是微课设计的第一个步骤,在小学数学的课本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制作成微课,所以主题需要根据微课的特点进行选择。教师围绕知识点进行详细的阐述或者将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难点制作成微课,在此,小学课本中适合制作成微课的内容规整为以下三点:

1. 讲述性比较强的知识点。例如概念、定理(如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认识角、六年级上册的认识圆等)。在小学数学的课本知识中,概念、定理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教师在讲授这些知识的时候会发现,概念、定理等都是理论性的知识,一般用词要求准确、学术用语较多,那么在讲授的时候就会发现,按照课本上来讲解定义时候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没有兴趣甚至于听不懂,所以采取微课的方式进行讲解,结合图形或者动画的形式使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觉到很轻松。

2. 重要的学习方法。例如圆规的使用方法、量角器的使用方法等。在新课标中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也要求对学习工具的熟练使用。学会使用学习工具,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相关知识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这其实是知识的二次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

3. 知识的易错点。教师可以将学生作业中的易错点制作成微课,帮助学生重点理解知识。例如,六年级上册用乘法解决问题,学生常常在画线段图中出错,那么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微课,详细讲解从实物图如何转变成线段图的详细过程以帮助学生学习。

(二) 微课教学内容的设计

1. 教学内容的“微”选取。我们在制作微课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就是选择微课教学的内容。微课一般仅有5~8分钟的时间,所以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就需要凸显微原则。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适合制作成微课的,一般我们将学生自学也学不会的或者具有很大教学价值的内容选择为微课的教学内容。“微”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的选取方面,我们在确定微课内容的时候,应当先将课程内容进行划分,划分成很多细小的学习对象,并且使每一个学习对象都只包含一个小的数学知识点。这些学习对象不是割裂的个体,而是一个完整的知识板块。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也要相互连接在一起,这样不至于让学生在学习微课程的过程中出现知识的断层情况,并且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服务,就像一个知识系列一样,包含很多模块,让学生在学生玩这些模块之后对整个知识的掌握达到完善的地步。

2. 教学内容的“微”处理。在选取了合适的教学内容之后,就需要“微”处理教学的内容。根据微课的特点,在内容上我们需要将其进行分割成不同的教学过程。分别是:第一步,设置问题,问题的设置一定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导入新知。第二步,切入主题,逐步推进教学进程,并且引发学生的思考。第三步,总结与反思,在视频的最后要将重点的知识进行总结,并且留下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這一步是对知识学习的延续。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自己的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学、有兴趣去学。设计互动性问题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拓思维活动。那么问题就应当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才能够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差别,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

(三) 微课教学素材的设计

小学数学的微课主要面对受众群体是小学生,他们对于微课的要求应更加具有吸引力。而吸引力需要选择一定的素材,这些素材包括图片、动画、背景音乐、顺口溜等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相应的素材选择。对于低年级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形式的多样化更加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三、 结语

对于微课一场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为标志的学习革命正在全球兴起,微课正式成为课改的一个重要抓手,是一个突破口,这种微小精致的新一代课程细胞,正在推动课堂向学堂的转变。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微资源逐渐地融入到教育领域当中,对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实施,其产生的现实价值和深远的未来影响将是可以预期的,对于微课教学的应用需要长期深入研究和实践总结。

参考文献:

[1]刘万辉.微课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09).

[2]何秋兰,徐占春.我国微课研究现状梳理.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4).

作者简介:

郑桂英,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山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