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分析

2017-12-11唐开锋李新婷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2期
关键词:控制率头痛西药

唐开锋 李新婷

563000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1 563000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

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分析

唐开锋1李新婷2

563000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1563000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

目的:探讨不同抗感冒药物应用策略治疗感冒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治感冒患者3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药师干预下,采用更为严格的用药标准。结果:观察组头痛、咳痰、咳嗽控制率以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特征较复杂,西药需要坚持最小剂量用药原则。

抗感冒药物;感冒;临床应用

感冒是一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以头痛、流涕、发热、鼻塞、全身不适为主要症状,病原体感染是该病的主要病因[1]。抗感冒药物是对症治疗感冒的主要药物,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品种较多,按照成分可分为解热解痛类、抗组胺类、镇咳祛痰类、收缩血管类、抗病毒类等。在实际应用过程,常出现药不对症情况,部分患者愿意购买知名度更高的药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疗效。本次研究采用对比分析,评价药师的干预在抗感冒药物治疗提升安全性、有效性方面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12月收治感冒患者300例。根据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150例,男84例,女66例;平均年龄(34.4±12.5)岁;平均病程(2.4±1.2)d;症状表现为发热31例,头痛46例,咳痰51例,流涕98例,咳嗽114例;受凉感冒94例,近3个月有感冒病史21例。观察组150例,男82例,女68例;平均年龄(35.2±10.9)岁;平均病程(2.6±1.0)d;症状表现为发热36例,头痛48例,咳痰56例,流涕94例,咳嗽110例;受凉感冒9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症状表现、受凉感冒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诊断为感冒;②否认其他重大疾病;③初次治疗,近1周未应用其他药物;④年龄18~65岁;⑤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拒绝参与研究;②无法进行随访以及疗效评价。

方法:对照组:原有抗感冒药物应用策略,根据患者主诉症状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主要药物包括奎诺林、白加黑日用片以及夜用片、百服宁日用片以及夜用片、新康泰克、可愈糖浆等。详细问询患者的病史、用药史,过敏体质者慎用,罹患糖尿病、高血压、哮喘的患者慎用[2]。同时医嘱做好个人的生活管理,注意防寒保暖,戒烟酒,禁食生冷、油腻食物。观察组:采用更为严格的用药标准用药。主要包括:①尽量避免重复用药。类似的品种选择一种即可,如泰诺林应避免与白加黑同时联合应用。②对于病情相对较轻,且有自限性、转归迹象的患者,则可考虑联合安慰剂或温和之中药。③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可尝试采用抗感冒中药治疗,如强力枇杷露口服,15 mL/次,3次/d;或复方甘草口服溶液口服,5~10 mL/次,3次/d;或镇咳宁胶囊,2~3粒/d;或消咳喘片、清热解毒颗粒、金莲清热颗粒等。中药辨证用药,以辛温解表、清热解毒、疏风清热、宣肺通窍、清肺止咳化痰为主要治疗原则。④中西医可联合治疗,但西药需要减量,特别是中成药复方剂,可能含有西药成分。减少西药剂量,以避免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观察指标:3 d后评价疗效;统计发热、头痛、咳痰、流涕、咳嗽症状控制率以及痊愈率;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症状控制率采用例或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头痛、咳痰、咳嗽控制率以及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6.00%),嗜睡5例,皮疹3例,头痛1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26例(17.33%),嗜睡11例,头晕5例,乏力5例,皮疹3例,头痛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西药抗感冒药物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盐酸伪麻黄碱、氢溴酸右美沙芬、磷酸可待因、盐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氯化铵、愈创酚甘油醚等。这些成分各有功效,主要为解热镇痛、缩血管、镇咳、抗组胺类、祛痰类等。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避免重复应用,减少剂量,是临床应用抗感冒药物治疗感冒的基本策略。但在实践过程中,这种粗放式的治疗策略对不同患者的疗效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用药容易存在剂量过大情况。本研究中,对照组的72 h痊愈率仅35.33%,提示粗放式的以西药为主的抗感冒药物治疗的疗效有待提高。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药物不对症、不合理的用量以及疗程等。

在新的抗感冒药物应用策略中,更重视单药治疗,考虑联合安慰剂,特殊人群尝试采用抗感冒中药治疗,中西医联合治疗中西药需要减量。一方面,减少可能引起不良反应西药的应用,坚持最小剂量原则;另一方面,提倡中药治疗,以口服液、胶囊剂为主,发挥中成药成分多靶点的优势。这些中药成分往往不仅有解热镇痛、化痰止咳的功效,还能够进一步改善呼吸道黏膜功能,提高自我排痰的能力,同时起到抗病毒、清除氧自由基、抗炎等作用,利于呼吸道感染的控制,减轻炎症,保护呼吸道黏膜,预防交叉感染、混合感染。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头痛、咳痰、咳嗽等症状的控制上有明显优势,控制率均>75%;而对照组头痛控制率仅50.00%,咳嗽控制率仅68.42%,这与西药靶点作用较为单一有关[3]。西药能够有效减轻支气管痉挛、舒张平滑肌、减轻疼痛,但不能有效增强呼吸道黏膜屏障作用,呼吸道的加热、加湿作用削弱,导致患者容易因吸入冷空气出现刺激性咳嗽。新的用药标准通过减少西药剂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7.33%(P<0.05)。需注意的是,当前许多中成药也在其中添加了西药成分,需给予足够的重视,注意观察成分表,必要时进行药物成分分析[4]。

表1 两组症状控制以及痊愈率对比(n)

[1]张春涛,任曲.中国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学及疾病负担浅析[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3,3(6):423-428.

[2]卫生部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编撰专家组.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10):725-734.

[3]肖德维.分析抗感冒药物成分的药理及临床用药[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09-410.

[4]陈静,侯立强.抗感冒药成分的药理特征及其临床用药分析[J].北方药学,2014,11(1):139.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analysis on the components of anti cold drugs

Tang Kaifeng1,Li Xinting2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unyi City 5630001Zunyi of safflower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5630002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different anti influenza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common cold.Methods:300 patients with col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with 1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outine symptomatic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 the intervention of pharmacists,using more stringent standards of medication.Results:The headache,expectoration,cough control rate and cur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pharma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ti cold drugs are complicated,and western medicine should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minimal dosage.

Anti cold drug;Cold;Clinical application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2.10

猜你喜欢

控制率头痛西药
头痛应该灸哪里?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头痛与口疾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远离头痛的困扰
拉萨市城关区2014 年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分析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