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奇上将萧克之“奇”

2017-12-11韩洪泉

党史纵览 2017年12期

韩洪泉

萧克将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纵观其数十载革命生涯,策马立功勋,提笔著妙文,居功不傲,宠辱不惊,终能享百岁高龄、传百世芳名,成为共和国将星璀璨的云幕上亮丽夺目的一颗。萧克将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本文试述其奇人、奇情、奇才、奇书数端,重温将军传奇生涯,重沐将军高洁品格

奇 人

萧克早年投身革命,戎马征战半生,其阅历之丰富,在开国将军中亦不多见。他是真正的“老革命”:参加过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经历了井冈山斗争的峥嵘岁月,领导了红二方面军的万里长征,也是唯一先后在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任职的高级将领。他是著名的“作家将军”:不仅在军事学术领域有颇多建树,在诗词书法上自成一家,更有长篇小说《浴血罗霄》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他是绝对的“年轻将领”:25岁任军长,27岁任军团长,并率部西征,揭开万里长征的序幕;29岁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方面军领导人。在抗日战争的战火烽烟中,他曾经率八路军包围北平,建立“敌后之敌后”根据地;在解放战争的胜利号角中,他曾经参与指挥第四野战军进军中南、直追穷寇,“横扫千军如卷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经历坎坷,命运多舛,却又享百岁长寿。

萧克自幼爱好文学,最初走上革命道路只是为报家仇。他的大哥性格刚烈,疾恶如仇,得罪了当地大地主萧仁秋,结果在1923年春被团防局抓走,当天即被杀害。哥哥的惨死,促使萧克走上了弃文习武、报仇雪恨之路,他于1926年2月远赴广州,考入中央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第二期,正式开始了军旅生涯。1927年3月毕业后,被分配到叶挺部七十一团三连任政治指导员。

萧克投身革命之际,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的动荡时刻,残酷的斗争形势吓退了许多意志薄弱者,对共产党避而远之甚至退党者不乏其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志在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萧克,就在这血雨腥风的危险关头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道路。

1928年4月,萧克率领的湘南农军独立营在向井冈山转移途中与毛泽东会师。整整40年后,1968年五一国际劳动节,萧克在应邀登上北京天安门城楼出席庆典活动时与毛泽东相遇。毛泽东握着萧克的手,问:“我们是在龙溪洞相会的吧?”“是的,主席。”“你们那时有多少人?多少枪?”萧克知道毛泽东问的是参加湘南暴动的宜章独立营,答道:“男女老少加在一起500多人,六七十条枪,300多杆梭镖。”毛泽东听后不住点头,连声称赞:“揭竿而起!真正的揭竿而起!”

1934年8月7日下午3时,萧克按照中央军委指令,率红六军团由江西遂川横石悄然退出湘赣根据地,踏上西征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会合之途。部队进入贵州后,山路艰险,地形不熟,而且手上没有军用地图,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牺牲。行至旧州,萧克遇到了外国传教士薄复礼和海曼,并在教堂找到一张1平方米大的外文标注的贵州地图。听说传教士薄复礼会汉语,萧克就请他把地图上的地名翻译成中文。在一盏煤油灯和一盏马灯的照明下,薄复礼口述,萧克记录,连夜完成了翻译工作。后来,这张宝贵的地图大大方便了部队行动。期间,薄复礼一直跟随红六军团行军,与萧克谈信仰,甚至还参与部队的娱乐活动,相處比较融洽。1936年4月红军进至昆明附近时,薄复礼才离开这支队伍。

1935年,“萧贺匪部”这个词出现在国民党报纸上和蒋介石口中的频率非常高。然而蒋介石口口声声要消灭的“萧贺匪部”却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一带越打越强,并于11月开始长征。1936年春,根据萧克的建议,部队佯逼昆明,然后突然西进,在丽江和石鼓等地出其不意地北渡金沙江。等国民党军追到金沙江边时,红军早已远去多时。

1950年三四月间,萧克奉命进京,担任军委军训部部长。到北京的第二天,他急急忙忙去总参谋部报到,向时任代理总参谋长的聂荣臻要求尽快开展工作。聂荣臻笑道:“你以为军训部在哪里啊?就在你的脑子里,在你的手上。”这时萧克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所谓军训部,只有自己一个“光杆司令”——没有办公地点,没有工作人员。萧克迎难而上,宵衣旰食,白手起家,经过5个月的日夜操劳,军训部正式“开张”,在之后指导人民解放军的军事训练走上现代化、正规化道路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萧克亲自组织编写的《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三大条令,至今仍是我军建设所遵循的基本法规。

奇 情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大器早成、名播中外的萧克,不仅雄姿英发、风流儒雅,更兼襟怀坦荡、忠贞耿介,其洒脱性情和磊落胸怀,赢得了包括对手在内的一致景仰。

萧克作为革命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早在抗战时期就传为佳话,有记者这样写道:“萧克司令员在军事、政治方面的修养很深,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虚心地向群众学习的精神堪称我们的模范。他很喜欢跟老百姓谈话,不论是青年或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农民或知识分子,在干部会上,群众大会上,我曾听到他许多令人鼓舞和扣人心弦的讲话,他很富于鼓动性,表现出一个政治家的风度。”“在他平常的生活中,他是那么俭朴,他常穿缝过补丁的旧灰色军装,身材不高,瘦瘦的,仪表英俊,很多老乡不认识他,而在街头和他谈过话之后才知道他,这多么令人惊奇!八路军的司令原来一点架子也没有。”曾与他交过锋的一位日本少佐这样写道:“萧克将军……长着一张娃娃脸,可在他纤弱柔和的外貌里,竟隐藏着一种骇人的力量!”

萧克组织观念非常强,从不孜孜于地位名誉,亦不斤斤于个人得失。革命战争年代,他曾多次调动工作,却从无怨言。1936年7月5日,红二、六军团在四川甘孜接到中央军委电令组成红二方面军,年仅29岁的萧克任副总指挥。9月,红军总司令朱德命令萧克代替生病的王树声出任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军长。有人背后议论:萧克不动脑筋,他们六军团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他放着副总指挥不当,去当军长。萧克对此毫不理睬。抗日战争开始后,萧克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副师长,后调任挺进军司令,实际上麾下没有多少兵马,可他照样欣然接受,在新的革命岗位上积极工作,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不断打开抗战局面。endprint

1955年,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很多人认为,无论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萧克担任过的职务都不逊于任何一员大将,有人觉得按照萧克的资历和功勋授予上将军衔是委屈他了。萧克对此却很坦然,他说:“很多的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都行。”他以东汉从不争功的“大树将军”冯异自比,坚决服从组织决定,体现了宽广胸怀和高风亮节。

1958年,全军开展“反教条主义”运动,萧克被诬为“反党集团核心”,调任农垦部副部长。“文化大革命”中,萧克再次被隔离审查,并于1969年12月被安排去江西永修的“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和再审查”。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他不得不用跑步、劈柴等方法来取暖。然而,年过花甲的他身处逆境而本色不改,每当有专案组来找他调查核实有关材料,他都不顾威胁利诱,实事求是地作出回答。由于他平易近人,谦和可亲,当地居民并不把他当作“改造对象”看待,反而主动与他聊天拉家常,孩子们尤其喜欢这位和蔼的老爷爷,经常围着他,听他讲红军和长征的故事。1972年回北京工作时,他把自己在“五七”干校当木匠、油漆匠时做的凳子、桌子甚至笨重的木工凳都带了回去,留作永久纪念。后来,云山垦殖场的干部群众经常到北京去看望他,找他叙旧。他叮嘱门卫说:只要是江西的人来找我,就马上通知我。

在回忆录中,萧克深情地写道:我对江西有着难以割舍的特殊感情,我最早参加战争(北伐战争)是在江西,参加八一起义是在江西,在井冈山时期跟着朱德、毛泽东打游击还是在江西,我指挥红军游击兵团作战的主要地方还是在江西……可以说,在我此生的革命历程中,江西是我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和一名军事指挥员的起点。江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让我留恋,江西的父老乡亲多少年来总在我的梦中萦绕。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我一想到江西,便会从心底涌起一股乡土般的恋情……我早已经把江西看作是我的第二故乡了。

对于“第一故乡”湖南,萧克同样寄予深厚的感情。1981年12月,萧克离家54年后第一次回到家乡。他让司机在村口停车,自己摘下帽子,步行进村,并深情地说:“我是回家,不是来视察,是一个人民的儿子回故乡。”一边走,萧克还一边指着路边的房子辨认那是谁家。虽然已分别半个多世纪了,可他依然对每一家记得清清楚楚。看到前来迎接的村民,萧克用乡音大声打招呼:“你们好,大家都好哇!”他还特意走到村里的水井旁看了看井,说:“这样的井,水不行,要改造。”后来,他作诗《还乡吟》以纪此行:

离家半纪经百战,

至今耄耋始还乡。

全村老小倾家出,

季子归来无锦裳。

奇 才

斯诺夫人在《中国老一辈革命家(自传)》中这样评价:“像周恩来、徐向前和毛泽东一样,萧克是中国人所称的‘军人学者的再世。”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也称萧克为“军中学者”。萧克是一位多才多艺、词采风流的儒将。1985年底,他作诗感慨:“既感事太多,尤叹时间少。虽老不知疲,愈老愈难了。”老而“难了”之事,指的就是将军寄托在文廊艺苑里的浓浓心结与深深情怀。

萧克祖上几代都是读书人,父亲五兄弟中有三個是读书人出身,其中三伯父的学问最好,家里收藏了许多书,萧克最爱到三伯父家去翻书看。他在嘉禾甲等师范简习所学习时,家里已经穷得连饭都吃不饱,实在拿不出钱供他读书。好在校长很同情萧克,让他晚上给学校刻蜡板、印讲义,这样可以得些补助。饮食寒酸、衣衫破旧的萧克以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的“贫非罪”之语激励自己刻苦学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打下了扎实的学识功底。

萧克一生嗜书如命,笔耕不辍。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无论是在“朔气传金柝”的营帐里,还是在“关山度若飞”的征途中,他都手不释卷,鲁迅先生的许多作品以及《战争与和平》《铁流》等苏俄著作,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军时期,萧克在湘赣根据地写过许多白话诗、小故事等,发表在根据地的报刊上。他在枪林弹雨的战争间隙写下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于1991年获得“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他因此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并先后出版了《萧克回忆录》《朱毛红军侧记》等作品。

他还主编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作品,率领100多位专家学者,历经8年,编写出史无前例的文化巨著——《中华文化通志》,于1996年组织编写完成煌煌长卷——《长征大事典》。作为军事教育家的萧克,最先提出军事院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中心,率先倡导要把我军的初级指挥院校办成正规大学,把我军的干部培养成“既能治军又能治国”的军地两用人才。

萧克逸兴飞扬,浩歌抒怀。长征途中,人们常常看到这样一幕:硝烟尚未散尽,萧克就已经端坐在山头简陋的指挥所挥毫赋诗了。他说:“我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指文学创作)看得那么神秘。”他的诗作《萧克诗稿》不仅呈现了他诗兴勃发的一个个精彩瞬间,更是一部牵动着历史脉搏的史诗,引领着我们走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如海胸怀、丰富情感和心路历程。

萧克还是一位书法家,墨迹淋漓,笔走龙蛇。他的书法自幼得到父亲真传,并曾帮他糊口度日,挺过一段艰难时光。那是1927年南昌起义后,萧克随起义部队南下,遭到伏击后,部队溃散。他流落到广州时已身无分文,只得在一个老先生的卖字摊子上留了下来,平时帮老先生铺纸磨墨,客人多时也写上几幅颜体或隶书,一天挣几毛钱维持生计。晚年萧克对书法更为痴迷,特别讲究“四正”,即心正、身正、纸正、笔正,真是书法如人品!

奇 书

1988年建军节前夕,萧克的长篇小说《浴血罗霄》出版。解放军艺术学院原院长魏传统赋诗相贺:

将军学者胸如海,

一部书成五十载;

几度难关风雨多,

罗霄浴血知高矮!

《浴血罗霄》从动笔到正式出版,走过了50多年的漫漫路程。著名作家夏衍称它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一奇,它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所写;二奇,它写了50年才出版。endprint

其实,这部奇书还有另外两段传奇经历:一是宝贵的手稿曾在战争年代失而复得,二是在没有出版之前便被油印两次以供批判。

西安事变后,萧克有机会读到苏联作家绥拉菲摩维支的小说《铁流》。他觉得中国革命战争的规模比俄国大,时间比俄国长,影响也比他们深远,自己作为一名亲历者,应该写出一部中国的《铁流》。经过构思,他决定以第四次反“围剿”时期罗霄山脉红军一支小游击队伍成长的历程为故事主线,来反映中国革命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从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完成了小说初稿,书名暂定为《罗霄军》,初稿20多万字,后经过多次修改,增加到40余万字。这部在艰苦的战争环境、繁重的革命工作和简陋的创作条件下完成的书稿,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萧克把这部写在毛边纸、粉连纸上的手稿装在军用挎包里,交给夫人蹇先佛专门保管。蹇先佛回忆说,在之后的随军中,她身背着孩子,右肩还斜背着装得鼓鼓的军用挎包,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但她毫无怨言,因为孩子是萧克的至爱,挎包里装着萧克的《罗霄军》手稿。当敌人空袭时,孩子可以让别人背着抱着,唯独那个挎包她却要亲自背着。解放战争期间,一次在河北滦平县附近一个部队驻地休息时,蹇先佛突然发现装书稿的挎包不见了,当地驻军上下都被发动起来帮她找,可找了一天都没找到。谁知到了晚上,这个挎包又出现在驻地的一个汽油桶上。后来,为了更好地保管好裝有《罗霄军》手稿的挎包,蹇先佛又缝上了一根背带,改为双肩挂,将它牢牢地背在肩上。

历尽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书稿竟会成为反革命的“罪证”,这大概是萧克始料未及的。1958年反“教条主义”运动中,尘封了21年的《罗霄军》书稿被打印出来,成了“大毒草”,还附上“供批判用”的字样,萧克这个被批判者也分得一套。得到了这个“善本”,也算是意外收获,他也就把原来的草稿扔进火炉了。“文化大革命”时,萧克和他的小说又一次在劫难逃。随着批判逐步升级,批判的调门一次比一次高,“帽子”越扣越大。萧克为此所戴的帽子有:“宣扬战争恐怖主义”“诬蔑劳动人民”“写不正常的感情”“为错误路线歌功颂德”“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更有甚者,指着书中反面人物的语言说:“你居然喊‘打倒共产党‘蒋委员长万岁的口号?!”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后来萧克诙谐地说:“‘文化大革命时期,造反派算我的老账,又油印数百份。这个‘供批判用的小说在正式出版之前,就‘出版了两次,读者不少。”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对萧克和《罗霄军》的不公正批判和不实之词才随之被推翻。

1985年萧克退休后,热心的同志纷纷劝他将《罗霄军》的初稿修改出版。动笔前,他写了一副对联用以自勉:

雕虫半世纪,今再操刀,

告老不惜老;

戎马六十年,乐得解甲,

赋闲再难闲。

为反映真实历史、再现真实场景,萧克不顾80高龄,专门到南方当年战斗过的地方踏访。对于书中引证的历史资料,哪怕是一句古语,他都要查到出处,力求准确。经过一年多的认真修改,书稿终于付印了,定稿时书名改为《浴血罗霄》。

《浴血罗霄》出版后,他又写下这样一首诗借以抒怀:

花甲履新益自珍,

清风两袖勖同仁。

为求实事勤咨访,

不惮求知书贴身。

小著何堪登大雅,

尊诗恳切励斯人。

平生耿介言行一,

坦荡胸怀老天真。

1991年3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通知84岁高龄的萧克,《浴血罗霄》荣获1984—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经夏衍等介绍,萧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责任编辑:徐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