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前应激性血压升高的影响
2017-12-12肖蕾,王琰
肖 蕾, 王 琰
(江苏省中医院手术室, 江苏, 南京, 210029)
穴位按摩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前应激性血压升高的影响
肖 蕾, 王 琰
(江苏省中医院手术室, 江苏, 南京, 210029)
穴位按摩; 老年骨科患者; 应激性; 血压
目前,对围术期应激反应引起的血压升高等症状主要调控方法包括不同的麻醉方式、药物治疗、针刺治疗等,护理上也以心理干预为主[1]。本研究针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前应激性的血压升高,采取中医传统技能穴位按摩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9月本院收治的骨科择期手术患者220例,男84例,女136例,其中四肢骨折患者56例,脊柱手术112例,关节置换手术52例,年龄60~75岁,心肺功能正常,无麻醉禁忌症,无精神方面症状。以入院第1次测得的血压为基础血压,在手术当天患者接入手术室后使用欧姆龙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心率,以平均动脉压高于基础血压的20%为纳入标准。在取得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类型、麻醉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均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 术前1 d由手术室护士按常规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主要病情、既往史、实验室阳性指标等,使用评估工具进行术前危险因素评估,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以及患者的文化层次、理解能力,采用口头、图片等方式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包括手术室环境、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前的注意事项、麻醉和护理操作的配合要点等。手术当天接入手术室后,专人接待,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安置患者在等待区休息,给予心理安慰,播放悠扬的背景音乐及录制好的健康教育音频,告知患者即将进行的麻醉及护理操作配合要点,教会患者“放松训练”的方法,消除其陌生和恐惧心理。
观察组: 在对照组术前访视和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分别于接入手术室测量血压后和麻醉诱导开始前15 min给予实施穴位按摩。由本院护理技能操作考核小组事先对手术室操作的护士集中培训,并考核合格。根据患者症状及治疗目的,遵循辨证取穴和对症取穴的原则选择穴位,印堂: 在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神庭: 前发际正中之上0.5寸; 百会: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或于头部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 太阳: 颞部,眉梢与目外眦连线的中点,向后约1寸之凹陷处; 曲池: 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神门: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凹陷处; 内关: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具体方法: 安置患者舒适卧位(仰卧),操作者修剪指甲,洗净双手,站立于患者头侧,用亲切舒缓的语言安慰患者,指导患者闭目,调节呼吸,全身放松。操作者双手轻扶患者头部,双手拇指交替由印堂向上推至神庭穴1 min, 再以双手中指顺时针按揉两侧太阳穴1 min, 拇指由轻而重点按头顶百会穴,以患者感觉酸胀为度,再改为按揉1 min, 双手十指弯曲,以指腹自前发际向后,由中间向两侧轻扣头顶部20~30次,操作者移至患者身侧,两手掌自肩部顺手臂轻柔向下按摩至曲池穴,顺时针按揉曲池穴1 min, 然后向下按摩至手腕部,顺时针按揉内关、神门穴各30 s, 同法按揉另一侧,整个按摩过程约10 min。根据骨度分寸定位法正确取穴,按揉时采取平补平泻的手法,操作过程中随时听取患者主诉,及时调整手法和力度,由轻到重,避免刺激过强,以患者感觉舒适,局部稍有酸胀感,皮肤微红为度。
1.3 评价方法
将2组患者按照年龄划分为60~65岁、66~70岁、71~75岁3个层次,分别对干预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进行对比。对照组在实施心理干预后15、30 min, 用血压计在同侧手臂测量血压、心率,记录数值; 观察组于第1、第2次按摩后5 min分别在同侧肢体测量血压、心率,记录数值。
2 结 果
2组干预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比较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0.05。
3 讨 论
应激反应是机体受到内部或外界各种刺激后出现的全身非特异性反应,可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及免疫系统等发生异常改变[2]。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可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有研究[3-4]认为,这种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垂体激素分泌增多,引起患者体内的多种代谢及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影响患者生理指标的稳定性,干扰了麻醉和手术的顺利进行,对伤口的愈合及手术预后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对术前实施穴位按摩降低应激性血压升高的报道尚不多见。
穴位按摩是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之一,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将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物理治疗方法,因其操作简便安全,患者更容易接受,目前在临床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运用[5]。在准确取穴,按摩手法适当的情况下,目前尚未检索到有关穴位按摩不良反应的报道。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与脏腑、经络有密切关系[6], 穴位按摩是通过对相应的穴位施以不同的手法刺激,激发经络自身的功能,达到疏通经络,通达气血,调整阴阳的目的,使患者的血压、脉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7]。按摩穴位对正常血压的影响较小,但血压偏高或偏低时,按摩推拿治疗则有较为明显的调节作用。王翔等[8]认为,通过对穴位进行按摩刺激,可以增加血管弹性和舒张功能,加速血液循环,使血液中血管紧张素降低,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治疗作用。张慧敏等[9]研究发现,穴位按摩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和体液系统的调节,促使血管扩张,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刘蔚[10]在按摩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中,通过对百会、太阳、印堂、曲池等穴位的按摩,使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明显控制。本次研究根据腧穴的功能主治,选择印堂、神庭、太阳、曲池、内关、神门等穴位,通过按、揉、抹等按摩手法刺激,收到一定的效果。除了经穴的治疗作用,穴位按摩的同时对患者轻柔抚触,也是一种与患者之间情感的连接和传递,操作过程中护士与患者近距离的接触和陪伴,通过言语安慰和按摩接触,使患者感到安全和信任,可让患者感觉舒适、安静,全身放松,有效缓解紧张、焦虑等情绪,减少应激反应。
本研究显示,在心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对于患者的血压、心率有显著影响,可有效降低应激性血压,未进行穴位按摩的患者,心理干预后血压、心率无明显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高,差异更加明显。心理干预加穴位按摩可改善老年患者术前应激性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尤其对71~75岁年龄层的老年患者效果更为显著。对于60~65岁年龄层的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该年龄段患者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自我调适能力较70岁以上患者强,入室后经过安静休息和护士的心理干预,能较好的适应环境的改变,进行自我调适,使血压、心率逐步趋于稳定有关,但这还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求证。
[1] 王敬. 围术期应激反应及其调控的新进展[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10(20): 3816-4000.
[2] 杨理巧, 王英伟. 围术期小儿应激反应因素与调控[J]. 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 2011, 32(2): 208-212.
[3] Rysnik M, Dugdale A. Inadequate stress response to anaesthesia and surgery due to suspected glucocorticoid deficiency in a dog undergoing exploratory laparotomy with known Addison′s disease[J]. Veterinary Anaesthesia and Analgesia, 2012, 39(3): 315-316.
[4] 刘莉, 蒋奕红. 围麻醉期应激反应的非药物调控研究进展[J]. 广东医学, 2014, 35(5): 783-785.
[5] 左晓琳, 杨琳, 李琦, 等. 穴位按摩治疗失眠效果的系统评价[J]. 护理学报, 2016, 23(12): 33-38.
[6] 徐桂华, 刘红. 中医护理学基础[M]. 2012: 208-216.
[7] 杨友群. 穴位按摩对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生命体征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10, 17(4B): 58-61.
[8] 王翔, 沈翠珍. 穴位按摩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2(3): 180-182.
[9] 张慧敏, 费宇彤, 时宇静, 等. 针刺百会、太阳穴改善局灶性缺血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动态变化[J]. 针刺研究, 2006, 3(2): 67-72.
[10] 刘蔚. 按摩自护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报, 2008, 15(8): 55-56.
2017-05-14
张子凤, E-mail: njzhangzifeng@sina.com
R 473.6
A
1672-2353(2017)22-163-02
10.7619/jcmp.201722068
收稿日期: 2017-07-16
江苏省卫生计生委预防医学科研课题(YSHL0201-18)
通信作者: 王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