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艺术想象的民间资源及其表现探析
2017-12-11安怡霖
摘要:莫言的艺术想象来源于民间文化,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民间传承的风俗习惯都成为莫言艺术想象的基石。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以及人民的情绪态度都使得莫言的艺术想象力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莫言在民间写作的立场上依然坚守道德的底线。但民间文化复杂多样,对于评判民间文化的写作创作及其价值体现也各有不同。
关键词:莫言 艺术想象 民间资源 表现
一、艺术想象是莫言文学创作灵感的源泉
莫言凭借其千变万化的文学创作形式赢得读者们的一致好评,其大胆的思维方式也在新时期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建立了一座标志性的里程碑,这都是源于艺术想象力的存在。莫言对于艺术想象力的充分发挥是人们探索未知的艺术世界的钥匙。
“高密东北乡”所发生的民间故事都存在于莫言的笔下,莫言艺术想象最初的灵感来源于所生活的民间及其人们所发生的关系、口耳相传的传说以及人们在此的生活习惯,莫言笔下的作品所描绘的高密是在原始生活的基础上加上其超强的艺术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其具有浓烈的魔幻色彩。
高密在古代属于齐国封地,其民间风俗习惯自然带有齐国的风俗特点,在齐文化的影响下,其文学创作的特点也是海纳百川、形形色色。既结合了小市民们平时生活的日常活动,又包含了宗教文化中人们对于长生不老、羽化成仙渴望。至今在高密一带还流传着“小剃头”“没尾巴老李正传”等民间传说故事。就像阿城说的那样:“莫言也是山东人,说和写鬼怪,当代中国一绝,在他的家乡高密,鬼怪就是当地世俗构成”[1]。这个文学特色一直延续到清朝,这才有了《聊斋志异》,成为这一时期的文学巅峰。莫言对于《聊斋志异》和其作者蒲松龄先生一直是喜爱的,他在他的文字中不止一次地提起过他们,无形中表达着对于他们的高度热忱:“一部聊斋传千古,十万进士化尘埃”。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也自称是蒲松龄的传人。《聊斋志异》是一部集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为一体的伟大创作,而蒲松龄则是莫言“魔幻现实主义”的领路人。文学的神秘之处正在于此:“它像一团火滚来滚去,它像一股水涌来涌去,它像一只遍体辉煌的大鸟飞来飞去” [2]。
莫言在《聊斋志异》的影响下形成了诡谲多变、灵异神秘的文学写作特点,他的众多小说《良医》《奇遇》等都有着《聊斋志异》的点点影子。莫言还写过《学习蒲松龄》这样一篇文章,讲述他在梦中拜见祖师爷蒲松龄。[3]但我们深读之后发现,莫言描写的对象与蒲松龄先生所刻画出来的人物也有些许不同,莫言所介绍的是虚幻缥缈的,并不在意事件所发生的时间顺序。这更体现了民间传说故事的存在形式。
二、民间生活风俗习惯作为莫言的写作立场,使得其艺术想象力在精神层面上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民间是个复杂多样的大环境,在这其中存在着这个大千世界的千千万万种事物。如果说对于民间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的利用是莫言逐个参透的,那么对于民间历史、民间大众的态度就是综合考量。这个层面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对立面的“民间”和一个包含国家、民族等集体形象的“庙堂”的对照。“在国家权力控制存在漏洞的时期,它所表现出来的是民间大众生活日常工作以及民间人民的情绪态度。”
对于作家被主流意识形态所支配的情况是莫言最不喜看到的,他反感无主见和虚情假意,尤其是以老百姓为写作对象。在他看来,作家对于给老百姓写作这件事充满了排斥感,自认为始终高人一等,没有真正的为老百姓操劳。而莫言所坚持的就是“作为老百姓的写作”。既然我们所坚持的是为老百姓写作,那么就要真正做到用人人平等的眼光来看待所记录的对象,傲慢与偏见所导致的只能是更加严重的矛盾,作家所要做的是要投入到作品中去,用自己的行动来表现作品,对于讽刺和揭露,并不是我们想要表达的。
莫言经常以真人真事来重现历史,这在他对于高密的描写中体现甚多。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把读者带入环境,带领读者更好地回归到民间环境中,用民间人民特有的态度和观念去塑造形象,追述历史。《红高粱》就是一部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背景写作的小说,它是莫言能够成为文学大家的重要原因,对中国的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高密的“孙家口伏击战”“公婆庙惨案”都是历史上发生的真人真事,莫言用魔幻色彩将这两件事糅合在一起,使作品不仅具有了魔幻主义,还富有了真实的历史意义,这些模糊化的形象处理,都是莫言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这种民间英雄正是中国人精神的主要源泉。
三、用民间素材作为写作资源
莫言的一切作品都站在民间的角度上去觀察问题,他的作品中也存在对人性的讽刺,对道德沦丧的批评,他以民间文化这种包容性的资源,使自己的作品可以更加多元化,加强了讽刺和批评的力度。
参考文献:
[1]张相宽. 莫言小说创作与中国口头文学传统[D].济南:山东大学,2017.
[2]莫言.超越故乡[A].莫言文集 ·小说的气味[C].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3] 莫言.与大师约会[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安怡霖,女,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或戏剧影视文学)(责任编辑 宋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