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苏轼词作的用典问题
2017-12-10朱佳晴
使用典故是历代文人学士所关注的一种语用手段或修辞方法,在许多作品里都会出现,但频繁用典却有“掉书袋”之嫌。在宋代,诗词用典更是成为文人展示才学的手段之一。这些典故的运用,不仅使诗词在内容上增加了厚度,而且在形式上也带来了变化。它也成为苏词创作中以诗为词的一个重要表现。
用典又称引事、用事、事义、事类,[1]是诗词常用的表达手段。典故可以起到借古喻今、托物咏怀、曲笔写意的作用。罗积勇定义用典是为了一定的修辞目的,在自己的言语作品中明引或暗引古代故事或有来历的现成话。[1]而苏词多以三国的历史事件,神仙志怪,唐诗名句,隐扩诗文来入典。据邹同庆《苏轼词编年校注》所收录的约403首词中,用典的词约达185首,约占所录词作的46%,[2]在江苏省中学语文教材中,共选用了苏轼的四首词作:《浣溪沙》[3]、《水调歌头》[3]、《念奴娇·赤壁怀古》[4]和《江城子·密州出猎》,[5]下面我们来具体阐释和分析苏词的用典问题。
一、教材中苏轼词作典故的分类
苏轼用典涉及经史子集的各个方面,与前代的词令用典相比,大大拓展了范围和意境。而在经史子集中最常见的就是历史人物的入典。
(一)借历史人物,指点江山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北宋词坛上引人注目的作品之一。这首词是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七月,游赏黄冈城外的赤壁时所作。通篇运用了三国的典故,涉及到的历史人物有东吴将领周瑜和美女小乔。上片重在写景,将焦点聚集到三国时代的风云人物身上。开篇从滚滚长江着笔,着重描绘了当时的“江山如画。”随即用“浪淘尽”,把长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形成广阔而悠久的时间空间背景。“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片缅怀公瑾预伏一笔。[6]周瑜是指挥赤壁之战的主要人物,据《三国志》载,“时年二十四,吴中捷呼为周郎。”[7]
下片重在抒情,由“遥想”领起五句,将周瑜的年轻有为和风流儒雅刻画的栩栩如生,抒发自己对前贤的追慕之情。在赤壁之战前,插入“小乔初嫁了”的细节,以妙龄佳人衬英俊将军。历史记载小乔嫁周瑜距赤壁之战已有十年,词人颠倒时间顺序,是为了突出周瑜的意气风发,儒将风度。“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仪态上描写周瑜的衣着打扮儒雅,“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既概括了整个战争的场景,又侧面烘托周瑜的潇洒有为。
无独有偶,《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就写到了孙权。据《三国志·孙权传》记载:“亲乘马射虎于庱亭。马为虎所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7]孙权当时是诸侯,苏轼用此典有自喻知州身份的含义。上阕描写率众出猎、倾城围观的场景声势,下阕则是抒发保卫边疆、效命立功的壮志豪情。“持节”二句,意即“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据《史记·冯唐传》载,汉云中守魏尚抵御匈奴有功,却因多报六颗首级获罪削爵。年迈位卑的冯唐认为不当轻罪重罚,文帝遂“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中士。”[7]苏轼以将领自况,寄托自己征伐西夏的豪情壮志,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一展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重隐括诗文,以故为新
东坡词作的用典并非生搬硬套,而是悄然无迹的,讲求和谐自然。这体现了重说理用事的宋诗对宋词的影响。正如清代的袁枚《随园诗话》所言:“用典如水中着盐,但知盐味,不知盐质。”[8]我们认为,这也就是为什么苏轼能够以诗为词,而苏词高于宋诗的原因。
隱括诗文往往能让旧典生出新意,这是一个较高的艺术境界。《水调歌头》的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隐括了李白的《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得杯一问之”。[9]作者不问前程和名利,而向明月发问。就隐括诗文而言,词中就有三处。除上述之外,词中“又恐琼楼玉宇”就出自《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问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規半天,琼楼玉宇烂然。”。[10]词的结句流传千古,旷达的祝福使个人的内心矛盾和怀人之思浑然一体。但鲜有人知这句是由谢庄《月赋》的“美人兮音尘绝,隔千里兮共明月”和许浑《怀江南同志》的“唯应洞庭月,万里共婵娟。”这两句增删而来。[9]结句既是唐诗名句,又是隐括诗文。这些用典能够将这首词推为中秋词中的第一,可见并非溢美。
隐括诗文还出现在《浣溪沙》中。这首小词是苏轼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游蕲水清泉寺所作,此时的他正贬居黄州。上阕三句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下阕即景取喻,抒发有关人生哲理的议论。结句用到了“白发”、“黄鸡”两个意象,人们通常用此喻世事变化匆促,光景催年不复。难怪白居易当年在《醉歌》中唱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6]苏轼也曾化用乐天诗,吟过”试呼白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与临安令宗人同年据饮》)之句。此处作者是反其意而用之,就是希望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这句与另一首《浣溪沙》(雪颔霜髯不自惊)中所云“莫唱黄鸡并白发”用意相同。这些内容,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同学们解释清楚。
二、苏轼词作用典的艺术效果
典故之寓意多端,惟视所用场合始有定义。[1]典故的存在很容易被人忽视,但其艺术效果显著。它能起到对主题深化的效果,并对词作表达有一定的修辞效果。
(一)深化主旨的作用
典故的语言,往往简洁凝练。当它被引入苏词时,会跟创作者即苏轼所叙述的事物相映衬,从而产生出很多附加的信息,而这对词的主题表达具有深化的效果。
这里指的是用得贴切到位的用典,即典故。苏轼在进行创作时,词的特殊文体不容他作过多的自我表白,只好巧用典故,能起到凸显主旨的作用又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如上文提到的《浣溪沙》结句,就很好地深化了主旨:年华虽易逝,但不要悲叹这些必然失去的事物,而是要保持一种乐观旷达的态度。有时为了给读者以更多的想象空间,以深化主旨,他往往会截取典故中原有的一个细节或者一个画面。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对三国风云人物周瑜的描写,用“羽扇纶巾”和“小乔初嫁了”来表现其当时的“雄姿英发”,来表达自己对先贤的追述和向往之情,为进一步的主旨深化作铺垫。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反复体会词人的意图,思考典故的独特艺术效果。endprint
(二)修辞效果的显现
用典方式多种多样,其修辞效果很难一概而论。而实际上,既然同属用典修辞,那么就或多或少地具有某些共同性的修辞效果。从大处着眼,用典的修辞效果可分为“提升性效果”、“曲折性效果”、“反差性效果。”
先从“提升性效果”来看,引富有权威的古圣贤之言或富有典型的古代故事来叙说对象,能使该对象档次提升。这种效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说服力方面;二是形象性方面;三是典雅性方面。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亲射虎,看孙郎”正是用古人之事来抒发自己因打猎而被激发的豪情壮志。
“曲折性效果”顾名思义就是本来可直接说出来的意思,却要借典故间接地說出来。有时还需要人们通过上下文语境和对典故的了解,反复咀嚼才能悟出其中真意。这种曲折,实际上是一种陌生化。如《浣溪沙》的结句“休将白发唱黄鸡”,就是反用白居易《醉歌》“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之意。典雅性很大程度上与士大夫、名士风流有关,由于这一特殊阶层负责的是雅文化的传播,因其传播者自身的品格审美和传播时所用的工具——书面语,故而典雅。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周瑜的风流儒雅刻画得栩栩如生,抒发对前贤的追慕之情。在赤壁之战前,插入“小乔初嫁了”生活细节,以妙龄佳人配英俊将军,更显周瑜的年轻有为,潇洒风度,使得被叙说的战争也风雅了起来。这对中学教师和学生的语文学习也都有启发意义。
三、苏轼词作用典的三个意义
上面我们分析了苏词典故的分类与典的艺术效果,下面我们就以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这四首词作为例,谈谈用典的意义。
(一)词作的思想意义
词作是词人情思的表达,用典则可以侧面传达出词人的人格。后人评苏词多“超旷”,强调其“仙气”不可学。但从其用典来看,苏轼一生据于儒,依于道。
苏轼用典多出自经史,带有明显的儒家文化色彩。他以儒立身,以儒治世。少时他便有“奋然当世之志”,入仕后积极参与国家大事。儒家正统思想在他的词里得到了充分体现:《江城子》是他歌颂英雄的豪情的抒发;《水调歌头》后被君王阅后发出“苏轼终是爱君”之叹;《念奴娇》是他对功名未立的感叹。此谓据于儒。然而苏轼的仕途之路并不平坦,杭、密、徐、湖等地的辗转奔波,“乌台诗案”的牢狱之灾,这些都令他苦闷不已。于是他不得不走向庄子,以寻求解脱。他给亡兄写的墓志铭中就有提到:“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有见于中,口不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再比如《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之句,就体现了庄子的逍遥出世,自由洒脱的思想。他以一种旷达自由的姿态面对人生,特别是词的结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自然与人生的缺憾作了高度的概括,做到了以理化情,此谓依于道。
(二)言今的现实意义
有些人会认为诗词中的典故存在与否并不是很重要。诚然,典故会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时带来难度和不便。但也正是由于这些存在,诗词才变得更有韵味。想要深入了解典故中蕴含的深意,就先要提升个人修养,多读书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古人和今人对用典的看法不同:古人认为是锦上添花,在今人看来却是矫揉造作,甚至是滑稽可笑。这与特定的时代观念有关。今人使用典故时,一般不会去思考它的典源。但如果细细把玩这些典故,还可引发读者对其的好奇心,激发今人对经典的探索和求知欲。
此外,典故在一定程度上还丰富了语言的内容。有的典故已经成为约定俗成的范例和范意,现已完全融入词汇,成为日常用语。如陆游的《示儿》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的“九州”最早见于《尚书·禹贡》,但在宋代时表示“天下”的含义就已经固定下来了,且作为词目前仍在使用。苏词用典有别于辛词用典的生僻深奥,其典故具有通俗别化和隐约曲折的特点。[2]巧用典故的曲折,还可对情感表现或交流表达产生含蓄委婉、朦胧蕴藉的美好效果,避免直接冲突和矛盾。这种曲折还体现在某些交际场合和特定文体,显得言简意赅。这些在教学中都要向同学们说明。
(三)写作的借鉴意义
每种文体都有独特的体制与功能,这也是它们的界限所在。促进和推动某种文体发展的历史任务,往往都是由出色的作家或作品来实现。有的学者认为,文学史中对诗、文、词、曲等文学体制有所贡献的作家,凭借不是作品的“本色”,而是其“出色。”苏词的“出色”在于他的用典和以诗为词,这对后人的写作具有启发意义。
典故入词是东坡以诗为词的重要表现: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吸取养料来发展自我,借鉴有益于词体发展的要素来拓宽词的表现领域,提高词的社会功用,境界由狭窄而变阔大起来。用典作为一种修辞,不常见于除诗词以外的文体。再者典故来自旧文体,又是被割裂出来的片段,会带有原来语境的一些特征,不一定适应现有文本的语境。因此作家在创作时通常避开用典,避免造成读者的误解。典故在时间上总是先于用典的,具有既定性。那么如何用好典故的这一性质使其更贴切当下的现有文本,便是写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了。用典要避免生僻典故,灵活地运用可以对艺术形式进行再创造,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更具意蕴。后人的写作要学会以典入文,广纳百川,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总之,苏轼的用典别具一格,不为事典所累。其在关键处穿插典故,既升华了情感,又以典明志,避免了“掉书袋”的诟病。以诗为词归根到底是词而非诗,苏轼的大量用典为以诗为词提供了创作基础。苏词的出现和发展大大推动了词体的变革,开拓了词的境界。我们在进行中学语文教学时可以适当组织讨论,以使同学们对有关问题理解的更加深入和透彻。
参考文献:
[1]罗积勇.用典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蔡凌.苏轼词中用典及其文体学价值刍议[J].江汉大学学报,2011,(2).
[3]洪宗礼.苏教版语文教材[M].七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4]洪宗礼.苏教版语文教材[M].九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洪宗礼.苏教版语文教材[M].必修二.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周汝昌、袁行霈等领衔撰稿.苏轼诗文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7]刘石.苏轼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8]袁枚.随园诗话[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9]华文兄弟文化公司.唐诗宋词鉴赏(下)[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0]罗晨.苏轼词用典研究.昆明学院报[J].2013,(35).
(朱佳晴 江苏省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 2155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