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农:一生甘做“毛驴子”
2017-12-11卓爱平路佳杰
卓爱平+路佳杰
皖籍开国上将李克农,是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著名的“龙潭三杰”之一。在中国共产党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背后,镌刻着李克农许多不朽的传奇。靠着甘为党的事业做一头“毛驴子”的精神,李克农演绎了一幅传奇、壮丽的人生画卷。
“吃曹操的粮,管刘备的事”
安做一头革命的“毛驴子”,是李克农的立身之本,也是支撑他为党立下奇功伟绩的精神骨架。1929年底,根据中央特科指示,李克农以公开应聘的方式,考上国民党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新闻编辑职位,潜入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的内部。战斗在敌人心脏,李克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毛驴子”的担当精神。
李克农打入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不久就受到重用,很快升任上海无线电管理局电务股股长,成为“中统”特务组织头目徐恩曾的亲信。他官职不大却主持着上海的国民党特务机关,掌管国民党在全国的无线电报务员。可以说,占据了一个获取敌人情报的绝佳位置。中央特科深知李克农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时任中央特科负责人的周恩来反复告诫他:“我们得到这块阵地不容易,要尽可能地守住它,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暴露。”并再三嘱咐他:为了便于长期隐蔽,表面生活要过得去才行。在白色恐怖下深入龙潭虎穴从事情报工作,是一门高难度的斗争艺术。怎样才能长期潜伏不暴露身份呢?在上海无线电管理局期间,李克农的薪酬相当优厚。为了长期隐蔽,不引起外人怀疑,李克农总是西装革履、长袍马褂,摆出一副做了“国民党的官,发财了”的绅士派头,时常光顾跑马厅、大世界和赌场,出入国民党上层及军警之间,没有人知道他光鲜的外表下深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生活秘密”。他每月的薪水除留下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费用外,大部分都上交党组织作为经费。因为担心一家人总是吃稀饭咸菜露馅,他家吃饭时通常不会客。一些不明就里的人看不惯李克农傲慢冷漠的做派,误会他“投靠了国民党,摆起了阔架子”,对他冷眼相看,冷语相讥,甚至当面骂他。对外界的责骂、误解,李克农用“毛驴子”的担当情怀坦然面对。他说,为了大局,干我们这一行,就要受得了委屈。这叫“吃曹操的粮,管刘备的事”。
舍身保卫党中央的红色传令兵
做一头忠诚于党的“毛驴子”,是李克农一生的座右铭。他以为革命甘当“毛驴子”的精气神潜伏虎穴,忠实地做一名“保卫党中央的‘警卫员”,为党传送及时、准确的情报,在对敌斗争的隐蔽战线上,树起一面独具魅力的“红色传令兵”旗帜。
1931年4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员、中共特科主要负责人的顾顺章在武汉被捕叛变,将武汉秘密党组织全部出卖。为了抬高自己身价,顾顺章表示自己知道中共中央的所有机密,要求武汉侦缉处将他用飞机送往南京,面见蒋介石。4月25日晚,国民党武汉侦缉处处长蔡孟坚连续拍发6份绝密电报到南京,紧急报告南京特务机关头子徐恩曾并转陈立夫,告知顾顺章被捕叛变。所幸的是当时恰逢徐恩曾去上海度周末,电报被打入南京国民党特务组织的钱壮飞截获。钱壮飞在查阅当天的火车时刻表后,发现当天深夜还有一趟南京到上海的火车,当即回家唤醒熟睡中的女婿、中央特科交通员刘杞夫,让他赶赴上海,将情报面交李克农。4月26日凌晨,李克农被一阵急促的叫门声惊醒,打开房门,只见刘杞夫神情紧张地站在门口。由于事关重大,刘杞夫紧张得直喘大气。李克农见状当即批评他:“为什么这么沉不住气,这么不沉着?”在看到钱壮飞破译的“徐恩曾亲译”的绝密电报上写着“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归顺党国”时,李克农大吃一惊。情况万分紧急,不容许有半点拖延。见刘杞夫完成任务后执意要回南京,李克农告诉他此去凶多吉少,一定要沉住气,做好应变的思想准备,并掏出身上仅有的3块银元,李克农的妻子赵瑛也取下耳环交给刘杞夫以备万一。安顿好刘杞夫,李克农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火速送出情报,确保中共中央机关安全转移。不巧的是,当天不仅李克农身边负责联系中央特科的交通员回老家办事去了,而且这一天也不是李克农与陈赓约定接头的日子。时间不等人,情报如果不能及时转送出去,中共中央将面临灭顶之灾。紧要关头,李克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他打破惯例,通过江苏省委工作的关系,找到中央刚建立的一个临时备用联络点,终于将情报及时送到陈赓手上。当天夜里,中共中央、江苏省委及共产国际派驻上海的所有机关安全转移。4月27日凌晨,当陈立夫、徐恩曾亲赴上海,带着向蒋介石供出周恩来、瞿秋白等住址的顾顺章抓捕共产党人时,中共中央机关刚烧完的文件还在冒烟,来不及拆除的天线还在晃动,最后撤离的周恩来和陈赓与敌人擦肩而过。危急时刻,李克农顾不上妻儿,在完成护送中共中央领导人王明、博古转移到安全地带的任务后,他迅速赶到上海法租界新兴路新兴顺里4号,通知钱壮飞的妻子撤离。随后又到邮局,用“克潮病笃”的暗语,发电报通知远在天津的胡底转移,而自己的妻儿却因无暇顾及,一度流落街头、夜宿菜场,直到一个多月后,才被中央特科的人找到。这段惊心动魄的红色传奇告诉我们:没有李克农“毛驴子”的精神风骨,中国共产党20世纪30年代后的历史可能就要改写。
“毕生探囊忘己生”的坚忍风骨
不忘做党和人民事业的“毛驴子”,是李克农的初心。从白区到苏区,从延安到桂林,从隐蔽战线的斗争到公开的领导工作,从朝鲜停战谈判到日内瓦会议,李克农不忘初心,以“毛驴不倒只管驮”的精神,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夙夜在公、殚精竭虑。
红军长征到达延安后,李克农先后任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部长,中共中央情报部副部长、部长等职。为了和毛泽东习惯夜间工作的规律一致,以便有情况及时向毛泽东请示汇报,他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每天从凌晨1点开始办公。尽管如此,在白天情报部门来汇报工作的人还是很多,他照样忙得不可开交难以休息。昼夜连轴转,长期超负荷的紧张工作和严重的睡眠不足,致使李克农落下一身病痛。从1943年起,即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病状和严重的哮喘等病状,但他一直抱病从事繁忙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克农担任中央军委情报部部长、中共中央情报委员会书记、外交部常务副部长。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一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歼灭了“联合国军”23万人,将战线稳定在了三八线附近,迫使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不得不坐到谈判桌旁。朝鲜停战谈判即将拉开帷幕,面对美国这个强大的谈判对手,派谁挂帅赴朝主持谈判?在考虑停战谈判领导班子人选时,毛泽东首先想到了李克农,他对李克农说:“是我点了你的将!”殊不知长期带病坚持工作,此时的李克农哮喘病十分严重,平时要靠药物才能控制病情,严重时还需要打吗啡才能入眠。担心自己的病体难堪重托,李克农将病情向毛泽东和盘托出。毛泽东反复权衡利弊,还是下决心点李克农的将。得知中共中央、毛泽东的决定,李克农没有二话,欣然领命。endprint
7月7日,李克农抱病出征入朝到达开城,开始指挥这场“马拉松”式的外交之战。按照中朝两国协议,中朝谈判代表团分为前方、中间站和后方指挥三线,第一线直接出面谈判;第二线负责联络;第三线是李克农坐镇幕后、掌握全盘。作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特派代表,李克农是谈判的最高负责人。由于是幕后主持,他的名字不能上代表团对外公布的名单,就连他人在朝鲜也属绝密。可是,这位幕后隐形人肩上的担子却是沉甸甸的。他要时刻关注谈判桌上的一举一动,全权处理谈判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每天都要研究资料、讨论问题、批阅电报,指导中朝代表团谈判。他的巨大作用在谈判开始后不久便开始显现,美国代表强烈地感受到在中朝谈判代表中,有一个隐形人物在幕后策划指挥。板门店谈判的中朝方面有一根线,一头握在会场的谈判代表手上,一头握在那个从不露面的幕后人物手里,谈判桌上中朝代表的一言一行都出自他的决定与指令。朝鲜停战谈判从开城谈到板门店,繁重的谈判任务加上朝鲜冬季的寒冷,导致李克农严重的哮喘病复发,他时常咳得喘不过气来,每天都要靠吞服一把把的止咳药、打吗啡来支撑,心脏病也越来越严重。有一次,正在开会,他突然昏迷,幸亏抢救及时,才保住性命。毛泽东、周恩来闻讯,担心他的健康问题,决定派外交部副外长伍修权到朝鲜接替他。但李克农坚决拒绝回国休息、治疗,他说:“临阵不换将!”表示只要一息尚存,就要战斗到底!朝鲜停战谈判历时2年多,终于落下帷幕。张爱萍用诗句“铁虎原来是纸虎,板门店里伏山姆;毕生探囊忘己生,无名英雄足千古!”来高度赞誉李克农在朝鲜战场立下的汗马功劳。
“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
“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李克农一生坚守能“驮”多少算多少的信条,用生命诠释“毛驴子”深刻的生命价值。
1954年4月,李克农还未从极度紧张的朝鲜停战谈判中喘过气来,就被中共中央指定随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随即被周恩来委以日内瓦会议一切工作抓总的重任。实际上,从朝鲜回国后,李克农多年未愈的肺气肿症和左胸前区疼痛,几乎天天发作,重病之躯显然不宜远涉重洋参加大型国际会议。但是,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李克农全力以赴投入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的各项工作中。从会议的筹备开始无论大事小情,一丝不苟。在安排代表团医务人员时,负责中央首长保健工作的傅连暲为保证李克农的身体在旅途中不出意外,特意指派两位对他身体状况甚为熟悉的保健医生,并提出最好加派一名苏联医生陪同。李克农闻讯后坚决反对,他说:死不了,有李连水去,就够照顾我的了。于是,在日内瓦会议期间,长期担任李克农警卫员的李连水,便成为李克农的唯一随从兼保健医生。
在日内瓦的两个多月里,李克农出席各种会议约50次,每次会议平均4小時。为了让周恩来和其他代表多休息,他不顾病痛,常常自己出面和有关代表团进行会外会谈,并多次与当时没有能够参加会议的印度代表梅农会谈,而且经常一谈就是几个小时。李克农在日内瓦会议台前幕后所做的大量事务性工作,为周恩来与各国代表团成功的外交接触,为新中国迅速打开外交局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0年,重病缠身的李克农已不宜工作,中共中央决定让他完全离开工作岗位静心养病。然而,在身体稍有恢复时,李克农就向中共中央提出工作要求。在他的心里埋藏着一个夙愿,那就是要让我党在隐蔽战线战斗的“无名英雄”们,“死有所安,老有所归,鳏寡孤独,各得其所”。他向中央提出请求,到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南昌、合肥、北京等地,搜集有关中央特科的历史资料汇编成册。1961年8月底,他开始了上海之行,返京后身体便每况愈下。1962年2月9日晚,李克农走完63载的风风雨雨,用不懈奋斗的壮丽人生,践行了为党和人民做“毛驴子”的诺言。
(责任编辑:张文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