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小学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2017-12-11成春梅

关键词:事物爸爸文章

成春梅

【摘要】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说的训练和写的训练两个方面,小学阶段作文的具体要求是:能写简短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思想健康,内容具体,有中心,有条理,语言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还要在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关键词】 生活 小学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11-136-01

0

那么,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应当怎样做呢?

一、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实践相结合

生活,是作文的主要源泉。

有些小学生很怕写作文。为什么呢?最普遍的是没有内容可写,更没有作文的愿望。这主要是因为平时对周围的事物不留意,不注意观察,也不太动脑筋去想,所以,如果在生活实践中,能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就能产生作文的念头,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在日本,认为作文教学有三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有东西可写”、“能够写出来”。其中第二个重要方面“有东西可写”与第一个重要方面“有写作动机”有密切联系。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真实,生动,有血有肉。例如:写《记一次活动》,老师把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学生,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边表演边解说,台下的学生边看边思考,有不清楚的就提出疑问。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创造了一个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说,在游戏中悟。既教会了学生玩,也教会了学生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观察、体会、思考,使作文更贴近生活。

二、观察生活实际,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

作文教学虽然主要以班级上课的形式进行,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决定了教学中的个性差异。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成长环境,思想形成各不相同,每个人的作文要自己动脑去思考和布局谋篇。对于同一事物,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往往不同,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作文的时候,无论材料取舍,安排的详略,叙述的顺序,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等等,也都不一样。因而只有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充分显示出个性差异,才能写出各具特色的文章。例如写《我的爸爸》,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

“我的爸爸中等身材,不胖不瘦,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爸爸对我要求很严格,常常动不动就说一些“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比如说:有一次,我因为急着想看电视,就马马虎虎地把作业写完了。吃完饭,爸爸开始检查作业。看着看着,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很不高兴地对我说:“你这道题算错了,怎么那么粗心呀。”说完,他又接着检查起来。没过一会儿,他又连着查出两个错误。爸爸这下发火了,冲着我大声嚷嚷:“你怎么老出错?我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别粗心,别粗心!你怎么就是改不了呢?”说着,他使劲摁了一下我的頭。我偷偷地看了他一眼,只见爸爸一脸怒气,好可怕啊!我只好乖乖地去把错误的地方订正过来。

这就是我的爸爸,他是我一生中最亲近、最敬佩的人。我爱我的爸爸。”

但是,并非所有学生的爸爸都是“中等身材,不胖不瘦,浓浓的眉毛下有一双大大的眼睛”。又例如写《一件难忘的事》,每个人的经历、感受都不同,所以写的事情、难忘的程度都不相同。因此,作文教学要体现学生的独立性,这样的作文才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三、联系生活,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不单是学生的书面表达,更多是多种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应当着眼于字、词、句、篇的组织形式,如何组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作文教学中必须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是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基本功的综合运用。

四、感受生活,明确表达思想内容

从内容入手要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作文的好坏,不仅表现在文句通顺,前后连贯等方面,同时还表现在中心明确,注意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文章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作文,首先要有话可说,要有具体内容,其次才是话应怎样说。

我们在教学作文时,要充实学生的生活,要把生活的充实与作文教学有机联系起来,因势利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他们去参观、调查、引导他们去探寻究竟,使他们对周围的事物能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有所感,作文就做到“言之有物”了。

五、注重反馈生活,指导学生修改

作文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会写文章,而且还要训练学生会修改文章。所以写完后,要指导学生自己修改文章。文章是对客观事物、生活实践的反映,是作者真实思想的表达。如果文字表达不妥,那么描述生活实际,反映作者的真实思想就会有偏差。但是如果单纯由教师进行修改,就免不了是一种越俎代庖的做法,对学生不一定有多少切实的帮助。要重视让学生自己修改,教师从旁指导,使学生逐步懂得怎样修改,逐步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同时也逐步提高写文章的能力。

知识来源于生活,作文也源于生活。

[ 参 考 文 献 ]

[1]小学语文教材教法.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endprint

猜你喜欢

事物爸爸文章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我和爸爸
爸爸
单独中的洞见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来啦(2则)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