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助推许昌市发制品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和建议
2017-12-11段重阳赵恒毅冯方利
段重阳+赵恒毅+冯方利
近年来,国内发制品市场发展迅速,全球发制品生产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和确立,产业发展集群化态势逐步显现,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持续增强。许昌是我国最大的人发制品生产基地,也是世界重要的发制品生产基地,许昌发制品历史悠久,至今已逾百年,是国内最早的人发集散地之一。
一、许昌市发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昌发制品产业快速发展,产业技术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迅速壮大,逐步实现由档发粗加工向发制品深加工、由原材料集散地向产成品生产基地、由人发制品向化纤发制品、由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的转变,其出口额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额的49%,占许昌市出口总值的80%,产品远销出口到北美、欧洲、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不振、企业竞争加剧、跨境电商冲击以及企业融资困难等因素,导致许昌市发制品出口下行压力巨大,同时发制品行业存在技术研发滞后、品牌和市场话语权较弱、出口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以及存在“三无”企业扰乱市场等情况,导致行业发展停滞不前。
二、发制品行业存在问题
1.国际国内市场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市场持续萎缩,利润下滑严重,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企业盈利能力减弱。同时,由于新建发制品项目固定资产投入少、门槛低,四川、湖南、重庆等地相继形成了各自的发制品生产基地和企业,这些企业产品类同,出口市场类同,由此引发个别企业在国内市场高价抢购紧俏原材料,在国际市场低价倾销抢客户,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此外,国际销售市场缺乏主动权,许昌市许多发制品企业外经贸业务对口专业人员不多,且缺乏一整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弱,信息渠道不畅,在国外无法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加上国内发制品企业各自为战,最终被迫接受外方要求,使得发制品生产企业在出口产品价格上丧失“话语权”。
2.国家政策的影响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通知﹙财税〔2014〕150号﹚,档发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从15%降为9%,自2015年4月1日起执行。据初步测算,许昌市发制品企业因退税政策调整将减少收入超过3亿元。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财税[2015]78号),档发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100%调整为70%,自2015年7月1日起执行。这相当于企业增值税税负增加5.1%,进一步加重企业成本。上述两项税收政策调整,再加上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城建税等,9%的出口退税对企业实际已经形成倒挂。造成出口多,亏损多,多出不如少出,少出不如不出,有订单也不敢组织生产,把订单转给了外地企业。
3.产品结构的影响
目前,许昌市发制品产品结构不合理,同质化问题突出。
(1)产品品种单一,以生产发条产品为主,发套、发块、教习头等产品较少,人发产品较多,化纤发产品较少。
(2)高附加值产品少,中低档发条产品出口量仍占60%以上,高档发条、头套产品比例较小。
(3)品牌产品少,虽有不少企业在境外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但以自己的商标出口的产品比例不到10%,90%以上都是为国外客户贴牌生产。
4.企业自身问题
就企业自身来看,融资难、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在发制品产业中更加突出,这种问题将导致许昌市发制品企业走海外建厂之路。目前,许昌市多家发制品企业已经在东南亚等国建立了工厂,国内化纤头套的生产企业已经多数转移到印尼、孟加拉等国,在印度也已经开始有中国企业开办人发加工厂。
三、关于助推发制品行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作为许昌市百年传统行业,发制品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当前许昌市发制品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构建质量共治、加大政策扶植、强化研发投入、打造国家品牌、发挥龙头带动、整饬市场环境等一系列质量提升行动,推动许昌市发制品行业转型升级。
1.创建国家级出口发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推动发制品行业转型升级的强力抓手
建立国家级出口发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制造新名片、创新区域质量治理模式和推进质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平台。通过出口发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责任,保障出口商品质量安全,实现由产业优势到质量优势的提升,由质量优势到发展优势的提升,加快推动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提高贸易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1)坚持共建共推,构建质量共治格局。许昌市政府与河南检验检疫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国家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发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政府成立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商务局主导,检验检疫配合,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行业推动、企业行动”的质量共治新局面;同时,通过一系列质量提升行动,共同建设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外贸转型示范基地。
(2)叠加优惠政策,打造扶持政策洼地。推动创建出口转型示范基地,各成员单位、各部门按照“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总体要求,先行先试,简政放权,形成一批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为示范区精心打造优惠政策的“洼地”。
(3)强化平台服务,推动产业升级。依托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以国家级质量安全示范区为平台,充分融和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标杆龙头企业、质量技术机构等多方面资源相辅相成,有力促进许昌市发制品产业技术升级。
(4)加强龙头带动,打造区域品牌。通过示范区企业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等措施,培育出一批示范区龙头企业,全面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提升行业的话语权;积极推动发制品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申请工作,打造区域品牌,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各相关部门联合,积极开展对“三无”企业的打假工作,净化市场环境。
(5)扩大宣传影响,树立行业品牌形象。政府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式集中展现示范区建设的成果和影响,树立“许昌制造”的良好形象。通过国家、省、市各级媒体宣传报道示范区建设;开辟公共场所,设立发制品展示厅,对示范區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龙头企业风采、优质产品展览等5个部分进行分区集中展示;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展会,向国际推广产品文化。
2.借助跨境电商新兴态,助推发制品扩大出口
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强劲,已成为国际贸易的新方式和新手段,作为许昌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制品行业具有明显的产业集群优势,许昌地处内陆地区,相对沿海城市缺乏优越的地理位置。因此,充分借助跨境电商平台、物流平台、支付平台的力量,做优品牌,做强产品,做好服务,将更有利地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中原崛起。
3.积极开展贸易技术壁垒研究,破解发制品出口屏障
贸易技术壁垒具有合理性、灵活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发达国家常在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认证与合格认证等方面设置技术壁垒。目前发制品市场规则尚未形成,欧美、非洲等国家和地区自己设定进口标准,对许昌市发制品出口造成极大阻碍。作为许昌市传统优势产业,发制品出口量占据我国70%以上。因此,开展贸易技术壁垒研究是突破发制品出口屏障的必由之路,更为制定发制品国际标准、树立发制品品牌、抢夺发制品市场话语权的打下坚实基础。
4.大力开展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树立“许昌制造”新名牌
目前,全国从事发制品生产的企业有近千家,大部分中小型发制品生产企业仍处于 OEM 阶段,严重制约了企业扩大知名度和提高竞争力。发制品企业间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国内发制品企业必须加强品牌建设,加快将品牌推向国际市场,而生态原产地产品,是指在形成全过程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其产品会进一步得到国际认可,积极推动发制品行业申请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是突破发制品交易生态壁垒的战略需求,有利于提升发制品企业良好形象,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将会倒逼发制品企业节约资源,转型升级,为打造“许昌品牌”打下坚实基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