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泛在学习与贯通培养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7-12-11温向明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泛在学习创新人才

温向明

摘 要: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研究,提出构建以“贯通培养”为核心、以“泛在学习”为支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并实践,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优化培养资源和路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切实提升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泛在学习;信息网络技术

贯通式人才培养是学术型学生培养的未来趋势,网络课堂等泛在学习手段则是信息化大背景下高校应当大力发展的方向[1]。只有将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和泛在学习环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支撑条件建设与网络环境建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推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才能更好地适应目前的教育环境、提升高校专业的发展水平与国际化程度[2]。

打造以数字化资源和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

贯通式人才培养,通盘考虑本科生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硕士生、博士生)的学习和科研,制定统一、连贯的培养方案,完善和优化研究生教育,使人才知识结构更加精深、广博[3]。该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对本科生阶段的知识进行积累,而且还要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从本科生阶段向研究生阶段的过渡。

1.推行多种个性化的贯通培养机制

一是跨学科选修。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背景是科研创新极为关键的因素,在贯通培养模式的培养方案设计中,应明确提出跨学科选修课程的要求,根据科研需要和学生特性,以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

二是实验室轮转。贯通培养模式由于在本科期间已有导师团队介入,关系相对松散,且培养周期较长,为实验室轮转的实行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条件。实验室轮转可以帮助学生和多学科的导师相互接触,利用多种实验设备及技术方法,这种人际网络、知识技术的积累是其他方式很难实现的。

三是国内外访学。在长周期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有计划地派出贯通培养对象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中攻读联合学位或进行联合培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国际顶尖的学术会议,学习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实验技术,感受前沿思想观念的碰撞,掌握国际通行学术规范,培养国际视野,拓宽科研思路。

2.汇聚优质资源打造精英培养平台

一是建立创新性综合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人才教育体系要求下不断创新,加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三个阶段培养方案的衔接,有机整合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的结构与系统,进行课程融合、重组、渗透与贯通,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构筑平台课程,实行课程的模块化、系列化,注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探索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教学过程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型向创新意识的激发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习热情、启发创造性思维为原则,加强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的结合度,强调课程的前沿性,增加科学研究方法课程,采取研讨式教学方式。

三是加强科研训练,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好基础。科研训练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多渠道展开科研训练,使贯通培养对象尽快融入科学研究。可采取的措施有进入实验室轮转,初步进行实验技术和科研能力的基本训练;以助研身份参加教授的科研活动,认识和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思想和工作方法等。

3.建立以学校与导师为主体的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

一是制度保障质量。贯通培养模式要实现无缝对接,必须制定完善的配套制度予以保障。在该模式的顶层设计上,分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学校领导要在兼顾学校专业特色和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达成运作该模式培养拔尖创新入才的共识;职能部门要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划分实施该模式的学科专业范围,然后由院系自愿申报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具体运作的策划方案;在学生的选拔和考核方面,具體操作方式可由各院系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职能部门只需监督程序和复核结果即可;在培养方案制定和课程设计上,需要职能部门提出基本要求和规范,各院系负责整合课程和细化培养环节,导师及其团队则要以此为依据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在该模式运作过程中,职能部门负责在生源分配、项目安排、经费使用等方面为相关院系提供政策倾斜,院系负责为入选学生指派导师、优化课程、强化指导、落实培养计划;在该模式运行的制度建设上,应制定与该模式相配套的选拔及考核办法、分流制度及后续管理办法、学籍管理办法等,明确各方职责和权利。

二是建立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多维评价体系。依据发展、注重学生纵向、多视角、多方位的评价原则,对贯通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侧重培养。院系在培养学分、课程成绩、学位论文考核的基础上,采用导师组制为主的理论研究、科研应用、项目交流的阶段性考核和创新评估双重机制,在贯通培养周期中实行导师汇报制度,学校规定最长汇报时间间隔并进行抽查,确保贯通培养学生在每个阶段所取得的成果都具有较高的显示度。

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泛在学习环境

泛在学习(U-learning)是指任何人(Anyone)在任何时间(Anytime)、任何地点(Anywhere),基于任何移动显示终端(Any device)获取任何所需学习资源,享受无处不在的学习服务的过程,是在泛在技术和普适计算的情景创设与支持下,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认知目标,积极主动地、随时随地利用易获取的学习资源来开展的学习活动,具有适应性、情境性、交互性和整合性的特征[4]。

1.打造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

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育思想,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数字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由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由静态知识的占有者转变为动态知识的研究者。近年来,精品课、微课、慕课、翻转课等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进一步说明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才是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的正途[5]。endprint

2.构建网络学习空间

网络学习空间是基于网络的人才培养平台,为每个学生提供私有的和个性化的个人学习空间以及承担公共服务功能的公共学习空间[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原则应结合泛在学习和网络学习空间的内涵与特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注重教育理念与学习空间的融合。基于泛在学习视角,融入教学设计、智慧教育、全纳教育等理念,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宗旨,尽最大可能发挥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效益。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泛在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充分考虑并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设计应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包容性,使个性需求不同、学习风格迥异的学习者都能够较好地融入学习空间,并能利用空间提供的各种资源、工具和支持服务完成预期的学习目标。

3.创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理念

一是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翻转课堂模式。翻转课堂是使传统的“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的教学习惯、教学模式发生了“颠倒”或“翻转”,变成“课前在家里观看教师的视频讲解,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做作业(或实验)”。该模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体现翻转课堂教学过程的特色。第二,强调网络学习空间具体功能支持。第三,融入泛在学习的理念。

二是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个性化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兴趣和需要的基础上,以每个学生的能力与发展为目标,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境自主选择学习环境、学习内容,自定学习步调的一种学习方式。结合其所具备的泛在环境、数据分析、综合评价等特点,构建基于网络空间的个性化学习模式。该模式以泛在学习理念为指导,以网络学习空间为支撑,基于学生的个性化需要,通过学习资源、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的自适应智能推介来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流程如下:第一,确定学习目标。第二,感知学习情境。第三,选择学习路径。第四,开展个性化学习。第五,多元评价反思。

构建以贯通培养为核心、以泛在学习为支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开放与个性化的培养体系

一是设定明确的培养目标。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下,探索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必须从知识的传授型向创新意识的激发型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习热情、启发创造性思维为原则,为学生将来在事业中具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7]。

二是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本科培养阶段,把教育定位在构建宽厚的、通识性较强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基础上,严格素质培养和基本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在研究生培养阶段,依托现代工程科技和产业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才能,激励其创新潜力,追求培养过程的整体优化,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方案应采取宽松的框架式结构,规定学分和课程类别的学分要求,并把课程规范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三个层次。

三是建立综合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培养体系的核心内容,坚持“创新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思路,强调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从有利于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来设计课程的结构与体系,进行课程重组与整合,加强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实现课程的模块化、系列化。

四是本科阶段实施学科导师制。通过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提高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培养重心,将本科生培养方式向研究生培养方式靠拢。第一学年,不分专业、不分类别,实行通才教育,统一培养。第二学年,贯通班学生初步选定学科导师,实行导师指导下的个性化培养,在选课、学科方向、学习内容及方法、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第三学年,在导师直接指导下,制定并完成相应学科专业学习计划和科研训练计划,学生自选研究课题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研究能力。第四学年,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时,指导学生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时,负责安排学生的课程设计、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事宜,提高學生科学研究以及解决生产实际中问题的能力。

五是强化泛在学习模式。第一,建立协作式的学习模式。通过泛在技术组建一个共享、互助合作的平台。当学生面临相同的学习任务时,可以通过平台以协作的方式学习、收集资料,这样既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帮助,而这些行为最终都能够提高协作学习的质量。第二,构建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对问题情境的主动感知行为,泛在学习环境为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它能够利用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制作泛在学习资源,把虚拟世界和真实的自然世界进行无缝连接,使学生可以按自身需求自主感知各种情境,并能够主动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数据。

2.资源共享与多维管理的开放平台

一是资源共享平台。第一,学习资源共享。泛在学习环境对海量学习资源的要求促使我们必须改变学习资源的构建模式,应该尝试让学习者本身成为学习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共同建设、共同分享,充分发挥群体的智慧力量,最终形成学习资源可以无限扩展的建设模式,使服务和知识完美结合。第二,优势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的协同转化。在目前的本科培养计划中,优势科研资源往往无法惠及本科生的日常教学,而刚刚升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往往在对科研没有太多了解的情况下,又要马上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为实现拔尖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高起点,必须将优势的科研资源与教学资源实现协同转化。

二是多维管理平台。第一,建立以分层制为核心的高校管理体制。建立层次明晰的领导体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校长负责,相关职能部门及学院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第二,建立以选课制为核心的弹性管理制度。实行完全学分制,使教学管理逐步从刚性向柔性转变。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进程,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不同类型的学生各得其所。鼓励学生交叉学习,扩大跨学科选课力度,构建有序递进的学位论文体系,促进学生向纵深方向研究。第三,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过程管理制度。贯通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包括培养过程检查和评估,应由教务处和研究生院联合定期组织开展,并及时向学院反馈评估意见,落实改进措施。endprint

3.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力”与“学习力”综合评价体系

一是“教学力”状态评价体系。遵循“教”的规律构建教师“教学力”状态评价体系。教学力包含了教师的学习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等,具体表现为对学生的凝聚力、控制力和转化力等[8]。学校依据“教学力”内涵,改革教学是“软指标”为“硬指标”,实施“教学力”评估。校院两级共同制定教学、实验等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动态评价、多维评价、分类评价、团队评价“四位一体”的综合评价系统。

二是“学习力”形成性评价体系。遵循“学”的规律建立学生“学习力”形成性评价体系。第一,学校一级抓“进出”两头,重点实施招生选拔和学位授予评价。第二,学院一级管“中间”,实施学习过程评价。“学习力”评价改变以往“注重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注重记忆能力、忽视逻辑能力”“注重理论推导、忽视问题综合解决能力”的简单方式,建立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评价导向,除了将学生的课内表现(听课状态、作业情况等)纳入指标体系,还兼顾学科专业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质,将学生参与创新活动、自主学习表现等纳入考核,建立以“绩点制”为基础的多维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R]. 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2010.

[3]熊玲,李忠.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11-15.

[4]劉富逵, 刘美伶.关于泛在学习研究的思考[J].教育技术, 2009(2):5-7.

[5]余胜泉, 陈敏.泛在学习资源建设的特征与趋势—以学习元资源模型为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6):14-22.

[6]肖君,姜冰倩,许贞,等.泛在学习理念下无缝融合学习空间创设及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6):96-103.

[7]王成华,吴庆宪.贯通融合培养机制 系统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6):73-75.

[8]李小庆,王果胜.关于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J].求实,2012(1)260-262.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翟 迪]endprint

猜你喜欢

泛在学习创新人才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区域历史文化泛在学习内容设计研究
泛在学习环境下的大学英语互动反馈教学模式研究
泛在学习资源的类型与应用研究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泛在学习中学习评价网络效用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