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背诵教学点滴录

2017-12-12谢蒙蒙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自然段激情记忆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背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提高阅读能力,锻炼记忆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课文中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语文背诵是学生掌握知识、积累知识、运用知识的主要渠道。教材中篇幅长、难记忆的文章和片段有很多,而且背诵篇目还占有很大比重,许多学生畏“背”如虎。

关键词:语文;背诵;教学

应该怎样才能加强记忆,取得事半功倍的背诵效果呢?现把自己的点滴收获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兴趣是背诵的好老师

只有感兴趣的才能记得快、记得牢。记得我上《三亚落日》一课时,需要背诵第三、四两个自然段,如果老师不管学生,只是泛泛的背起来,那效果可想而知。于是,我制作了可观赏的课件,三亚落日的美立即呈现在大屏幕上,在美景的感染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背诵的兴趣一下子提升了百倍,朗朗的背诵声不绝于耳,很快,不到一节课时间,需要背诵的内容就OK了。

二、 激情是背诵的直通车

在背诵文章时,首先老师要有激情,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才有饱满的热情,背诵效率才高。记得教授《记金华的双龙洞》时,需要背诵的是课文第五自然段,学生背诵时掉字、添字的现象比较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熟读成诵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多读。第一遍时,老师面带微笑,高声问学生:“你愿意把自己朗诵的才能展现给父母吗?现在老师就是你的父母,你肯定会激情满满。”于是,老师倒背着手,站在孩子们面前,充当起他们的家长,孩子们被我带入情景中,把所有的情感都抒发了出来,声音响亮,一浪高过一浪,目光炯炯,闪烁着亮光;第二遍时,便问:“你在父母面前朗诵了,但你的哥哥、姐姐还不服气呢,他们一听,准会笑话你不如他读的有感情,今天就来和他们比试一番,看谁更能融入情感,看谁读得更准确,不再掉字、添字。”于是又开始了第二遍,就这样,在我的鼓励下,孩子们一遍又一遍诵读,一遍比一遍有激情,很快就背诵过了。

三、 比赛是背诵的良药

“要想背的快,就要看比赛。”这是我的法宝。比赛越激烈,背诵的速度就越快。《夹竹桃》一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第四、五两个自然段需要背诵,我要求学生谁背过谁到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名次,且不能掉字、添字、来回重复。在这“政策”的激励下,学生竭尽全力,有的找要好的伙伴去背,有的跑到角落里去背,有的对着墙壁去背,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毫不示弱,那兴致、那场面是我班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不多一会,李浩然就第一个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接着“范宗兵”第二名,“申传令”第三名——背诵任务一蹴而就。

四、 对手是背诵的兴奋剂

在班内,平日里我让每个同学都寻找一个自己学习上的对手,他们通过竞争,产生压力,再变成动力,从而互相激励,最终促使自己进步、提升。《孔子游春》一课,在背诵第二、八自然段时,我让同学们去找对手去背,孩子们背得特别起劲,边背边比划,边背边眉飞色舞,还不时的讨论着、争辩着、改动着,个个精神大振、激情满怀,整个课堂如龙腾虎跃,如山川奔腾,身居这种环境中背诵,哪有背不过之理。

五、 理解是背诵的前提

理解记忆法是在对文章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背诵的,对文章理解的越透彻,越易背诵。背诵一篇或一段文章时,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和句子,这样背诵起来就快得多了。背诵时根据不同的文体,理解的范围也有不同。如记叙文,需要记住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记住整件事情的经过,然后像放电影一样地放一遍,回忆到的画面再用语言加以编织,这样就利于背诵了。

六、 方法就是背诵的效率

选择适宜的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背诵效率。下面列举几个比较常用的方法供大家选择:

1. 自然背诵法

自然背诵法是指在自然的状态下,不采用任何记忆方法帮助背诵,只是通过反复诵读达到熟练成诵的方法,自然背诵法是一切背诵法的基础。

2. 抄诵法

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讀再抄,抄完再读。

3. 抓线索背诵法

抓线索背诵法是一种常用的理解式背诵的方法,在自然背诵的基础上,选取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语作为线索,作为背诵的提示,用得好,能使背诵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1)抓主要人物。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2)抓时空词。记住要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

4. 图像再现背诵法

图像再现背诵法是指将语言材料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图像材料,在头脑中形成一系列可以再现的形象,背诵时把文字材料像“过电影”一样在头脑中一一呈现出来。

5. 联想背诵法

联想背诵法是指通过联想,在头脑中形成暂时的联系来增强记忆,从而达到背诵目的的一种背诵方法。

6. 串字背诵法

在一定数量的诵读基础上,将语言材料几个句子的首字或关键字串在一起,并附加一定的意义,使之组合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不能组成句子的,有时还要使用谐音的方法,这种背诵方法就是串字背诵法。

7. 情境法

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如《望天门山》《江南春》《敕勒歌》《钱塘湖春行》等,我们可以绘画出多幅图画,根据图回忆,图文结合,快速有趣地借图成诵。

以上是我在背诵教学中的点滴收获,与大家共勉。

作者简介:

谢蒙蒙,山东省聊城市,山东省茌平县实验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然段激情记忆
萌动的激情
秋天
图志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美丽的秋天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