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在高职数学课程中的应用

2017-12-11柳斌

职业·下旬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手段信息化

柳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教学进入了以“互联网+”为主的信息化时代,传统的“备课+教案+粉笔+试卷”的授课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迫切需要教師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能熟练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知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根据多年的数学课程教学经验,并以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为例,结合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剖析,旨在为高职院校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普及信息化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各类学科知识得到整合,还可以为学生营造出全新的教学环境,解决传统教学手段下遇到的困难。在数学课堂中适时开展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改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但笔者通过对部分兄弟院校调研发现,75%以上的教师在讲授高等数学课程中,仍然以“教案+黑板+习题”为主;15%的教师会采用部分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但讲授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实践性;仅10%左右的教师会通过互联网手段、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因此,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二、信息化教学实施步骤

在高等数学课程授课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学校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根据教学进度设计教学内容,合理编排练习题和例题,保证学生能完成预习、训练、监测、反思的学习过程。具体开展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模式。

1.知识预习

至少在授课前一天,教师需要将相关教学内容设计完成,并上传到教学平台,学生凭学号、密码登录教学平台开展预习。系统会根据学生的登录情况进行登陆时间记录、学习时长记录、自我测验评分等,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效果。

2.知识讲解

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情况,合理进行课题导入,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考点,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讲解,使枯燥的知识点简单化。讲解过程中,简单的知识点,鼓励学生上台展示,疑难问题除了课堂上重点讲解外,还可以将教案、微视频等上传教学平台中,供学生课后反思和学习。

3.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并及时完成教学平台中的作业。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起引导学生和画龙点睛的作用,根据学生表现及时进行互动和鼓励,对创新的见解或方法及时表扬,对错误的观点及时纠正,将赏识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4.学习评价

笔者取消了传统的“一卷定成绩”的评价模式,而是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将日常出勤成绩、知识预习、随堂作业、教学反思、期末考试、拓展训练等融合在一起,加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性评价,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课程的重视程度。

三、信息化教学实施效果

2017年7月,笔者对所授课班级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信息化教学实施后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考试通过率显著提升。具体数据见下表。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信息化教学模式实施后,学生的满意度由原来的58.66%提高到87.43%,期末考试通过率由原来的67.57%提高到83.83%,授课模式满意度达到89.51%。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者,更是新技术的学习者和实践者。教师不仅要完成所授课程的备课、教学设计等内容,还要学会应用数字化教学平台,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跟踪和反馈。

四、结论与感悟

实践证明,在高职数学课程中适时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成效显著。但由于受到数字化平台的应用、资源数量、教师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考核评价等因素的影响,目前信息化教学的广度、深度还不尽如人意。随着全国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的不断推进和影响,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将势在必行。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手段信息化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