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之管窥
2017-12-12吴继琴
吴继琴
摘 要: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呼唤新教学方式的实施。数学学科自身所具有的内在丰富性、推理严密性以及思维抽象性等显著特性,决定了数学学科认知探究,需要借助数学典型问题的运用和实施。问题教学法的高效实施,能够提振学习主体精气神和注意力,推动探究实践活动进程,提升学教双边互动实际成效。本文作者结合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就科学运用数学问题教学法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运用;有效教学;管窥
数学学科自身所具有的内在丰富性、推理严密性以及思维抽象性等显著特性,决定了数学学科认知探究,需要借助数学典型问题的运用和实施。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教学离不开数学案例的讲解,需要数学问题的补充和丰富。教育学指出,问题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教材之中的知识点及其深刻内涵,借助于问题这一载体或形式,形象、生动的呈現在学生主体的面前,让学生对象在寻求、探索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实践活动中,切实达到掌握内涵知识、发展智力水平、培养学习技能的目标,进而实现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笔者发现,当前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差距,主要表现在认知、分析和解答数学问题等环节。如何运用数学问题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重点研究和深入推进的课题之一。教学实践证明,问题教学法的高效实施,能够切实提振学习主体精气神和注意力,推动探究实践活动进程,提升学教双边互动实际成效,达到学与教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感知,本人现结合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就科学运用数学问题教学法进行简单阐述。
一、 借题怡情,催生学生主体主动认知动力
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学习对象在任何学习实践活动状态下最为重要的、最不可缺少的思想保障,同时,也是实施一切认知探知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教育实践学认为,由于学生个体对未知事物或社会现象的特殊追逐性和强烈好奇心,使得问题成为触发学生主体内在思维和有效探知欲望催生的有效抓手。学生群体对数学问题的疑惑、对数学案例的好奇的认知特点,促成了他们形成和树立主动探析和解答问题的内在潜能。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数学问题的情感动能,善于从抽象、呆板的数学问题中,通过层层剥茧抽丝,发掘出数学问题所包含的外在生动特性,极力特性,利用初中数学知识的生活性、生动性以及质疑性,以现实生活案例、历史趣味问题或形象生活现象等问题形式,让初中生在丰富、形象、真实的数学案例感知中,学习情感得到充分地点燃、欲望得到充分的激发,实现“要学”向“愿学”的生动转变。如“一次函数”教学中,教师利用该知识点深厚历史发展属性,设置了“有一只蜗牛爬一棵3米高的树,如果这只蜗牛每向上爬50厘米,就会向下滑20厘米,像这样爬行的话,蜗牛要爬到这棵树的树顶,需要爬多少天时间?”这种趣味数学问题,让初中生通过认知这一数学问题,实现情感的触发、精神的提振,保持良好学习情感状态学习探知数学新知。又如在一些数学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学生认知冲突的激情效果,提出了具有前后认知矛盾的数学问题,引导初中生通过认知该问题,内心从而产生了学习冲突,心理上产生“为什么”的疑惑,从而带着不解,深度参与课堂教学之中,主动配合教师组织的讲解教学活动。
二、 以题导探,指导学生主体深入探究分析
探究实践,是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学生学习技能素养锻炼升华的重要渠道。但笔者发现,动手能力差、操作能力差、推导能力弱,成为当前不少初中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最大短板。加之不少教师为追求课堂教学时间“最大化”,有意省略学生亲自动手、亲自思考、亲自探究的时间,导致学生主体解题能力得不到显著“改观”,数学问题设置要重在解答,强化解析。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学问题的锻炼实践功效,编排出初中生参与动手探究的活动环节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协作的合作阶段,鼓励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推导研析,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成果”,积累经验,增长才能,实现发展。
教师指导:在解答这一平移类型的问题教学中,必须要正确运用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准确掌握图象右移减、左移加,上移加、下移减的要求。
学生反思,修改补充,合作总结解析策略:根据目标函数图象向相反的方向平移,可得原函数图象,根据图象右移减,上移加,可得答案。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变式训练,设置“函数y=(kx-1)(x-3),当k为何值时,y是x的一次函数?当k为何值时,y是x的二次函数?”、“已知函数y=m·xm2+m,m2+m是不大于2的正整数,m取何值时,它的图象开口向上?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取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取何值时,函数有最小值?”等案例,组织巩固练习,以此提升初中生解题的技能和水平。
三、 用题促思,推动学生主体深刻反思辨析
问题是激发思考的有效抓手,同时,也是推动学生辨析的重要载体。笔者发现,不少初中生探究解决问题结束后,没有回头看、再审视的习惯。而思维严密性是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也是对学习探究者最为根本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培养初中生缜密思维、严谨细致的学习品性,应该借助于数学问题的“回头看”活动,组织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探究活动以及他们的解析实践活动,予以深入、深刻的研判和辨析,引导他们在内心多问几个“为什么”、“应该怎样”等问题,更深一层的思考正确解题过程的由来以及需要注意避免的思维缺陷,逐步借鉴他人成功思维和正确策略,从而在综合思量、全面思考中,形成正确解题习惯和良好思维辨析习性。如“已知一个等腰梯形ABCD,AD∥B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D=3厘米,BC=7厘米,试求出梯形的面积。”案例解析过程中,教师在初中生解析基础上,针对他们的解题过程和推导分析过程,向初中生提出:“该问题解答中需要借助等腰梯形的性质,应根据轴对称性和对角线相互垂直进行证明△AOD,△B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要求初中生对照所学的知识内容及解答要求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分析,学生从而认识到解答问题时:“根据轴对称性和对角线相互垂直进行证明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关键所在,需要运用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作OE⊥AD并反向延长OE交BC于点F,根据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进而计算出梯形的面积”。
总之,教学策略应为课堂教学服务,应为学生发展助力,应为学教相长造势。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教学法的具体实践运用中,要紧扣有效教学要义,遵循科学教学原则,协调课堂教学要素,实施数学问题教学,充分点燃主体学习激情,推动实践探究进程,确保初中生在问题教学法中长足进步、显著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永华.浅谈实施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化学有效教学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10年.
[2]王晓俊.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12期.
[3]石大维,李成玉.如何将探究式学习引入初中数学教学[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4]华向群.中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法应用的分析[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年第22期.
[5]周良菊.浅议数学教学中有效策略的理解与运用[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6]董艳霞.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A];2013年8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