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歌精神回归课堂
2017-12-11刘凤丽
刘凤丽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诗歌精神;概括;
小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20—0125—01
高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安排了三个单元的古代诗歌欣赏,编排者从文学鉴赏角度入手,以具体的欣赏方法为中心,在每个单元安排了四个过程性板块(赏析指导、赏析事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的内容,而每个过程性板块中诗歌的数量排列都是一致的(赏析事例一首、自主赏析四首、推荐作品五首),再加上在自主赏析板块内容后的“探究·讨论”或“相关链接”有一首比较阅读的诗歌,这样合起来每个单元就有14首诗歌,三个单元共42首诗歌。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化繁为简,以简驭繁,从而达到让学生从文学鉴赏的角度阅读古代诗歌,充实精神、丰富情感、提升人格呢?下面,笔者就以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归纳概括主旨,理清内部联系
教师要归纳概括每个单元的审编主旨,明白几个过程性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化繁为简,大胆取舍。第一个单元的欣赏角度是孟子提出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也就是教会学生怎样用“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理解古典诗歌的内容和主旨,深切感受其中包蕴的意蕴美和情感美。而自主赏析中屈原的《湘夫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杜甫的《蜀相》、陆游的《书愤》,有一个几乎相同的主旨,就是古代文人、知识分子在现实人生中实现人生价值时碰了时代的壁,为君所弃后的“士不遇”的悲伤哀怨之情,这种“士不遇”的情感在《湘夫人》里表现得尤为深沉、热烈、执着、幽怨,而这种情绪的抒写方式却各有其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士不遇”这种诗歌精神为主线,以“知人论世”为抓手,从屈原开创的“香草美人”艺术传统开始,以《湘夫人》的学习为契机,让学生了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感受抒发者的个人遭际和所处的时代特征,体会“士不遇”情怀的源流关系。
学生在“香草美人”的原型观照下,咀嚼怀才不遇的个人遭际和壮志难酬的悲怨。体会诗人在“香草美人”艺术传统情绪里,让那颗“忠君不渝”而不为君赏识的焦灼、郁闷的心暂时得到了慰藉,忘记了心灵的孤寂和落寞,然后继续为庙堂焦虑担忧,含蓄委婉中令人感伤而感动。無论君明庸与否,文人的忠心永不变化,这也许就是我们传统文化里最令西方人感动和敬仰的一点,这也正是传统诗歌精神之一。让这种精神在当今多元的价值判断里突围而出,引领我们的下一代树立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心,这正是爱国进取精神的承传。
二、开展合作学习,讨论击破要点
以小组学习为单位,把主旨相同或类似的作品分散到各个学习小组中,分别讨论,各个击破,找出每位诗人的个人遭际和所处时代的氛围特征,教师再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分析,启发引导学生,指出途径,激发兴趣。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看,这几位诗人都经历了一个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变化时期,每位诗人在自己特定的时代氛围里亲眼看到了国运的衰微,他们焦虑、痛苦,希望自己能挽救濒临绝境的时局,渴望为君尽忠,个人的不幸遭际总是跌宕升沉在国家时局的波浪里。但屈原在楚地的巫音文化里让痛苦焦灼的灵魂得到了暂时的安放;鲍照在“人微才秀”的困窘里,在领袖“险鄙”的评价里,在森严的门阀制度中,左冲右突,欲言又止,愤郁之鸣如瀑布跳崖直击人心;杜甫在对诸葛亮能遇见自己的先主的羡慕中感慨自己的身世遭遇,却不敢对唐肃宗有丝毫的明怨,怀古中诉说自己的幽怨;陆游在对自己壮年的豪壮军旅生活的回忆眷恋中感慨年华的老去,“美人迟暮”里徒增伤悲。
小组学习后,教师引导归纳,学生能够发现“知人论世”的作品的写作者一般是经历了朝代的更迭或兴衰之变的文人知识分子,所以要激发学生珍惜眼前幸福,热爱和平,这也是中国古代诗歌精神之一。我们的诗人在动荡时局中永远关注牵挂着民的哀乐、君的明庸,个人的哀乐总是在时代的脉搏里起伏,这也是当下课堂里应该激发的精神。以上这些忧国忧民、忠君不渝,无论个人遭受怎样的不幸而永远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诗歌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种族情感,它可以让每个人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 。与其说教学生学习中国古代诗歌,不如说教学生发扬中国诗歌精神。
编辑: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