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形势下电力安全文化建设

2017-12-11王颖

参花(上) 2017年12期
关键词:生产管理企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需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是电力企业的生命,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是电力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本文通过论述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提出电力安全文化对推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安全文化 生产 管理 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要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适应新形势,转变新常态,探索符合这一阶段的新型安全管理机制,建设新时代的电力安全文化,是现代电力企业实现电力安全生产新形态的基本要求。

一、电力安全文化综述

(一)安全文化起源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织(INSAG)在事后报告中指出,“苏联核安全体制存在重大的安全文化的问题。”1991年,INSAG出版的报告中首次给出了安全文化的定义:“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素质和态度的总和。文化是人类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的总称,安全文化和其他文化一样,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企业安全文化是为企业在生产、生活、生存活动提供安全生产的保证。”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我国把安全文化深入到一般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领域当中,并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安全文化理论体系。

(二)电力安全文化历史和发展

电力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事业、公用事业,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基本保证。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电力安全生产也在不断进步。我国电力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依托行政管理,安全生产针对人身、设备、电网事故展开,形成了以“两票三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制度。进入90年代,安全文化概念逐渐融入到電力生产当中,我国电力管理部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电力企业开展安全文明生产双达标、创一流等活动,电力安全生产进入了设备、环境综合治理阶段。近些年来,为了加快建立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又开展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危险点预测评估、安全性评价等工作。随着网络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发展,安全文化更加深入到电力企业,还出现了“电力企业主动式综合安全体系”概念。

二、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概况

(一)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电力生产的形式和特点,决定了安全在电力生产中的重要性。电力安全文化是电力安全生产经营和落实相关工作的基础,它依托于电力安全生产发展而发展,同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先导性和前沿性,为电力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坚持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优化和完善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形式、方法、手段,形成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广大电力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调动其进行安全工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为电力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和探索电力安全新理论、新方法提供动力。

(二)电力安全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电力改革以来,我国电力工业的生产形式、组织结构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电力企业主体趋于多元化,央属、地方、民营企业都迈入电力工业领域,成为新的投资主体。各类企业的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生产目标、管理制度也存在差异,相对于电力工业要求的严密组织、规范管理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矛盾随着电力工业的进步和电力安全生产的相对滞后,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逐渐转向依法监管,在转变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立法、执法、监管等方面尚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安全生产。

(三)电力安全文化建设导向

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程,不是某个人或某个部门能够独立实现的。加快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提高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水准,需要深入广大群众,结合实践经验,群策群力,共同探索。

经过长期发展,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有所提高,安全设备不断改进,安全检查不断健全,安全意识不断增强,总体安全形势比较乐观。但安全工作永无止境,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进步再大,一点疏忽仍然可能酿成大祸。在实际的生产当中,电力企业仍然存在习惯性违章、违规屡禁不止的现象,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建立科学合理、严禁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势在必行。这就要求电力企业必须具备与高效管理相符的,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电力安全文化。通过企业章程、日常学习、科普宣传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安全文化和管理制度有机结合,建立长效科学机制,确保安全工作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张秀美.电力安全文化建设探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1(09).

[2]陈明利.电力企业安全文化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3]刘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煤炭技术,2013(11).

[4]卢卓涛,付新宇,刘章雷. 浅析电力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J].通讯世界,2014(13).

(作者简介:王颖,女,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党建工作部干部,政工师,研究方向:电力安全文化)(责任编辑 徐参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管理企业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企业
企业
企业
用旧的生产新的!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