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院校辅导员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2017-12-12张丽娜

考试周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现状

张丽娜

摘 要: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对医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医德医风的改善有重要影响。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导者,必须在日常学生工作中倡导医学生应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形成多种合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显性和隐形教育,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现状;路径

近年来,我国医患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据中国医院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我国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起。中国医者,人人自危。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冲突频发的情况下,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强化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对医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医德医风的改善有重要影响,同样也会影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行。

一、 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說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医学教育在注重专才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而问题的根本在于,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落地生根,才能见实效。文献表明,“缺陷的人文素质教育”是造成中国当下医德医风滑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就目前教育方和受教育方而言,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仍存在着巨大缺口。

1. 受教育者:知行不一

医学生作为未来从医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最直接实施者,不少医学生认同有必要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并且认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对人文素质的培养起着较大的作用。整体来看,大部分医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知上持同意态度。但根据田丽娟、王彩霞等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及人文素养现状调查显示:医学生在人生态度和人文行为上的表现和人文素质教育认知呈现了一定程度的不一致。比如:医学生对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观点上,有18.9%的医学生居然赞同其观点;39.7%的医学生存在“冷漠、自私、拜金”等行为。

2. 教育者:力度不够,效果不明显

医学模式已经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不少医学院校也在逐步更新教育理念: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一样都是医学生从事医学事业的必修内容,要把医学生的人文教育与科学专业知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人文课程结构有所调整,也注重加强校园人文文化的引领作用。但从学生的人文行为表现中可见一斑,有38.7%的医学生认为教师人文素养一般或较低,授课教师缺乏授课技巧,人文素养不高;社团活动流于形式,人文讲座缺乏内涵;施教者和受教育者在信息对接上出现出入,效果不明显。

二、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

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更应按照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培养路径,依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要求,配合学校人文教育,利用自身优势,通过显性和隐性教育,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1. 第一课堂:启发教学

辅导员的工作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否则就不可能形成专业;还要有相关学科的建设,否则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据了解,各大高校对辅导员准入门槛设置越来越高,大部分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学科要求更加专注于未来工作要求,相关学科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基于辅导员自身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培养及工作性质,故学校的思政类及人文类课程,比如《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教学大部分由专职辅导员担任。一方面辅导员的学科背景决定其有能力完成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第一课堂的教学;另一方面源于辅导员工作在学生第一线,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和学生在平时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更有利于把握学生动态,推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故辅导员应紧紧把握这一优势,充分利用好第一课堂,创新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增强第一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2. 第二课堂:校内锻炼

结合学生特点、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案等具体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比如为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开展寝室文化建设;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的“致敬无语老师”;提升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积极准备,申报参加大学生创新、创新训练计划;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知识运用能力,开展开放式的临床知识竞赛,积极参加学术讲座等。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辅导员的鼓励、支持和引导。

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创新研究上,武夏林、严晋等在《高校主题班会“三化”创新研究》一文中指出:高校主题班会“三化”创新应在主题选择上系列化、形式开展上模块化、实施过程中项目化。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在学业活动中形成完整性、系统化主题班会;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提升;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动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根据大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结合年级特点,主题班会内容应有所侧重,比如进入大学阶段,应加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教育;中期阶段加强医学生职业责任感教育;进入实习阶段,应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保证各个时期教育的序贯性。尤其是在学生进入见习、实习环节后,相对以往校内教育,因实习基地分散、距离较远等原因,辅导员和学生的联系有所减少。故辅导员应增加走访基地的次数,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在关键节点上开展行之有效的主题班会。

素质拓展活动作为团体辅导的一种,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心理素质、人际交往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辅导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心理专业老师建议,有针对性地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创设合适情境,以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体验,引导学生挑战自我,完善人格。endprint

3. 第三课堂:社会实践

大学生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一员,应广泛地参与到广阔的大自然改造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中,亲自接触和感知各种人和事,通过了解社会,从而增加对社会的生活积累,并获得对社会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认知、体验和感悟。

辅导员应有意识地鼓励和有组织地带领医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比如大力开展医疗卫生健康“五步走”行動:完成调查研究、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参观地方医院、组织健康服务活动和走访知名校友。另外,帮助学生明确“早临床、早实践、早科研”的深刻内涵,并付诸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寒暑假,积极到医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返校后提交社会实践活动报告,监控实践活动效果,有效保证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性与有效性。低年级学生由于专业课接触较少,可参加人文类的社会实践,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积极参与暑期“三下乡”活动,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倡议,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地区、贫穷人群进行帮扶;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实践环节,积极将课程知识付诸于社会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通过上述实践活动,帮助医学生深入了解职业世界,增加对社会的感性认识。巩固所学知识,进一步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习方向,避免盲目学习,从而有针对性地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 结论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实际工作中,不管从党团建设、心理疏导、奖助贷、就业指导,还是班级管理、思想建设等方方面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校中与学生距离最近、接触机会最多、联系最紧密的老师,辅导员应通过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了解学生一线需求,建立行之有效、更易为学生接受的人文素质培养机制和模式。从而真正发挥辅导员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H].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田丽娟,王彩霞,郭斌等.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满意度及人文素养现状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年4月.

[3]马立骥,李军华,程度.医学高等教育改革与医学生整体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0,22(3):56.

[4]冯刚.论辅导员的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发展[J].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11月.

[5]武夏林,严晋,钟天送等.高校主题班会“三化”创新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

[6]廖曰文.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1期.

[7]马小红.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J].教育探索,2013年第4期.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辅导员现状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思考
人文素质教育视角下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凸显人文素质教育理念在高校语文教学中的贯通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