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

2017-12-12李杰

读天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

摘 要:数学教学内容和先进信息技术的整合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总体趋势,更是国家目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提出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先进信息技术相互结合的基本原则,并给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模式,从教学设计部分、课堂教学部分和课外学习部分进行分析与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原则与模式

一、 引言

目前,在数学教学内容中融合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在二十世纪末期,国际教育界就已经开始尝试将数学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进行整合,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与进步。如今,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在试着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在取得一些效果和经验的同时,在实际的操作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教学理论的了解不是十分的充分。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师中推广应用数学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整合的相关理论,相继提出整合原则和整合模式。

二、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原则

(一) 目的性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具有清楚明了的目的,一方面确保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能力,端正学生对学习数学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学习态度。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先进信息技术的参与,很难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达到自我的要求和愿望。随着在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中加入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的愿望和目标最大程度的实现,也为提升学生能力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如果对信息技术应用的不合理、不正确,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示的信息技术过于追求表面的美观而忽略了学习知识的本质,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专心听讲。

(二) 参与性

多多鼓励全班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全员参加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中。全体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活动中,促进全班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整体提升和发展。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互融合的信息技术应该覆盖全部的学习范围,其中包括教师在备课中的教学设计、教师在课堂面授中的课堂讲解、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的课外学习这三个方面。全员参与是保证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发挥最大作用的显著体现,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保证全员参与和参与全程,才能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三) 简洁性

教学简洁性原则指的是在确保教学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舍弃较为复杂的信息技术,尽可能的选用较为简洁的信息技术,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和达到简便运用信息技术的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的是普通信息技术,多数是指比较常用的办公室软件,例如视频动画、幻灯片、表格等;另一方面指的是数学教学专用的信息技术,例如几何画板、数学教学软件及有关的网络资源等。在选择应用的信息技术时,教师应该遵从简洁性原则,舍弃复杂信息技术方式,选择较为简洁的技术表达。

(四) 和谐性

和谐性原则指的是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进行恰当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信息技术早已成为备课阶段、课堂教学、课下学习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从简单的教学形式逐渐成为较为关键的教学组成部分;第二,确定信息技术使用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确保了教学质量的不断优化和提升。和谐性原则主要表现出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促使两者能够自然而然的融为一体。

三、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

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学习特点,提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模式,依据技术应用的阶段性原则,将模式总体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下学习。

(一)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主要由教师负责,教师应当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内容、知识体系结构、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虑和思考。然后,对班级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都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其中包含学生的性格特点、数学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数学基础水平、数学思考能力等各个方面。教师经过全方面的了解和掌握,充分考虑简洁性原则和目的性原则,选择恰当适宜的教学设计方式。

(二) 课堂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同时,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小学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特殊要求,创设出一个学生较为熟悉的教学情境,将相关的数学问题和数学概念结合在教学情境之中,促进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教学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可以依靠幻灯片播放的形式进行展示,也可以依靠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进行传输实现。然后,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小学数学中的实际问题,经过常用的办公室软件进行信息技术的表达,也可以经过计算机、几何画板、数学软件等数学专用技术来表达。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和讨论对课程教学作出总结,教师给学生留出不断思考问题和研究问题的空间,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接触日常生活情境的同时能够联系到数学相关的知识内容,巩固课堂教学知识的同时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三) 课下学习

课下学习书课堂教学的延伸部分,对学生巩固知识、提升数学学习水平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也能够保证教学质量水准和达到教学目标的目的。在课下学习中,学生一方面要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遗留问题和作业,另一方面对相关的教学资料进行自我学习和主动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十分关键的,经过一些通讯工具和论坛等方式完成师生之间高强度、密切的交流。

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和信息技术的紧密融合,是数学教学的总体发展方向,需要充分掌握基础原理、原则和模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高效性,促进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育的渗透与结合。

参考文献:

[1]何大为.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

[2]张晓贵,郭世平,方明华,等.论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与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作者简介:

李杰,重庆市,重庆市酉阳民族小学校。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初探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素养提升的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活动的整合运用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