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2017-12-12贾燕京

考试周刊 2017年25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贾燕京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应当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和审美情趣,是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可以使课堂教学的气氛不再枯燥乏味,对于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展现更加生动生动。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语文课文的讲解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叩击学生的心灵,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本文将详细分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现状和情感教育在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的情感教育方式。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做出的心理反映的一种现象,可以表现出喜怒哀乐或者好恶爱恨等方面。情感教育是指教师以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采用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情感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出新的且更高级的情感,最终形成新的高级的情感品质。初中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在这一时期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给予格外的重视。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充分利用情感教育的因素,努力拓宽学生的情感空间,进一步提高情感教育的质量。本文将结合当前初中语文教育的现状,对情感教育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一、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现状

情感教育作为教育任务中的核心部分,是我国当前正在积极开展学生的素质教育。虽然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的影响下,教育模式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学生为了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必须整日埋头学习,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完成课业,教师在讲课时突出的重點依然是解题的方法和技巧,没有将学生情感的培养放在首要的地位。因此,当前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教师容易忽视教学中学生的情感教育,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这也成为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教育的相关部门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也提出会更加重视这个问题的解决,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困难。受限于当前整个教育制度体系中的问题,教师不可能忽略学生的成绩,对教育方式进行彻底的改革。

二、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作用

初中阶段对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时期的教育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时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对其人格的建立非常有利,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和教材、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课文中出现的优秀人物形象,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指引其向心目中的榜样学习。初中时期的学生对所遇见的人、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并且他们的情感状态尚不稳定,兴趣和爱好会随着周围的事物和环境的改变而发生转变。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出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热情,从而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1.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语文科目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到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他们对教材的学习抱有一种欣赏、研究和运用的态度。学生只有对语文教材有深入的探究,才有助于他们以更加清晰的态度去发现自我,塑造自我,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努力去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对学生的学习进程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推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与自己的亲身感受结合起来,更加深刻地去理解和体会初中语文教学的意义。在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引下,学生渐渐地对语文课程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开始主动地进行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情感和经历,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 合理引导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发展给予合理地引导是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客观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锻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和感受美好的事物,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教师自身还要注重提升理论修养和知识水平,切实地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把情感教育当做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着手,多渠道、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有相关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教育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许多的中学生都会表现出很喜欢或者崇拜一些老师的行为,从而对教师所带的课程也比较有兴趣,且会主动努力地去学好这门课程。因此,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更深入地去引导学生和激发学生。初中语文教师充分利用情感教育这一方式的特征,为语文教学开创一条情感教育通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3.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时非常有必要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好地开展情感教学活动。在创设教学氛围时,教师要注意的是,创设出的必须是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的一种氛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从枯燥无趣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去探索和求知,这样才更加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还要善于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图文并茂、生情同存,将教学内容展现地更加生动有趣,既将语文的魅力充分展示出来,也在无形之中创造出积极的学习环境,更加合理地将学生引入到教学过程中,最终实现情感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爱好,让语文教学与阅读的情感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对知识、思维和素养的全面提升,促进情感教育更好地发展。endprint

4. 通过朗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情感

对课本上的文章进行朗读有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指导并鼓励学生参与朗读,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养成朗读文章的好习惯。在每一次的朗读中积累感触,有助于增强对情感的领悟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最好能与学生一同进行文章朗读,带动并且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文字中领悟到作者的感情,实现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诵读文章是一种培养学生情感的有效方式,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真情实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文章诵读次数越多,所领悟到的情感越真切。

5. 找寻师生心灵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情感

作为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所具备的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作为初中的语文教师,既要认真完成教学的任务,还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教学事业中,用自己的真情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真心去和学生接触,培养师生间良好的感情,这会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语文教师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课堂中讲授知识、表达情感时,尽量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比如有教师曾在讲解诗词时,与某些歌曲中出现的古诗句相结合,这立刻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热情明显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这些小细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6.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应该依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启发,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的情感進行培养,通过启迪心灵的方式,完善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态度观念。

四、 小结

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因此必须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完善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根据初中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发展规律,采用多样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并且认真地落实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对语文的认知能力,这将在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敏.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融合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6,(17):191.

[2]吴玉生.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学周刊,2015,(09):2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