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对比

2017-12-12罗兴鹏李培基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2期
关键词:浅叶腮腺面神经

蒋 璐,罗兴鹏,李培基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云南 保山 678000)

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对比

蒋 璐,罗兴鹏,李培基

(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云南 保山 678000)

目的:比较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次全切组和全切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全切组患者采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进行治疗,对次全切组患者采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腮腺功能的保留率、术后面部凹陷的程度、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与全切组患者相比,次全切组患者术后腮腺功能的保留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切组患者相比,次全切组患者术后面部凹陷的程度更轻,其手术的切口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用时及病情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相比,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次全切除术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能保留该病患者腮腺的功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小其手术的切口,减轻其术后面部凹陷的程度。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次全切除术;腮腺浅叶良性肿瘤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是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主要包括腮腺淋巴瘤和多形性腺瘤等。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法治疗该病。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最常用的两种手术方法[1]。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比较用这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这60例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将这60例患者分为次全切组和全切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次全切组中,有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7~72岁,平均(43.5±5.6)岁。在全切组中,有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26~70岁,平均(42.2±5.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全切组患者采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生效后,沿着患者患侧的耳屏、耳垂、面神经下颌支后凹的上部及下颌角做一个大“S”型的切口。从患者面神经的下颌缘支开始进行逆行解剖,对其面神经上颊支、下颊支、额支及颞支进行分离。在患者各个面神经分支的浅面逐步对包括肿瘤在内的所有腮腺浅叶进行完整的切除,同时将其腮腺导管一并切除。对患者的腮腺残端进行缝扎处理,为其放置负压引流管,对其切口进行加压包扎[2]。2)对次全切组患者采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次全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麻醉生效后,在患者的患侧做一个经典的“S”型切口或改良的美容切口。用电刀对患者腮腺嚼肌筋膜深面的皮瓣进行游离,一直游离到腮腺的前缘和下缘。对患者腮腺区面神经的耳前支进行切除,但要注意保护其耳大神经的耳垂支和耳后支。若患者的肿瘤位于下颌角区,在对其进行面神经分离的过程中,要先对其面神经的下颌缘支进行分离,再对其面神经的颈总干和面总干进行分离,最后对肿瘤及肿瘤边缘的部分腺体组织进行切除。若患者的肿瘤位于耳垂区或颌后区,要先对其面神经的颈面干、颞面干、总干等进行分离,再对肿瘤及肿瘤边缘的部分腺体组织进行切除。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不结扎患者的腮腺主导管,只需对其腺体残端进行严密的缝合、结扎处理。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的术区,为其放置负压引流管,最后对其切口进行加压包扎[3-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腮腺功能的保留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的复发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面部凹陷的程度、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的用时。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术后腮腺功能的保留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用%表示,用X2检验,术后面部凹陷的程度、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的用时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腮腺功能的保留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术后,次全切组患者腮腺功能的保留率高于全切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全切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面部凹陷的程度、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用时的比较

与全切组患者相比,次全切组患者术后面部凹陷的程度更轻,其手术的切口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的用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腮腺功能的保留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后面部凹陷的程度、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用时的比较

3 讨论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唾液腺肿瘤[5]。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过去,临床上常采用肿瘤剜除术治疗该病。此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且不会损伤患者的面神经,但术后患者的病情极易复发。近年来,临床上采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与次全切除术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该病患者进行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且能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但此方法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损伤,易导致其术后遗留明显的瘢痕,且会致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神经障碍。而对该病患者进行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次全切除术,不但能够有效地切除其肿瘤,避免损伤其面神经,同时还能较好地保留其腮腺的功能,降低其面部凹陷畸形的发生率[6]。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全切组患者相比,次全切组患者术后腮腺功能的保留率更高,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切组患者相比,次全切组患者术后面部凹陷的程度更轻,其手术的切口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与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全切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相比,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次全切除术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能保留该病患者腮腺的功能,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小其手术的切口,减轻其术后面部凹陷的程度。

[1]景蔚.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5):592-594.

[2]宋永青,谢艳霞.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方式选择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84-85.

[3]张瑞林,陈哲,徐艳红,等.腮腺浅叶部分切除与全切术治疗浅叶良性肿瘤的比较研究[J].四川医学,2010,31(2):192-193.

[4]胡玉坤,聂攀,后军,等.功能性腮腺切除术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3,34(4):428-432.

[5]牛志强,高飞.腮腺浅叶良性肿瘤60例手术效果分析[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28(3):253-254.

[6]罗洪.2种手术方法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比较观察[J].中外医疗,2011,20(13):7-8.

R781.7

B

2095-7629-(2017)12-0037-02

猜你喜欢

浅叶腮腺面神经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区域性切除术对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治疗效果观察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60例手术效果分析
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观察
功能性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