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中国文化课程为例

2017-12-12杨晓春郭晓英王桂芳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后测实验班表达能力

杨晓春,郭晓英,王桂芳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

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以中国文化课程为例

杨晓春,郭晓英,王桂芳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甘肃 天水 741001)

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拓展教学空间.研究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结果为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同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翻转课堂; 中国文化课程; 实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信息化成为一种趋势.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现代教育“需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促进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新媒体、新教学理念、新教学方式、新教育组织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以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1].2012年, 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指出“以资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2].翻转课堂正是在这一教育改革的指导下应运而生,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缺点,借助于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视频、博客等形式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课上的时间用来进行难点的消化和梳理[3].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必修阶段和选修阶段,其中,文化教学是选修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4],目前,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教学规模大、课时不足、教学手段单一、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组织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本研究就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文化课中的实践进行研究,以期对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对大学英语文化课程的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1 实证研究

1.1 研究设计

研究选择西北某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学院15级(1)班、15级(2)班为受试,其中(1)班为对照班,共计45人,二班为实验班,共计49人.首先对所有受试(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前测及自主学习能力前测,然后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18周)的中国文化课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对照班中国文化课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践完成之后,再对所有受试(对照班和实验班)进行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后测及自主学习能力后测,最后,通过对两个班学生在测试试卷、调查问卷两方面成绩的定量分析以及对访谈结果、课堂观察情况的定性分析,进一步验证:1、翻转课堂能否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2、翻转课堂能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 研究工具

首先,研究使用了《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前测试卷》和《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后测试卷》.两套测试试卷题型一致,包括客观选择题和主观翻译题,总分100分.其次,研究使用了《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前测调查问卷》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后测调查问卷》, 该问卷采用五级量表,由20道题组成,总分100分.另外,社科统计软件SPSS13.0被用于本研究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为了能够清晰、反复地分析学生的写作策略使用情况,本研究的访谈阶段利用录音软件Cooledit进行了全程录音.

1.3 实践过程

实践为期18周,每周平均三节课,每节课50分钟,共计54节课.实验班使用的教材是《中国文化概况》(廖华英主编),该教材共12章,在每一章上课之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设计引导学生学习的导学案,再根据导学案将每一单元的教学任务制作成数十个3-5分钟的小视频,并将视频上传至班级共享的网络平台,教师课前叮嘱学生观看视频,要求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同时,学生将自己通过网络平台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导学案的相应位置罗列出来,教师在课前浏览导学案,归纳出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解决不了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辅助学生解决,学生在课前的学习形式多样化,除了根据教师给的导学案与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微信、QQ语音等方式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学习.

课中,教师将课前收集到的学生在导学案中列出的疑难问题带到课堂,重新播放存在问题较多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温习教学视频上的知识,回顾自己的疑难问题,然后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内的讨论学习,营造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探究、合作与分享的良好学习氛围,随后,教师邀请每组的代表发表本组就这个问题的看法及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对好的、正确的观点和解决方案予以表扬和肯定,对错误的或不可行的解决方案提出修正和建议.

课后,教师根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以及课堂讨论情况设计相应的课后作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并提交作业,对于学生提交的作业首先要进行学生互评,根据班级人数以及作业的难易程度,教师设置参数让系统自动给每位学生分配自己要评阅的作业,为降低学生评阅作业的难度,教师会给出相应的评阅标准,例如,在第七单元的课后学习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提交一篇有关中国京剧的作文,学生进入作业评阅界面后,点开任意一篇分配给自己的作文,在作文的最下面就会出现作文评阅的标准及相应的分值,评阅人只需要参照评分标准给自己要评阅的作文给出相应分数即可.对学生的课后作业除了进行学生在线互评外,还要进行教师评阅.学生互评和教师评阅的分数和评语可以通过文字和语音两种方式发送.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以及提交作业的次数作为平时成绩的参照标准.

1.4 数据收集

首先,课题组分别向受试发放《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前测试卷》、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前测问卷》,要求受试根据要求做题.发放前测试卷、前测调查问卷各94份,其中对照班45份,实验班49份,收回前测试卷、前测调查问卷各94份,整个过程持续一小时.在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翻转课堂实践后,课题组向受试发放《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后测试卷》、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后测问卷》,同样,发放后测试卷、后测调查问卷各94份,对照班45份,实验班49份,后测试卷、后测调查问卷全部收回,这一过程持续了一个小时.随后,课题组随机抽取8名实验班的学生进行访谈,以进一步了解受试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感受.每位受试的访谈时间约5分钟,整个访谈过程持续了约60分钟.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前测、后测试卷成绩、调查问卷结果以及访谈录音,课题组对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的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1 测试试卷前测、后测成绩分析:

2.1.1 对照班测试试卷前测、后测成绩分析

将45名对照班学生的前测、后测成绩分别输入SPSS软件,通过求平均值可知,对照班的学生前测平均成绩为48分,后测平均成绩为50分,为了检验两者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需要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1 对照班测试试卷前测、后测成绩差异分析

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班的测试试卷前测、后测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t=0.323, p=0.766,p>0.05), 即对照班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常规学习后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

2.1.2 实验班测试试卷前测、后测成绩分析

将49名实验班学生的前测、后测成绩分别输入SPSS软件,通过求平均值可知,实验班的学生前测平均成绩为47分,后测平均成绩为68分,为了检验两者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需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2 实验班测试试卷前测、后测成绩差异分析

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班的测试试卷前测、后测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4.121, p=0.000,p<0.05), 即实验班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中国文化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后,中国文化知识英语表达能力显著提高.

进一步分析实验班后测测试试卷的成绩可知,49名受试的成绩分布较为均匀,绝大部分受试的成绩分布在60-70分之间.图1为各分数段受试人数分布图.

图1 实验班后测测试试卷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图

2.2 调查问卷前测、后测成绩分析

2.2.1 对照班调查问卷前测、后测成绩分析

将45名实验班学生的前测、后测成绩分别输入SPSS软件,通过求平均值可知,实验班的学生前测平均成绩为53分,后测平均成绩为55分,为了检验两者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需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3 对照班调查问卷前测、后测成绩差异分析

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班的调查问卷前测、 后测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t=0.562, p=0.612, p>0.05), 即对照班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常规学习后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显著提高.

2.2.2 实验班调查问卷前测、后测成绩分析

将49名实验班学生的前测、后测成绩分别输入SPSS软件,通过求平均值可知,实验班的学生前测平均成绩为56分,后测平均成绩为76分,为了检验两者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需要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表4 实验班调查问卷前测、后测成绩差异分析

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班的调查问卷前测、后测成绩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t=-14.121, p=0.000,p<0.05), 即实验班学生在经过一学期的中国文化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后,自主学习能力显著提高.

进一步分析调查问卷的成绩可知,49名受试的成绩分布较为均匀,绝大部分受试的成绩分布在70-80分之间.图2为各分数段受试人数分布图.

2.3 访谈结果分析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结束后,课题组对部分实验班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显示:由于翻转课堂中使用了大量的介绍中国文化的影像资料以及声情并茂的音频片段,实验班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他们开始注意中国文化,并且主动去搜集、整理、学习有关中

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同时,由于翻转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基础差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反复学习自己一时难以掌握的英语表达,从而更好地参与线下的课堂讨论,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另外,大多数受试认为翻转课堂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模式下,老师只是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己得决定怎样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翻转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时间统筹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对照班的学生中国文化学习兴趣不浓,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图2 实验班后测调查问卷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图

3 结语

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增强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拓展教学空间.以上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的实践,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研究结果为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在今后的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在课前根据授课内容科学设计导学案、精心准备微课视频;课堂上组织多种形式的生— 生互动、师 — 生互动;课后给学生布置由难到易、多层次、多题型的在线作业,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学生互评和教师评阅.这一教学模式如果在大学英语中国文化课程中加以推广,将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A].北京:国家教育部科技司,2010.

[2]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A].北京:国家教育部科技司,2012.

[3]苗坤.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22):174.

[4]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国家教育部高教司,2007.

[5]马广惠.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统计方法[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6]刘红.大数据时代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5,(5):136-140.

[7]刘婷.翻转课堂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8):121-122.

[8]李洁.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7):123-124.

[9]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11):40-45.

An Empirical Study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Flipped Classroom model——Take Chinese Culture Course for Example

YANG Xiao-chun, GUO Xiao-ying, WANG Gui-fa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741001,China)

Culture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Flipped classroom based Chinese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model can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different students, reinforce learning openness and flexibility and expand teaching spac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can enrich students’ knowledg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The findings provide a new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and give certain reference to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lipped classroom; Chinese culture course; empirical study

H319.3

A

2095-7408(2017)05-0101-05

2017-06-20

2016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GS[2016]GHBZ022); 2016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十三五”规划课题“慕课视域中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NAFLE0316049); 2016年天水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英语写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SYJY2016Y13).

杨晓春(1979— ),女,陕西宝鸡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后测实验班表达能力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CBI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巧用“一课三测”优化数学教学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顺学而教,提高记叙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