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学交替模式的苗木生产技术课程设计实践探索
2017-12-11卜训琴
卜训琴
摘要:本文以苗木生产技术精品课程设计实践为例,提出在工学交替模式下,从设计思路、课程内容构建、课程教学组织、实践教学设计、教学手段运用、课程学业评价等环节进行设计,为中职学校同类课程开发与建设提供参照。
关键词:工学交替 课程设计 实践探索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思路,按岗位设置分解能力体系。通过调研、分析,明确课程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对接职业资格考核标准,以生产过程为导向,结合生产任务、生产流程,围绕中级种苗工岗位典型工作任务需要来选取课程内容。以园林苗木生产过程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项目模块为载体,组建教学项目模块,穿插生产任务来设计任务情境(采用“先实验实训实习,再生产”工学交替模式),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来组织开展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其职业发展需要。
二、课程内容构建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深入企业调研,紧贴一线岗位,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并以此作为选取课程内容的基础,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内容选取具有针对性与适用性。课程内容选取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与职业资格标准相对接,与就业岗位相接轨。根据岗位实际职业能力的要求,按岗位生产业务流程序化教学内容,科学选取适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项目。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课程内容分解成8个教学项目:苗圃规划与调查、园林植物的种子(实)生产、播种育苗、营养育苗、现代设施育苗、园林大苗培育、苗木出圃和苗木管理。
三、课程教学组织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真实任务的生产过程为导向,本着与企业生产、生产季节密切配合的原则,序化、整化教学内容,编制授课计划。依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细化成若干工作任务情境。每个任务情境实施步骤为:教师先做讲解、示范指导,然后学生练习、教师辅导,随后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最后教师考核。
为了便于学生对种苗工核心技能的掌握,校企双方人员共同制定了相应的工作任务情境,构建课程的学习情境,作为项目教学的内容:一是针对生产型实训项目,学习后马上现场操作,如扦插育苗、枝接育苗、芽接育苗;二是针对单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安排在校内实训场所,如播种育苗、盆穴育苗、整形修剪;三是针对工学结合型生产、顶岗实习,主要安排在校外实习基地,如大棚建造、分株繁殖、顶岗实习。
四、实践教学设计
借助校企合作,学生参与到企业真实的生产任务中去,让学生尽早进入工作实践,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机会,逐步实现从“中职生”到“准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实践设计一:“一体化”现场教学流程。依托合作企业的教学基地和区技能鉴定站,建成了由“苗圃+技能鉴定站+实验室”组成的“教学流程链”现场教学实践条件,并开发了多媒体课件,开辟了方便学生自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创建了“一体化”现场教学流程,使学生的学习从书本延伸到网络,从教室延伸到基地,从室内到室外,拓展了学习途径和空间。实践设计二:全程“一站式”工学交替教学。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实施“室内教学+实验实训教学+项目生产教学+技能鉴定+顶岗实习”的一站式教学,深入探索高效的全程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
五、教学手段运用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一是季节主线引导法;二是项目教学法;三是體验教学法;四是网络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随时点击习题集、多媒体教学课件、录像、课件参考书及相关网站,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园林苗木生产知识。
六、采用“三位一体”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引导课程改革,鉴定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手段。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三位一体”评价体系,使评价具有系统性、动态性、连续性、多样性,能全面、客观公开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结果性考核,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操作的理解掌握情况,过程性考核以职业岗位标准为依据,通过个人、小组、教师三方对教学实验实训、生产实习过程和成果的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采用这种评价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