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郭敬明如何打造青少年的“理想国”
2017-12-11李婕雅
摘要:郭敬明作为80年代的知名作家,其代表作《幻城》等自发表以来,一度成为了众多学生追捧与热议的对象。那么,郭敬明小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入青少年的情感世界,打造适合他们的乌托邦呢?本文将对郭敬明小说从语言叙述、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详细剖析。
关键词:语言技巧 主题结构 外在形象
一、郭敬明的叙述文字与结构
语言作为文章的门面,在给人第一印象的构造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读郭敬明的作品,光是运用自如的华丽辞藻便让人有大开眼界之感。“大提琴的声音就像一条河,左岸是我无法忘却的回忆,右岸是我值得紧握的璀璨年华,心中流淌的,是我年年岁岁淡淡的悲伤”“他混血的五官和他蓝色的瞳孔,带来一阵辽阔的海洋的凛冽气息,是那种透明而又锋利的年轻男孩儿的美”。无论是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还是在人物外貌勾勒上,郭敬明都大量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运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精美词句来吸引人的眼球。而在阅读视野有限的青少年看来,技巧的大量运用是他们所达不到的、新奇的,由此,对其小说的好奇度与崇拜感也就上升了。
同时,细腻的语言和对大场面的描绘,也是郭敬明小说的亮点之一。“也许年轻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回忆的,喜欢回忆的人都已经老了,老得必须靠记忆来缅怀一些东西,来祭奠一些东西,埋葬一些东西……”这样的文字大量地用于小说,用独特的青春主调来与年轻人的敏感性格对应,用内心的深入挖掘并配有细腻的诗意般文字来感应读者。
在阅读习惯上,郭敬明总是用通俗的文字描绘剧情,用晦涩精致的句子结尾,深浅结合,使读者在清楚文章故事的前提下,获得一种阅读成就感,这也是其特色之处。
二、郭敬明小说的主体与角色相呼应
纵观郭敬明的小说主线,无疑都是轰轰烈烈的青春加上浸染鲜血的结局。如在《夏至未至》中,小说前段着重描写了立夏和傅小司校园爱情的美好,立夏识破傅小司正是她的偶像祭司的桥段。到了后段傅小司身陷抄袭门等集聚调转的剧情,这些都符合着青少年的美好幻想,同时也对应了青少年想要的忧伤。这样起伏跌宕的大构架从一开始便是吸引人的眼球的。
而这样宏观画面的产生,大多数都是由“家庭冲突”“朋友矛盾”等青少年正在经历并且十分关心的因素所构成。《悲伤逆流成河》中的林凤华和易遥,“赔钱货”“你怎么不去死”这样奇葩的母女关系与林华凤临死前还记着易遥的生活费这样矛盾又浓郁的情感,既符合青少年内心的反叛,又挖掘出她们依靠而又深爱亲人的性格。《小时代》中,围绕着四位亲密无间而又矛盾重重的少女进行着情节构造,“我羡慕她的美貌,但我又同情她的遭遇,我内心的天平维持在一个微妙的善恶平衡状态。然而,当她有一天,可以优雅地和宫洺坐在一起吃着高级牛排,可以越过我直接走进她曾经二十几年来都不曾接触得到的层面时,我内心的那架天平轰然倾倒,塌在我心墙内壁上。”这段林萧对南湘的心理描写,捉住了朋友之间的嫉妒主题,让青少年身有其感,从而反剖自己的内心。“朋友总是为你挡风遮雨,如果你在远方承受风雪,我也会祈祷,让那些风雪降临在我的身上。”而无论中间有多少矛盾,最后也会回归到“朋友永远是朋友”的主题情感,无论是《夏至未至》里陆之昂为了傅小司而锒铛入狱,还是《小时代》里四姐妹重归和好,在独生子女较多的现代青少年中,郭敬明都用一种无形的正能量来进行引导,使他们佩服得沉迷其中。小说中的爱情成分也必不可少,轰轰烈烈的爱情符合青少年的荷尔蒙,校园情侣更是亲近贴切。
郭敬明在小说的选角上虽然千篇一律,但也符合青少年审美。“他那張脸就是每一期出现在杂志专栏上的那张脸,那张吸引了无数女孩子疯狂迷恋的脸,”郭敬明圆满了上千少女的情人梦,把她们变幻成平凡或者是命运悲惨的女主。当然,在整个“悲伤”的基调下,男主总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离你而去,这也深化了郭敬明的小说主题,梦想总会破灭,生活也会回归现实。
三、郭敬明小说的外在宣传与包装
郭敬明的小说,除了其本身内容吸引人之外,其外在形式也略胜一筹。胡小西等设计师总是将精美的封面和插画呈现给青少年,让他们在图文结合中更好地深入故事。近几年大热的电影版《小时代》和电视剧版《幻城》都以青少年更喜欢的方式走入她们的生活,令其欣赏与讨论。
而郭敬明本身也早已成为了青少年眼中努力“追求梦想”的代表,这也增加了青少年对其作品的好感。
四、结语
郭敬明作为刚从青春中走出来的年轻作家,其笔锋对准青少年,深入挖掘其复杂情感体验和现实生活中身不由己的矛盾冲突,并加以渲染和夸大,必然会吸引大众的眼球。同时,细腻的文字激起青少年内心的脆弱,美好幻想里包含悲剧,隐露一角的正能量也符合青少年的成长轨道。处于信息发达时代的不同媒介兴起,推动其传播。在各种条件饱和的情况下,郭敬明在青少年中大受热捧,也是意料之中了。
参考文献:
[1]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2]郭敬明.幻城[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3]郭敬明.夏至未至[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李婕雅,女,本科,延安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责任编辑 王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