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2017-12-11林巧贞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19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率

林巧贞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浅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林巧贞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护理A组,选取2015年该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护理B组。该院于2015年1月对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开展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管理。管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的评分。结果:护理B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护理A组患者,其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的评分高于护理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手术室的护理风险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开展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预防对策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抢救和治疗的重要场所。与其他科室相比,手术室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较高。如何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已成为临床上的研究热点[1]。为了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笔者对2014年至2015年期间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0例手术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护理A组,选取2015年该院收治的200例手术患者作为护理B组。护理A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4例,女性患者86例;其年龄为8~83岁,平均年龄为(52.6±1.4)岁。护理B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1例,女性患者89例;其年龄为7~82岁,平均年龄为(52.2±1.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

对护理A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将手术室护理风险总结如下:1)护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遵守护理操作规程,沟通技巧不足,服务态度欠佳,未进行规范的护理操作过程记录。2)手术室的人力资源不足。进行连台手术会导致护理人员精神疲惫。工作强度大、常常加班导致护理人员无法集中注意力完成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而引发护理风险事件。3)护理人员未能严格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导致患者的信息出错或手术部位出错。4)护理人员未能协助患者选取合理的体位,使其身体局部长时间受压,进而导致其发生褥疮。护理人员未能及时纠正患者的肢体过度外展和约束带过紧,从而导致其发生局部神经受损。在患者取俯卧位时,护理人员未能合理为其垫置软垫,导致其发生呼吸困难。5)护理人员未能严格管理手术标本或未能及时将其送检,进而导致标本变质或丢失。6)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输血、输液时出现失误。未能严格遵医嘱为患者使用抗生素。为患者使用药品时,没有对标签进行认真的核对。术中没有认真核对患者的用血情况,没有及时观察和处置其输血反应。

1.3 手术室护理风险的预防对策

我院根据上述手术室护理风险制定了以下几点预防对策(根据下述预防对策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1)对护理人员进行有关手术室护理风险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使其了解到护患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若患者的合法权益被侵犯,护理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落实相关的护理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和规范。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从而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减少护患纠纷事件[2]。3)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结合护理人员的个人情况,采用弹性排班制度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调配。加强护理人员的优化组合,采用护理能力强弱搭配和新老员工搭配等方式优化护理人员的班次组合,以提高护理质量。4)规范身份识别制度和手术部位标示制度。严格执行相关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由巡回护士、麻醉师和手术医生按照相关的步骤和程序来认真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完成核查工作后,上述人员均应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字确认。5)切下手术标本后,器械护士应对标本进行固定和保管,核对信息正确后应将其交给巡回护士。巡回护士应在标本上注明标本的名称、患者的床号、姓名和所属科室。核对无误后,应及时将其送检。在术前为患者应用抗生素时,应掌握正确的给药时间,并对患者接受药敏试验的结果和相关标签进行核对。为患者输注抗生素时,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输注。规范摆放药品,分开放置内外用药。在执行口头医嘱时,应复述1次,确认无误后才能执行,且应对口头医嘱进行及时的补记。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的评分。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该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的评分用(±s)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用%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的对比

护理A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用药失误事件,有2例患者发生治疗仪器使用不合理事件,有1例患者发生体位选择不合理事件,有1例患者发生术前安全检查不到位事件。护理A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3.0%(6/200)。护理B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发生体位选择不合理事件,其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为0.5%(1/200)。护理B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护理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评分的对比

护理B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的评分平均为(97.6±3.5)分,护理A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的评分平均为(93.1±3.2)分。护理B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的评分高于护理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评分的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评分的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的评分护理B组 200 97.6±3.5护理A组 200 93.1±3.2 t值 13.4194 P值 <0.05

3 讨论

进行手术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手术室是开展手术治疗的主要场所[3]。与其他科室相比,手术室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较高。如何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已成为临床上的研究热点。有学者指出,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护理B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护理A组患者,其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的评分高于护理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根据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开展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管理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魏玉兰.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6):101-103.

[2]赵杨,王杰.手术室护理风险形成的因素及防范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4(8):124-125.

[3]高世娟.手术室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现代养生B,2014(4):182.

R473

B

2095-7629-(2017)19-0267-02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无缝隙管理模式对ICU多重耐药菌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