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017-12-11朱万祖

甘肃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朱万祖

【关键词】 数学教学;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20—0102—01

人类各种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创造性思维,对于数学研究来说,思维活动就是它的基础。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学好数学基础知识,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数学概念和法则以及定理等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教师读题,随后让学生复述,并且让学生将答案直接说出来。或者向学生只出示题目卡片,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时候,将答案直接说出来。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于数字就会产生敏锐的观察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推理能力。

二、联系生活实际

理论都是在实际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当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学着利用数学思维将问题进行解决。实践证明,这样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水平,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题:养鸡场需要在市场当中投放一些鸡,第一次投放了总数的四分之一,第二次改放总数的三分之一,最后一次投放了420只,请算一算养鸡场一共有多少只鸡?对于这个实际问题,教师应当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算出420占总数的几分之几,并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从而将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三、建立知识网络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沟通学生,联系各个方面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提升数学思维能力。笔者是这样做的:每当完成一部分课本知识之后,笔者都做好归纳总结。这样学生才可以更加深入和系统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学习了“四边形”的有关知识以后,让学生判断: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对吗?有些学生对这一问题很含糊,以至于在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周长的时候经常记不清楚,搞得一塌糊涂。如果教师在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之后引导学生及时总结,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形成一个清晰系统的网络,就可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四、创设矛盾情境

求知欲一般由好奇心發展而来,是儿童探究、了解未知的东西而产生的欲望和意向。教学中有许多地方似乎是矛盾的,教师如能抓住矛盾及时设疑,学生会感到疑惑,并且会产生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如,在教学“毫米”时,笔者创设了这样的矛盾情境:让学生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根跳绳长2( ),一支铅笔长15( ),一个硬币大约厚1( )。前两题学生可以用学过的厘米、米来填,而一个硬币用它们都不合适。这时,笔者给了一个答案“厘米”。这时很多学生脱口而出:“错了,硬币比1厘米还要薄得多”。那到底用什么来表示呢?这时出示正确答案“毫米”,由此加深了对毫米的认识。

五、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

小学生对于自己的思维活动并不善于进行组织,在现实生活当中,他们很难将自身的思维进行发挥。要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提出来的问题需要具备启发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实践证明,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例如,在学习“奇数、偶数”的时候,根据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当中分辨奇数和偶数确实很难,因为需要每次用这个数去除以2试一试再做决定。其实,教师可以通过数学活动和数学游戏让学生自己发现奇数和偶数具有怎样的特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同时也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所学知识。

编辑:谢颖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培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