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淇县杨晋庄西周卫国邦墓群

2017-12-12韩朝会

大众考古 2017年8期
关键词:卫国陶器韩朝

河南淇县杨晋庄西周卫国邦墓群

发掘区图片来源: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领队:韩朝会

鹤壁辛村(原称浚县辛村)西周卫国贵族墓地发掘于20世纪30年代,是继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安阳西北岗辨识出商代王陵区后,第二处经过考古发掘辨识的西周时期具备王侯级别的陵墓。本次发掘的杨晋庄墓地位于淇河南岸,西北与辛村墓地隔河相望,直线距离仅有1.3公里,从文化面貌来看,依旧属于“大辛村”墓地的范围,时代为西周早期偏早至西周中期。

已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共清理西周时期中小型墓224座、马坑5座、房址1座,出土各类随葬品近400件。多为一棺或无棺,少数为一棺一椁。十余座墓葬设腰坑,内有殉狗,一座墓葬棺椁顶部殉车。除MK4为4匹马外,其余均为2马。随葬品可分为陶器与铜器两大类。陶器以鬲、罐为大宗,陶鬲既有盘口矮足的商式鬲,也有卷沿瘪裆的周式鬲,还有一定数量的仿铜陶鬲、斝形鬲,无簋、豆。整个墓地被盗严重,仅有一件西周早期的铜鼎,为西周早期典型器;其余均为兵器与车马器,尤以戈、盾昜出土最多。墓地流行毁兵葬,其中一件盾昜背面有阳金文“燕侯舞”。

出土器物多与淇河北岸的辛村墓地相同,墓主以中下层平民为主。墓葬之间无打破关系,应是严格规划的一处“邦墓地”。墓葬头向、腰坑等相关葬俗,揭示了该墓地族群的多元性,但从陶器的鬲罐组合来看,应当是以周人为主体的墓地。(韩朝会)

周代卷沿瘪裆鬲

西周铜鼎

5号马坑

猜你喜欢

卫国陶器韩朝
按兵不动
前史时期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陶器制作技术
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
卫国的生存之道
解除武装
韩朝组三项联队参加亚运会
弱国不天真
中国古代陶器:火与土的图腾
不完美的独特
何以听力会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