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能力方法初探

2017-12-12张蕾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0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探究

张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38-02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示我们:7~9年级要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并增加了《满江红》、《列子》“伯牙善鼓琴”等十三篇古诗文,《论语》由原来的十则经过增删变为12则。这些篇目,有课内的教学篇目,有课外的浅易文言文。文言文的考查,其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以及课内积累词语的拓展延伸来理解诗文,其实就是在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可是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使学生不用动脑思考,只是被动接受,毫无理解地死记硬背,学生不爱学也不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探索出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经过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能力的前提

学生之所以害怕文言文,究其根本是因为看不懂、也不会看。所以更谈不上学习兴趣了。所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首要任务就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只有消除了畏难情绪,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因此,可以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从短小精悍、有故事情节的文言小故事入手,让学生初步品尝到阅读文言文的滋味,然后顺势鼓励学生进行类似文言篇目的拓展阅读。《论语·雍也》中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还能不所向披靡?

二、传授方法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能力的基础

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仅凭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帮助。但是,这种帮助并不是教师把自己“咀嚼”过的文言文“喂”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自己“进食”“咀嚼”“消化”文言文的方法。因此,在授课伊始,可以把在阅读和教学文言文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翻译文言文五字法”教给学生。(翻譯文言文五字法——留、替、删、补、调。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书名等,可照录不翻译;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调:调整倒装句子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但是,教给学生方法并不等于教会学生使用方法。接下来还要指导学生运用方法进行实战演习,经过不断地实践,学生基本掌握了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有了学习的热情,又有了学习的方法,文言文的学习还是难题吗?

三、改变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重要基地,也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能力的主要阵地。如果不改变语文课堂上文言文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文言文自主探究能力就是一纸空谈。为此,我采用了“自主学习、质疑释疑”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体可以分为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释疑而长进——长进而心怡等四个环节。

无疑而生疑:在明确了学习内容之后,组织学生结合导学案、教材、参考资料先进行自主学习,并针对学习内容提出疑问。质疑的内容分为三种类型:必须解决的问题、值得探讨的问题、感到困惑的问题。该环节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因为下一步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想要了解、解决的问题,学生自然具有极大兴趣和强烈愿望。

有疑而思疑:质疑结束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刚才在自主学习时提出的问题。必须解决的问题加以强化、值得探讨的问题期待得到解决、感到困惑的问题希望达成共识。互帮互助,最大限度地解决自主学习提出的问题。此环节中,生是生,生亦是师。他们互相请教、互相争辩、互相督促。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学生的思维是活的、课堂的气氛是活的,学习效果便可想而知了。

释疑而长进:当学生对有些问题解决不了或解决得不到位时,便可以组织学生把这些问题提交班级解决,如果班级同学还不能解决,教师再适时介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个时候教师的教学可以先给学生一些提示,启发学生动脑思考,使他们恍然大悟,使学生不仅了解解题的思路,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得更加持久而浓厚。如果经由教师的提示、启发,学生仍然解决不了,教师便可以趁学生求知欲望最强、记忆最深刻的时候进行讲授,自然实现了高效课堂。

长进而心怡: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之后,进行总结归纳强化,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归纳学习方法、强化知识要点。适时指出,本课的教学内容都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小组的合作、同学的帮助自行解决的,从而克服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提高他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学习文言文的快乐。

此外,配合新的教学模式,还可以改变文言文导学案的形式。例如,导学案以课文为单位,提示学习本文可借鉴的学习方法、学习本文应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而不给学生硬性的规定;为学生保留更多更大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阅读、感受、质疑;向学生提供拓展阅读的篇目与资料等等。

四、重视积累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荀子《劝学篇》中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学生只有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才能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因为学生文言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能力提高的蓄能过程。为此,在每篇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之后,应组织学生对本篇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比如,文言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中的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等。争取每篇课文一清,长此以往,文言文的学习就会越来越简单。如果在学习新课文时,遇到了之前曾学过的词,可以带领学生来一次“温故而知新”的过程,由最初的“同词多义”到后来的“同义多词”,学生通过对文言知识的积累、梳理,提高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应试教育的需要,更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需要。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努力,继续探求、摸索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文言文能力的方法,以期不负“语文教师”传承传统文化的神圣职责!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探究
文言文阅读专练
设问引导探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对《文言是母语吗?——解读内地〈课程标准〉一思》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