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言原生态 慢道唱势衰
2017-12-12于会江
于会江
对“原生态”的追求近年来颇是热门,曲艺也不例外。有些曲艺表演中所谓“原生态演出”只是撤去了话筒,演员在没有音响设备的情况下演唱而已。有观众反映听不见,演员也觉得唱着费力,已经声嘶力竭但声音仍是没传开。于是就有了一些议论,认为今不如昔,现代演员们的演唱水平退化得很严重,不能和旧时的艺人相比了。对这一点,我并不否认,但旧时的曲艺艺人也绝非仅靠嗓子和气力让全场观众听爽利的。用仅仅撤去话筒的所谓“原生态演出”并不能全面評判演员的演唱功力。真正的“原生态”是有科学性与时代特点的。
一、建筑的考量
旧时,观众在讲究一些的曲艺园子中听唱儿会觉得特别舒服,演员的感觉也很好。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园子在建造时就考虑到了临场表演时台上台下的体验。如天津广东会馆戏台,其舞台上方有一螺丝型穹顶,作用相当于现代音响设备的“返送”,使演员能听到自己的声音。为了使声音有共鸣效果且传得更远,在舞台的下面也是另有玄机。天津南市某戏院拆除时就曾挖出了埋在舞台下面的十口大缸,这便是当初修建剧场时为了音效而设计的。
二、乐器的变化
北方曲艺常见的伴奏乐器与过去相比,从型号、构造到材料上都有所变化。三弦的琴鼓子从过去鸭蛋圆形小鼓子发展为近乎于方形的大鼓子,所用之丝弦有的也改为塑料弦。四胡的小金属筒子变为近似于烟囱粗的大筒子。琵琶原有的丝弦被钢弦所代替,音色虽明亮却再无圆润之感。过去放在桌子上敲的三排码小扬琴被支在琴架子上的大扬琴所取代。再说演员自己所用的乐器,小书鼓的尺寸在日益增大,鼓面内圆直径已从26厘米发展到31厘米,且仍有增长之势。演员所持檀板,每一片都在加厚、加大……这些乐器上的变化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增大音量。彼时,即使三弦、四胡、琵琶、扬琴齐奏,加之击鼓、打板,只要演员发音科学功夫深就足以压住伴奏乐器的声音,而如今,不但每一件乐器都加大了音量,需且有阮、大提琴等加入伴奏行列。一些琴师有时也会忘了主次之分,为了突出自己,一味地比着看谁响。这样一来,演员的声音也就很难听清了。
三、社会的整体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在不断变化,由此产生的客观原因也使得“原生态”很难再现。旧时剧场中电灯、电线较少,电路的交流声也少。现在,即便在“原生态”的演出中撤去话筒,但灯光、空调依然会产生细微的杂声。过去没有移动电话,现在剧场中有成百上千部手机,就算都调为振动没有铃声的此起彼伏,振动时也会有相当大的干扰音。过去人们身上没有过多的饰物,动起来几乎没有声音。而今且不说如各种质地的纽扣、拉链和各种饰品,就衣服的面料来说也多有化纤成分加入,挺拔、美观之余,也多了不少摩擦之声。台下观众们的每一个小动作都会有响动。更不用提剧场外大量的汽车鸣笛、公交车报站等。虽然上述似乎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细节,但量变产生质变,对现场表演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
综上,搞出一场真正意义上晚清或民国式的“原生态曲艺演出”实在太难了,把这些协调好实属不易,重新装台,重新制定服装、乐器还在尚可,有经费就能做到,但其他方面也就不太现实了。比如演出的习惯也变了,恢复铺纲(唱前的开场白)、铺纲套儿(演员上场时琴师演奏的过门儿)演员和乐队都会不习惯,更何况演员的功力的确不比当初。但把听不见、听不清的原因完全归罪于演员也非正确,单纯批评演员唱功退步是不应该的。时代变了,一切也都在变,偶尔办一场并不原生态的“原生态曲艺演出”也是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大家对彼时曲艺演出场所的好奇与渴望,重新体会一下前辈艺人们的甘苦,从而去追寻一段段远去的往事和一场场留在人们记忆中的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