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分析

2017-12-12薛纪超杜林豪

报刊荟萃(上)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创新能力

薛纪超 杜林豪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才市场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由此高校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标。基于此,本文就基于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进行探究,首先简要分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重点一些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帮助高校提升创新人才的培养能力。

关键词:创新能力;教学管理;教学理念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对于社会企业而言,无论是涉及何种行业,只有提升创新能力,才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也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但是从高校教育教学中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对基于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理念滞后

目前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育教学的理念滞后。从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大多数高校都将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没有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工作无法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相适应。从当前高校教育教学管理而言,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虽然能够使高校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但是却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单调乏味的学习模式还会使高校学生丧失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从而制约创新能力的发展。另外,由于高校教育教学理念的缺失,导致学生在从高中进入大学后对宽裕的课余时间无所适从,无法形成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意识,导致大量时间被浪费。

(二)教育模式相对落后

由于高校教育教学的理念相对落后,导致教育教学模式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额需要,无法与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相适应。高校培养与其他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高校应该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阶段,学生挣脱十几年应试教育的束缚后,在高校这片自由的土壤上应该得到充分的成长。就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来看,学校没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育模式中仍然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中,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没有体现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意识,导致高校学生无法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因此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都相对较弱[1]。另外,大多数高校的教育模式都很单一,没有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充实和丰富,导致学生无法具备积极的学习兴趣,制约着学习的效果。

二、基于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措施

(一)创新教育教学的培养理念

在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要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创新高校教育教学的理念。意识对行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因此要对高校管理者的培养理念进行革新。传统教育理念是将教育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很高,学生为了应对学校的要求,只能将学习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上,从而制约着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创新能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必须纠正高校管理者的培养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将创新理念渗透到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中,并且提高实践教学的地位,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以湖北某高校为例,该校在学期内会定期开展创新实践大赛,比赛内容包括机械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形式,比赛报名面向全校师生,无论是哪个专业的学生,只要对比赛项目感兴趣,就可以组成团队进行实践训练,然后将创意作品带到比赛现场进行展示。

(二)改进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在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要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改进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发挥空间限制在课堂上。高校教师虽然在课堂上会利用PPT等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但是教学的范围仍然局限在教材的解读上,而且对学生知识的巩固方式停留在题海战术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上,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必须将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水平。以辽宁省某高校为例,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莎士比亚戏剧一课时,教师没有在课堂上将莎士比亚的相关内容照本宣科,而是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对莎士比亚的戏剧进行创新排练,在戏剧中添加现代意识,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剧本的准备工作中会对莎士比亚的相关知识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在剧本准备和排练过程中对英语写作和口语能力进行极大程度的提升,从而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2]。

(三)丰富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容

在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要培养出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丰富高校教育教学的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一般都局限在教材上。由于教材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制约着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高校教师必须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充实,使教材内容紧跟时代的发展,展示出新颖时髦的特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山东省某高校为例,该校外国语学院在进行日语教学时,没有将教学内容局限于日常语法的讲解上,而是结合日语动漫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会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十分钟日本动漫,动漫内容会涉及到教材中的单词、语法和交际场景,教师让学生根据动漫中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对教材内容中的内容进行改编,将人物交际的内容改编为自己想象中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基于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研究可得,创新教育教学的培养理念、改进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水平。希望本文可以为研究基于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凯.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0):252-253.

[2]夏雯.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下的教育教学管理[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56.

作者简介:

薛纪超(1983.1—),男,汉,籍贯:河南郑州,毕业院校:信阳师范学院,专业:教育学,学历: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黄河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课程教学论。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教学管理创新能力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