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环境中民族音乐课交互模式对学习的影响研究

2017-12-11张毅

关键词:民族音乐

张毅

【摘要】 智慧环境学习与教学是中学生自主、协作学习,教师组织、引导和指导,任务驱动和动手实践的有机统一,依托于一定的终端设备与云端大数据的集结。其中彰显的教师与学生平等交流与自主互动,即交互式学习与教学,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互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旨在探讨智慧环境中民族音乐交互式模式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 智慧环境 民族音乐 交互式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1-185-01

0

有学者指出智慧学习环境是普通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端形态,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可以折射出教育形态的智慧环境应该是智慧教学与智慧学习的统一。其突出的特点是依托电子教材、终端智能设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实现学习与学习、学习与教学实时互动,或通过网络技术如邮箱、博客、论坛等实现非实时的对话交流,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物理感知、网络感知和社会感知的教与学一体化的环境,极强的交互式是其突出的特点之一,其具体化体现是学生与教师互动极强且具有针对性,有效性。

一、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以往的民族音乐课较为常用的是教师的教学与传统的教材,或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需要教师与学生齐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而智慧环境下,可以是传统的课堂形态,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分别独立分开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教学与学习状态。而学习感悟的获得需要在多次的体验,接触、品味中获得,学生可以在传统的课堂中学习之外,随时将所得的学习的发展点、启发点、特别点进行分享与交流。在智能学习终端系统中,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化、智慧化,声像系统技术化,准确捕捉定点教学,使学生学习体验加深,在智慧环境中发自内心积极主动性,高度专注于学习,其也是适应于民族音乐需要:专注倾听与欣赏中的教学需要。

二 、即时交互教学,及时加深学习体验

当人的处于一定的因素刺激时,往往会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情,而这种感情会随着该因素的刺激减弱而逐渐减弱,因此及时恰当地对学生学习引导与刺激是音乐教学重要的举措。如在聆听歌颂祖国的民族音乐时,学生产生的对国家的情怀比没有处于该音乐环境中的要强烈得多。智慧环境中交互模式中的即时互动功能,可以在学生学习情绪最高热度时进一步通过活动从径向、横向加强,达到深度记忆、增强情感体验,丰富知识学习的的状态。

如在智慧环境中,播放民族音乐作品《高山流水》,由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性,会产生不同的音乐体验,有的可能在引子部分,想象出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不定之境;有的能在尾声情越的泛音,感受到透着淡淡的哀愁,仿佛看到,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后的摔琴绝弦,终身不操琴的决心。学生基于智能终端初步交流的情感体验下,相互交流对音乐进行浅层的解析,教师可以马上依据学生的情感体验反应,同时针对性地对具体的音乐片段做出民乐特色的赏析,其韵律特点、音调起伏、适应古时情节发展,带领学生以十分清晰的学习步调与思路再次挖掘该作品的音乐特质,加深对作品的音乐与情感体验

三、非即时的交互教学,积累学习体验

智慧环境实现学习材料的长时存储,跨地区移动,反复回顾复习巩固,使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而在温故知新教学理论中,学习者每一次对已学知识的学习都会有不同的体验与收获,也会因此产生新的疑问,再不断解决疑问中提升。民族音乐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留下的,可反映当时的社会形态与民俗文化,也可依托一定的故事背景而创作的音乐,具有较高的音乐价值,需要在多次反复体会中逐渐透彻地了解,层层地多维度进行知识的积累,达到更高层次的鉴赏的维度,指导良好的实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智慧环境中非即时的交互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得到的感悟通过留言功能进行分享与请教,实现知识的积累。某些时候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寻找资料,经过整理与总结才能作出对问题做出准确的表达,相对应地教师也可以要对知识进行整理,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与接受的范围之内的解答,两种状态适合非即时的互动式进行。且文字形式、图像形式、声频形式的学习材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行多次揣摩与分析。从而优化教学与学习,针对性教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四、云端数据分析,改善学习

云端数据统计与分析可为教师的教学调整提供一定理论依据,进而优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学习。在这种交互模式细分之下早已不是教师与学生互动,而是经由智慧系统的媒介作用,将学生与教师产生非传统模式下的对接。智慧学习系统能够精确记录每个参与者(学生)的学习轨迹,且能够对全图成员集中对比分析,为教师教学提供实际的依据。

如智慧系统中有设计学生跟唱的学习内容,系统能够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做出一定的评价,哪个学生有突出的表现,哪一类的教学设计最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等,还有一些理论知识的考察都可以作为教师调整教学的依据。如教师在智慧环境中,经常给出一些民族音乐作为欣赏材料,在系统中设计让学生给最喜爱的作品投票,教师对最不受喜欢的作品做出分析,其具体的原因是什么,以具體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不是直接的交互互动模式,但教师却是不断在与学生互动之中,密切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综上,智慧环境中民族音乐交互模式细分至即时与非即时、非直接的交互互动模式下,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更能实现对民族音乐针对性、有效性地教与学。

[ 参 考 文 献 ]

[1]胡旺.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4):87-88.

[2]王莹.当代教育新理念对民族音乐教育的影响[J]山西教育:教学2012(4):52-54.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研究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民族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深化策略分析
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
论中国民族音乐在初中课堂的地位
音乐教育下的民族音乐教育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