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步教学是实施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017-12-12杨国强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概念

摘 要:初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是学科中最难学的课程之一,有些学生更是害怕物理、厌学物理。怎样才能使学生愿学、乐学物理,既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又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呢?针对这一点,本文从异步教学的背景下,对初中物理课堂进行有效的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

关键词:师生组合;探究疑点;概念

我国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独揽,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用“做实验题”代替“做实验”等现象。初中物理新课程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运用异步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注意将异步教学的方法引入物理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 异步教学的概念

异步教学法是一种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现代教学模式。

异步教学的具体特征有:具有明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学习指导者;能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习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使教师与学生紧密结合。以学生的个體独学为基础,充分运用一切教学条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达到高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 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构成的核心因素。它对其他因素起具体制约的作用,它决定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组合,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注意以下几点:1.努力端正教育思想,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多出优秀人才。2.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的体验。在学生获得物理技能的同时,培养发现的喜悦感,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三、 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师生组合

在教学中,师生活动的方式、方法、任务、地位、关系、相互作用的不同配合是构成一定教学模式的因素。从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方面,把教学模式分为三种样式:(1)以教师讲授为主,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其积极思考;(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3)以学生自学、自己活动为主,教师提供一些帮助和辅导。不同的教学模式对师生组合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当然把样式绝对凝固起来,机械地搬用,则是利多弊少。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课型和学情等因素,相机(而不是随意)选择适宜的师生组合方式。

四、 设置探究疑点,指导探究方向

通过设疑,启发学生进行合理猜想,引起对问题的讨论和争辩。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树立假设和猜想的阶段,主要是靠直觉思维的作用。它具体表现为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从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一种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某种猜测。直觉思维在科学发现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创造发明中独特的思维品质。安培从电流磁效应现象直觉到磁的成因应是电流,提出分子电流的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法拉第由电能产生磁的现象,根据直觉提出了磁也能产生电的假说,然后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更是一个具有极强直觉能力的科学大师,他在26岁到37岁时分别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并不是在已有的理论体系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靠他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直觉和灵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对研究的课题作出大胆的有根据的猜想和假设,而不必去追究推测的理由,以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有时假设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轻易否定,要他们自己通过实验去认识。如研究串联电路各处电流强度关系时,有的学生提出“靠近电源的用电器电流强调大,远离电源的用电器电流强调小”的猜想;又如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猜想“浸没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它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又根据生活中现象:密度大的铁块沉入水里,密度小的泡沫塑料浮在水面,提出浮力还可能与“物体密度有关”等假设。这些确实是同学们的真实思想,只有当学生做完实验,自己修正了错误的认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真正知识。整个探究过程,学生学会的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了直觉思维。

五、 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在探究学习中,师生关系是协作关系。教师提供各种必要的实验器材,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作为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并不是说教师可以袖手旁观,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并帮助学生发现其错误,提供有关他的失败的信息,并及时修正其探究的过程,减少迷乱。这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十分重要的。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明确:探究过程应具备有:(1)一丝不苟的态度——正确操作、读数,这是保证探究结果的前提。(2)科学性——采用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等方法。(3)求实性——尊重实验结果。如在“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学生就提出五个假设进行实验验证,随着实验的深入,那些猜测一个个的或被肯定,或被否定,同学们惊奇地发现,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只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密度、浸入的深度等因素均无关。且进一步探究后发现浮力就等于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

六、 总结

总之,要改革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异步教学,寻求最有效的探究式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耿道合,朱延.异步教学是实施物理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初中物理异步教学实验报告[J].异步教学研究,2005年05期.

作者简介:

杨国强,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第四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概念
都市更新之概念
都市更新之概念
选择合适教学方式,提高概念教学质量
厘清概念,化繁为简
深刻理解概念妙解竞赛试题
在变化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古代的时间概念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精致概念,化“无形”为“有形”
数学概念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