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情分析 建构高效课堂
2017-12-12林碧娇
林碧娇
摘 要:文章简要分析数学课堂应着重分析学生的实际学情,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活动经验、情感需求,创设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数学课堂活动,建构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学情;分析;活动经验;需求;高效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立足于课程理念的精神,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认知水平,然后对教材内涵加以研究,结合学情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的预案,进而有的放矢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
一、 依据年龄特点,激发自主学习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学习技能处于薄弱的基础环节,对较为抽象的数学知识自然会有一种畏惧心理,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深入了解本班学生行为特点,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技能等方面出发,挖掘数学教材内涵,创设生动形象化的学习场景,引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数学知识活动,运用已有的数学认知规律,有效地发展数学抽象逻辑思维。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时,由于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差,学习数学知识应处于直观形象性较强的活动情境中,因而,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运用班班通屏幕进行演示,让学生在直观的学习情境中初步认识分数的构成。接着,教师运用班班通屏幕出示例1主题图及题目:小明和小东拿出一块月饼,小东用小刀把这块月饼切成两块,小明说:“这块月饼我们一人一半。”一旁的小精灵提出问题:“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多少?也就是每个人能分得这个月饼的多少?”学生在直观的活动情境中探究,感悟了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后,小明和小东各分得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这块月饼的二分之一,经过教师的指导与屏幕上的演示,学生理解了二分之一可以写作1/2,懂得了“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1”表示其中的一份。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互交流,列举生活中能够代表1/2的物体,即那些东西可以用1/2表示,学生在探究与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1/2的含义。教师继续运用屏幕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提出:“每份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怎样表示?”学生运用学具在小组中操作、思考与交流,感悟了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后,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可以用1/4表示,而其中的三份,则可以用3/4表示。
二、 依据活动经验,有效开展教学
学生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丰富与否,关系到学生是否完善掌握数学知识模型,是否更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因而,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利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展开的。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活动预案的过程中,应深入研究教材知识的生长点,联系学生新旧知识的沟通;同时,要立足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联的数学活动情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促使学生从学习起点出发,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积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操作、思考与交流,从而有效建构完善的数学知识模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即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否可以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点,进而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这就是教师设计这堂课的有效预案。学生通过直观的班班通屏幕演示活动,了解用数方格方式数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师则进一步激疑:“能否运用已学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问题情境中,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操作,先量一量手中学具——平行四边形硬纸板的每条边的长以及高,记录下测量出的数据;接着,通过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凑一凑,把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学具转化成长、宽各异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再测量出转化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或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把这些数据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各条边和高的数据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与探究,学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底与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等,底对应的高与转化后长方形的宽相等。学生利用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转化后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进行计算,此时,学生感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转化后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相等。由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与帮助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
三、 依据思维水平,建构数学模型
教师要立足于小学每个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年段教材的深刻内涵,把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抽象和概括等数学思维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数学思维获得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充分地展示个性解题策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理解、掌握和优化学习数学新知的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巩固和锤炼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建构和完善数学知识模型。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例3时,教师运用班班通屏幕呈现一个围棋盘,先让学生观察棋盘的最外层,学生观察后,发现棋盘最外层每边都有19个格点,一致认为每边可以摆放19个棋子,此时,教师提出数学思考题:“这个围棋盘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多少个棋子呢?”然后,给每个学习小组分发围棋学具或方格纸,让学生根据学具或在方格纸上画图进行自主探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并独立思考,再在学习小组相互合作交流时,有的小组代表说:“每边都能放19个棋子,最外层4个边一共能放19×4=76个棋子。”有的小组代表说:“他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最外层4个边用19×4计算的话,那围棋盘最外层每个角上的棋子就重复计算了。”还有的小组代表说:“那应该怎样计算才是准确的呢?”经过一番探究,教师又及时给予引导,有的学生说:“可以直接数出来。”有的学生说:“我想可以先算两个边各是19个棋子,而另两边各是17个棋子,一共是19×2+17×2=72个棋子。”有的学生说:“我想每个角上的棋子不重复计算,每边可以摆放18个棋子,4个边一共是18×4=72个棋子。”也有的学生说:“我认为可以这样计算,先算19×4=76,再减去重复计算的棋盘角上的4个棋子,即19×4-4=72个棋子。”……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计算方法,教师给予表扬和鼓励,并把这些计算方法列式展示在班班通屏幕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看一看哪种方法最合理、最简便?学生在这种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的学习活动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激发,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和策略,学生的思维水平逐步得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生成。
四、 依据情感需求,促进能力掌握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数学活动的动力,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认知情感,让学生的认知与学习情感相互交融,直接推动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知识模型建构过程中,注重结合学生的學习情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自主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营造鲜活而又生动的数学课堂,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积极动手操作,积极交流、思辨,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活动中生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数学知识内容,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
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计算”例1、2时,教师运用班班通屏幕出示教材中学生布置会场摆放花盆的情境图:校园一角正在摆放着盆花,有一小朋友先搬13盆,另一个小朋友问每组摆放5盆,可以摆放成几组?学生观看情境图后,教师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的图意,编一个小故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并展示编好的故事,探究运用除法计算解决这个数学问题,有效地理解了除法的意义。此时学生的认知情感被充分激发,学生代表上台讲述除法竖式的每个步骤及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了调动和提升。教师则出示情境图和例2题目,学生认真审题后,尝试解决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列式计算,发现算式无法整除,教师则让学生运用学具代表盆花,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发现每组摆成5盆,剩下3盆不够分,也不能再分,教师则适时点拨:这剩下的3盆就是余数。在指导学生书写这道算式题的得数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写商,再在商的后面点上6个点,最后再写上余数。学生尝试独立书写竖式,并上台演示,介绍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思。在激发学生认知情感的氛围里,学生思考、操作与探究,掌握了数学新知和学习能力。
总之,教师依据学生实际学情特点,采取有效的数学活动策略,有的放矢地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活动中进行探究,促使学生掌握数学新知,发展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活动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