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提高语文素养的评课

2017-12-10黄济富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目标教师教学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少教师听课是为听而听,评课也是为评而评,他们不仅把听课当成教学上的一种负担,而且没有感受到听课、评课与自己专业素质成长的关系。一个真正懂得听课的教师,他不仅能听其课,评优劣,还能悟己课,把评课当做提高专业素养的有效途径。那怎样的评课才能提高语文专业素养呢?

一、评教学目标是否恰当

教师听课不能仅仅听本节课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更要听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恰当。否则,这节课即使上得很“完美”,也是无效的。

(一)看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实际

把备课的基点转移到学生的“学”,这是新课程的本质性标志。好的教师应该知道“学生需要学什么”,否则,教学设计只能是盲人摸象。因此,教师在听课时,除了要看看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有没有“教师的教学目标”之外,还要看有没有“学生的学习目标”。

《诗经·氓》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理解诗歌所流露出的情感,进而分析人物形象。而有的教师却在没有任何辅导的前提下,让学生从韵律的角度分析押韵与人物情感变化的关系,这就不符合学生的实际了。按黄厚江老师的话就是阅读教学的高位化。

(二)看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标精神

课标对文学作品是这样解说的: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因此,教师在听课时不能仅看看这节课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还要看看它是否符合课标精神。

有位教师在上《宝黛初会》时,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四项活动:我是“红学家”,我要尽可能多地了解《红楼梦》;我是“红学家”,我和名家一起点评《红楼梦》;“红学名家,我有不得不说的话”;《红楼梦》,我要好好读懂你。显然,这些目标虽能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但与课文《宝黛初会》没有紧密具体的联系,并没有引导学生去感知与把握《宝黛初会》中的人物形象与情感。可见,其学习目标的设置是不符合课标精神的。

(三)看教学目标是否体现单元教学要求

教科书的单元都是围绕一个主题来编排的,它有一定的序列,其选择的文本往往在内容上有互补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读整本教材、每个单元与单独篇目间的关系,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否则,就会把“语文阅读”当成“文章阅读”。

《项羽之死》一文的单元目标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其教学目标应该是指导学生感受散文中人物形象具体逼真的特点。有的教师在阅读了有关《项羽之死》一文的评论后,就据“清刘熙载《艺概》所谓‘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却细入无间;钱钟书《管锥编》所谓‘马(司马迁)善设身处地,代作喉舌,都是赞扬他设计的细节情理兼胜,妙合无垠。”一段文字,把梳理情节结构和细节描写作为文章的教学目标,而把人物形象穿插在情节中加以点评,这显然违背了单元目标的要求。

二、评文本解读是否到位

(一)看解读能否做到准确

有位教师上《跑警报》时,把“此外似无较大伤亡。警报、轰炸,并没有使人产生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这句理解为“反映中华民族坚强、大无畏的精神”。显然,是拔高了,教师没有注意到后文“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来,生于忧患,已经很‘皮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来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道互补的精髓,即‘不在乎”。作者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是中华民族的乐观主义精神,能够从容面对生活。

(二)看解读能否体现个人的体验

教师不能仅是教学参考书或资料的搬运工,授课也仅是参考书或资料的再现,教师的备课应有自己的阅读体验。

很多教师上《淝水之战》时,对“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的“遂”字,都按教学参考书,不仅没翻译,而且也没解释。“遂”作为实词,应该是要翻译的。有位教师则让学生查找古汉语字典,筛出“于是”“终于”和“顺利地完成”让学生辨别,然后解说“于是”在文中不通顺,“终于”有如释重负之感,而“顺利地”则有胸有成竹之意。结合前文“是时,秦兵既盛,都下震恐。谢玄入,问计于谢安,安夷然,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学生恍然大悟。可见,“遂”还是需要教师的个人体验。

(三)看解读是否做到“咬文嚼字”。

教育家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要“把学习国语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讨究”。

有教师在上语文版的《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一文時,对“而另一些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布热津卡,德国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已长满了雏菊”一句的分析,照搬人教版的解说:“生命是不可战胜的。”却没有对文本进行“咬文嚼字”,对这个结论解读的味还不够浓,毕竟两个版本的措辞不尽相同的:人教版用“炸毁”,语文版用“破坏”;“炸毁”有销毁罪证之意,而“破坏”仅是“损坏”,语意显得轻些;人教版是“雏菊花在怒放”,而语文版是“长满雏菊”;“怒放”含有不屈之意,“长满”则说明生命力旺盛。可见,两种版本内容的解读是不尽相同的。这就是缺乏“咬文嚼字”的精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评问题设置是否有张力

(一)看问题设置是否有想象空间

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度与深度。如果一个问题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或者学生都答不上来,那这个问题就缺少张力。

一位教师上《诗经·氓》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中的“不知”是‘不知道还是‘不理解?”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有一定的思维度了,它需要学生联系全文来回答,且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有的学生认为是“不知道”,诗歌第四节是讲女子婚后生活艰辛,却还受丈夫的家暴,这些是她兄弟所不知道的,他们讥笑她自嫁被遣是自作自受。有的学生则认为是“不理解”,女子的兄弟不理解她为什么未经家人同意就自嫁给“氓”,更不理解她“未迎自归”的举动,这恰恰表现了女子对“氓”的痴情。显然,后者的理解稍稍高明些。endprint

(二)看问题设置是否有包孕性

所谓富有包孕性,就是问题里包含了真正深刻的和具有启发性的东西,有着极为丰富的内蕴,可以生发出许多新的思想或问题。

《<琵琶行>并序》一课的教学,有位老师紧紧抓住“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一情感的爆发点,设置的问题是“白居易为 而泣”。这个问题的想象空间廓大:可以是为自己,也可以是为他人;可以为音乐,也可以为境遇。同时包孕性强,一个问题引出文章的四个脉络:故事情节、音乐描写、景物描写、情感描写。

(三)看能否学生提出问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所遵循的最高准则。”特级教师黄厚江也认为:“问题探讨重在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位教师在上《山地回忆》时,有学生对文中“无论姥姥、母亲、父亲和我,都没人反对女孩子这个正义的要求”这句话提出质疑,一是“我”并非妞儿家庭中成员,有权力反对吗?二是“正义”好像是“政治”概念,能修饰“要求”吗?这两个问题都与主题有关,说明学生读得细,读得深。

四、评节点把握是否恰到好处

(一)看节点是否抓住

节点在教学中,很大程度上是指知识体系中具有很多榫接的具体的知识点,它对于和这个知识点相关知识的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位教师上《项羽之死》时,仅把“渡”与“不渡”这个环节当作情节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分析,而没有注意到这个环节是项羽形象塑造的关键点与转折点,抓住这点就能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感情倾向,以及前后内容的联系。

(二)看切入点是否巧妙

切入点就是解决某个问题应该最先着手的地方。在内容上应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形式上应该能激发学生思考,能搭建文本和学生已有知识结构之间关系的“桥”。

一位教师上《琐忆》时,由插图“鲁迅”的肖像入手,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谈对鲁迅形象的理解,进而巧妙地引出文章开头鲁迅先生自己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很好地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展示了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两个方面。由插图切入,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而很多教师恰恰忽视了插图的作用。

五、评教学机智是否体现

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适应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随机应变地驾驭课堂教学进程的一种能力。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一)看能否及时做出判断

学生发问或回答出乎意料,看教师能否凭借知识、经验、能力应对到位。

一位教师教《跑警报》时,从单元目标“修辞立其诚”切入,让学生到文中去尋找相应的句子,并加以分析,体会汪曾祺写作语言的精妙。结果学生找了大量的修辞句加以分析,尽管解释相当到位,但曲解了引言的含义,而教师也未能加以纠正,这就是教师不能做出正确的预判。

(二)看能否巧妙化用与转移

面对突发事件,看教师能否做到“洞察、预判、调整”。

一位教师教《鸿门宴》,突然外面不断放烟花,学生四处张望,这时教师机智地说:“鸿门宴还没结束,怎么就放烟花啦?”巧妙的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引回到课堂上来。这就是教师的转移能力。

(三)看能否捕捉闪光点

学生回答富有见地,看教师能否敏锐捕捉,充分利用这富有意义的教育时机。

一位教师教《项羽之死》时,讲到“乌江自刎”这个环节,一个学生就分析了“项王笑曰”“笑”的含义,十分精彩,可能学生事先有阅读了不少书籍,然而教师却没有注意到这点,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与一次精彩的发言插肩而过。这跟教师备课不够充分,或者教学设计偏差有一定的关系。

当然,评课的方式还很多,但如果教师能把评课与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结合起来,他就会认真去研读新课标与文本,自觉地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而且听课的专注度也会提高,这样他评课就有内涵,听者也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2011.

[2]蔡伟潭.语文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4]朱昌元.名师课堂教学实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黄济富 福建省宁德市 福建省柘荣一中 355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目标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