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核心素养与写作立意的源流关系

2017-12-10王丽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诗意中学生价值观

立意是写作的灵魂,只有立意正确、深刻、新颖、集中,才能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但是现在,大多数学生因缺乏审美和人生规划以及对社会问题的理解等核心素养,而导致写作立意经常停留在浅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核心素养是写作的源头,文章的立意是水流,没有源之深,哪来流之远。所以通过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来提升写作立意应该是一条可行的途径。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在写作教学中要重视对核心素养的体现、感悟和传扬。

中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立意”产生于写作之前,是文章确立的旨意,也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立意是文章的核心和指挥部,是文章的主帅,没有主帅的军队就是乌合之众。所以说立意是一篇文章的中流砥柱。王安石有诗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用在立意上是最恰当的,只有居高临下,立足高点,我们的文章才能高屋建瓴,一泻千里。道理简单明确,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居高”不是简单的爬楼梯,而是思想的深广,文化的积淀,审美的独到;也是精神志趣,责任担当,科技创新等。而这些正是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可见,中学生核心素养这个最原始的源头直接影响和引领着文章写作立意这水流的宽度和深高度。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口号不行,三分钟热度不行,机械模仿更不行。它需要的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更需要坚持不懈,养成习惯,身体力行。

语文课堂是一个具有魔力的课堂,语文老师就像酵母一样能发酵所有学生的思想。我们绝不能教条地学习核心素养,而要用心地把核心素养披挂在身,而且逐步融入到每个学生的血液里。于是我和学生一边学语文,一边品生活,在阳光倾洒时,在月光如水时,我们一起研读经典,讨论命题,感悟生活,实践人生。让核心素养如微风般悄悄地吹进我们的生命。

一、抓住教学空隙,用诗歌来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真实幸福的生活绝不能缺少诗和远方,因为它们跟阳光和空气一样重要。我经常会大言不惭地在朋友圈里写几句所谓的诗,绝对是见笑于大方之家的,但我还是写了,因为我触摸到了生活。于是,我想让学生和我一起来感受生活中的诗意。

首先,我把自己写的诗分享给学生,告诉他们我写诗时的心情和感受。他们听了之后,有的大叫欢呼,有的窃笑,有的睁大眼睛和嘴巴表现出不可思议的样子。从他们的反映里,我看到了热情和希望。于是,我每节课都用3-5分钟让学生自由分享“昨天你又发现了生活中的哪些诗意?”于是有了A同学迟到时喊“报告“的一鸣惊人和他脸上的害羞红云,有了窗外落叶的哀叹和义无反顾,有了街上右手推着童车左手搂着妻子的温暖男神,有了老师板书时迷人的背影,有了樱花盛开时的近处欢愉和远方思念。学生们像一个个精灵,他们的发现和感悟是那么的敏锐和新奇。我惊叹于他们的表现更惊喜于诗意的种子已经播种在他们的心里。这种诗意的种子一旦发芽结果,绚丽的生命旅程便慢慢展开。雨天盼着彩虹;高温时享受内心的清凉;困难时审时度势,步步踏实,笑着流泪;忧伤时,醉饮山月,抚平内心的褶皱。生活中原本是有许多诗意的,这种诗意源自于我们生命本身的美丽,也源自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付出。

其次,我开始引导学生去读诗、品诗、写诗。我建议每位同学每周至少读五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老师每周统一印发三首好诗。每两周开一次品诗会,最多20位同学报名发言,时间控制在2分钟以内。有一天我发现有几个女生在阅读“如何写好现代诗的文章”。我就临时给她们布置了一个作业,在一周之内研究好写诗的方法和技巧,然后做成课件讲授给全班同学。一周之后,她们几个用精美的课件和精炼朴实的语言给全班同学上了一节精彩的诗歌写作方法指导课。

最后,我开始激励学生去写诗。在前两个环节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写诗的念头已经蠢蠢欲动。于是,我就把周末的随笔改成诗歌,在减负的轻松心情下,学生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下面展示两首。

独 坐

张刘芬

风翻书页

却吹不动文字

云卷云舒

也带不走天空

透过绿叶

阳光斑驳

横躺在眼前的小径

能否嗅到大路的芬芳

镜片盯着精神慰藉

時断时续的茶香却扯走眼神

心安放

魂千里

独坐怎会辜负律动的生命!

一枚落叶

胡思倩

柳絮飞落池中

我诗意目送

绿暗红瘦是绽放后的宁静

霜林饮醉

离别的钟声即将敲响

雪花飞舞伴我归程

每一个瞬间都是一个永恒

生命的完美是寻求自然

告别是一场盛宴

大地的广博深沉

让叹息脸红

泰然自若的气度

使委屈折服

义无反顾

只为相融

海阔天空卷起幸福浪花

光辉岁月铺满未来之路

诗歌是最神奇的东西,它不仅能使人触碰到自己最柔软的地方,而且能打开自己跟外界沟通的最美丽的窗口。审美是内在气质韵味的外化,诗歌是内在气质韵味的凝结,所以,亲近诗歌的人自然有着较高的审美情趣。

二、巧抓时机发挥学生的个性,扩展学生的格局

性格决定命运,胸怀决定格局。没有个性,人类的伟大就不存在了。英国诗人斯宾塞说:“个性是一个人的最大的需要和最大的保障。”一个没有个性的人,在写作时是无法有独到新颖的立意的;一个没有格局的人,在写作时是无法有深刻而大气的立意的。于是,我会经常看似无意地在课堂上穿插一些个性和格局教育。比如我在看到朋友圈里有关复旦女教授解析朋友含义的视频后就和学生一起讨论她的“朋友无用论”,即朋友是无功利之用的。我们交朋友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奉献。不是时常想起,却无处不在。学生对此特别感兴趣,热烈讨论后,同学们认识到:格局就是一个人的眼里和心里能装得下别人,对待朋友的态度其实体现了一个人的个性和格局。

比如在班级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我会让学生们从每个个体都是独一的存在,存在即合理的角度去认识和争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感受到自我认知与别人的矛盾之处,不断地反问自己,不断地修正自己。于是慢慢开始接受复杂的人性,丰富的社会环境。这种认识和改变就是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表现,在实际的写作立意中,他们选择善良、诚实、崇高、尊重,放弃粗鄙、虚伪、低俗、偏见。在这种立意的引领下自然能写出了促人警醒、催人奋进的好文章。

三、在学生艳羡和抱怨时,及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前段时间“奔跑吧,兄弟!”来浙江义乌佛堂老街拍摄,又引发热议。其中的“戏子当道,英雄落泪”的感慨,引发了我和学生有关价值观的大讨论。学生们共同讨论王宝强和马蓉的离婚案霸屏数周,几乎淹没奥运光芒的怪像;一起为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却只够在北京五环买个房而鸣不平;对演员黄晓明和BABY办一场婚礼瘫痪上海的两座机场唏嘘;悲叹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也无法与他们的婚礼争锋。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这种社会病态的严重性,大众的价值观被扭曲的危险性。只有这样,学生才知道应该崇拜谁,对社会和人生应该担当什么,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文章的立意其实就是一个人价值观的体现,正确的价值观闪烁在学生的文字里,滋养着学生的心灵,传承着民族精神,激发着学生的科学性和创造性。

通过以上的方式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水平,用人生格局支撑起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写作立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语文课程的意义和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拓展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基。而我们所做的恰好是找到了核心素养与写作立意之间的源流关系,使之相辅相成,既服务于学生的写作,又服务于他们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中学生写作教学》[J].《文化产业》2014,(12).

(王丽 浙江省义乌四中 322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诗意中学生价值观
诗意地栖居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被耽搁的诗意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