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成功伴随每一个学生

2017-12-11黎国杰

甘肃教育 2017年20期
关键词:转变观念激励分析

黎国杰

【关键词】 学生;分析;转变观念;激励;

尊重

【中图分类号】 G62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20—0035—01

成功是学生进步的动力,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勤奋感和自卑感的矛盾是学生心理上的基本矛盾,刚开始学习的学生,往往不甘于落后他人,勤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又渗透着怕失败的自卑。如果屡遭失败,加上本来就脆弱的心灵得不到足够的呵护,自卑感就会上升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引起学生逃避学习,回避困难,对学习、生活缺乏应有的信心,导致内部动力下降。其实,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如果教师给其创设成功的机会,帮助他取得成功,不断肯定其身上的优点和闪光点,那么就会激发学生内部的学习动力机制,并且内化成主动争取成功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查找分析,究其根源

绝大多数学生学业不好的自身原因并不是智力因素造成的,而是由于其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加上惰性重、意志力弱等非智力因素。教师的不信任甚至不尊重的语言和行为更是雪上加霜。比如,有的老师喜欢按学生的成绩来排座位,把后进生打入“冷宫”,学生突然进步的成绩被怀疑,学生同标准答案不一样的回答常被斥责,甚至用一些侮辱性的语言和行为来对待学生,这样的做法无情地摧残着学生的心灵,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荡然无存。学习成绩长期以来没有“出头之日”,从来得不到表揚和肯定性的评价,久而久之,自然而然滋生挫折和失败感等许多不良情绪,有的学生甚至“破罐子破摔”,造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转变观念,平等对待

中国传统的教育认为教师应该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强调师道尊严,教师一直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以此建立的师生关系是不平等的。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和谐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教师不能以自己的观念来代替学生的观念,把自己的思维方式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及时转变观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通过帮助学生尝试、经历、取得成功,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最终形成学生自己想成功、“我能行”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三、授之以渔,引导激励

一位著名马拉松世界冠军连连获胜,这引起了人们的好奇。通过研究他连连获胜的经验,发现了他的“法宝”:那就是在比赛的前一天,他把比赛的整个路程都仔细地看一遍,把路边的一些重要标志如湖泊、森林、建筑群等都记录下来。在第二天比赛时,他把马拉松比赛的路程分成几个或十几个阶段目标,然后向这些小目标冲刺,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他不懈地努力,超越自我,最后胜利到达终点。其实,我们的教育也是一样的,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是良好的,他们的天性就是成长和发展,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也希望自己能被别人肯定和赞美。学校的教育在学生的一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教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让他们制订自己的目标,从一个小目标迈向另一个目标,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教师要分析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状况,引导他们制订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并分化成每一个具体切实可行的小任务,及时向这些目标冲刺,按时完成和实现学习小目标,从而获得成功。

四、尊重信任,培养信心

我们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因而每一个学生都是不相同的,他们的知识基础、个性特点、思维方式、优点特长以及行为品质是千差万别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以一种宽广的胸怀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要从每一个人的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和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断激励,帮助学生能正确分析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优点,及时查漏补缺,迎头赶上,满怀信心地去争取成功。信任、期望的力量是巨大的。当人们坚信一个人“行”的时候,他就真的“行”。为此,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因为学生一次的错误而彻底否定,而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优点,哪怕有小小的进步、做了一次好人好事、讲卫生、书写整齐等等都应该成为我们表扬的对象,同时要注意所用语言的感情色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浓浓的爱意和看到他们成功后的喜悦。当然,除了表扬以外,还要给学生指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这种鼓励性的评价是指向性的,同时暗含着某种期待、假设、批评成分的肯定性评价,绝不是对学生错误或缺点的姑息和包庇,这样能让学生在取得小小的成功或者挫折的时候,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对待。

编辑:郭裕嘉endprint

猜你喜欢

转变观念激励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