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实践中如何形成应用意识之我见

2017-12-12李鸿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应用意识化学高中

李鸿

【摘要】学生接触化学其实并不是在初三学段开始的。在学生小时候就“看到过”化学现象,它们在生活中总是好奇、质疑的化学现象,在初三学段,学生进入系统的化学学习之后,这些问题有的被解决,有的被升华,但是不管被解决的也好,被升华的也好,都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学生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来源。在高中学段,化学知识变得更为专业、更为深化,如何才能让学生持续保持化学学习兴趣呢?如何让学生高效化学习化学知识呢?在笔者看来,就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践;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47-01

物理学科与化学学科不同于语文学科具有强烈的情感,不同于政治学科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它们有自己的特点,它们解读的是生活中的现象与变化。它们强化的是“物”“质”。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只有找到知识的学科特点、应用特点、发展特点,我们实施的才是有效的学习。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学习中,只重视知识,忽略了应用,忽略了发展,学生学习到的自然有限。由此可见,高中化学实践中,要想解决所有问题就要帮助学生参与应用活动,形成应用意识。下面笔者就将对此进行分析。

一、关注学的形式

如何学对学生能够学到什么有极大的影响,学的方式对学生学到内容的“多与寡”影响更大。因此,在我们关注学的目标时,就要关注学的形式,用“有策略的学”来实现学生“预期的学”。实践中,应以问题为主线,以自主学习为基础,合作学习为手段,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途径,引导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设计科学的学科学习方案解决问题,使他們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亲自得出结论,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知其然以及知其所以然。

二、用生活学化学,用化学解生活

化学的学就是为了用,而用的目标也是为了学。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学生用的环境不多,生活就是最主要的应用环境。课堂也是主要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时,我们要注意帮助学生应用好、联系好两个环境。如:模式教学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这一课的子课题“钢铁的腐蚀与防护”的教学处理时,采用让学生用原电池理论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家中做菜用的铁锅用水洗过后放置一段时间会产生锈迹,而抹过油的铁锅却没有,切菜的刀不抹油也不生锈。这样从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安排教学内容,使学生从生活中感悟知识。

三、构建合作、竞争的课堂

课堂中也好,生活中也好,学生都是以“群体”形式活动的,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际,学生直接参与“群体活动”的机会、平台更多。而以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为目标的化学实践中,合作学习、良性竞争的氛围无疑更适于学生的学。创设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小组模式。组内、组间和生生、师生之间形成环式交流,课堂上以小组内讨论,推选中心发言人为模式,使课堂教学形成层次性和阶梯性的链状结构。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情感因素和认知需要,选择富有情趣和吸引力的素材,让学生在愉悦、兴奋的状态中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思疑、释疑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主动地发展。

四、允许学生“标新立异”

在课堂中,教师讲的内容往往是“求同”,而学生的思维却可以“标新立异”。在某一方面来说,求同有求同的优势,而从另一方面来说,求异有求异的优势。在笔者看来,求异就是一种创新。因此实践中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提供符合教学要求的各种资料和信息,架设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联系,让学生作有意义的选择。要善于点拨、诱导,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启发、激励,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勇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提出问题,进一步激化其思想,激活学生的创新灵感。

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比教师讲的内容多学,才能比教师要求做的更多,才能比教师制定的目标走的更远。高中化学知识容量大,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人类在变革自然、变革社会、变革人类本身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化学知识很多,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化学知识总量不容小觑,如果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则很难理解,更不用说灵活应用了,再者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六、使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中学生能力非凡,他们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来的,但是,其能力却会作用于未来、作用于生活。所以,教学中我们关注的不能仅仅是当前,而应该是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中阶段的学习生说只有短短三年,当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学校教育的形式也就告于段落,为使我们的教育面向未来,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以适应学生继续深造的要求和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只有这样才能正真实现高中教育的实效性。

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里笔者想说,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的老师,就是成功的老师。能够让学生拥有应用意识的教师,就是成功的教师。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多从这两个方面入手。例如:在进行“萃取”知识学习时,可联系生活中煎中药、泡茶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联系;吃火锅时,面上的牛油怎么就变成了又麻又辣的红油了也?可联系不法商贩所卖“地沟油”中是否只有油?像这样所学知识贴近生活、联系生活,学生就会对“萃取”问题有强烈地求知兴趣,同时让他们感受我们不是空谈,而是学有所用。

八、关注实验教学

实验是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重点。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也是一种应用,一种可以可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专业化的应用。其实实验是化学学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通过实验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想象、思维能力。此外,还可通过实验改进、完善、补充实验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做的努力有很多,不过教师的努力方向不同,培养出来的学生,拥有的能力就不同。在笔者看来,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要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拥有核心素养,我们需要向“应用能力”养成方面努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化学高中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奇妙的化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