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文命题及操作

2017-12-10吴永福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题意命题

作文命题有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之分,命题作文是给关键词,材料作文是给文字及图片。就审题立意来说,是要明确题意。命题作文要能领会关键词的意思,注意其引申义,尤其是比喻义和象征义。比如路,不仅指脚下走的路或行车的路,也指人生之路、改革之路、发展之路等等。材料作文可抓关键词句,但材料还有其情境因素,所以又得整体把握。再就操作来说,命题作文是要围绕关键词来思考。至于记叙展开的,可写些事情,但也要点明题意,而不必过于含蓄。材料作文是要从材料出发,再适当地延伸或拓展。至于记叙展开的,得另写些事情,而不宜依据材料进行扩写或仿写。

审题立意,大都在于理解。命题作文是在于对命题关键词的理解,材料作文则是对材料的理解。由于材料文字较多,理解不一,因而有多角度之说。何谓角度,其实就是材料涉及的人事或反映的问题。就人事方面说,就是什么人什么事,寓言类的自是当拟人来看;就反映的问题而言,又要看什么问题,尤其是中心问题或核心问题。基于不同的人事方面来考虑,仍要顾及此中心问题,才可防止角度偏离或较为次要。从立意来看,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句。材料虽有若干个句子,但不是每个句子都同样重要,重要的句子即为关键句。当然,一方面是要抓住关键字句,另一方面仍要整体把握,因为字句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存在。这就要将人事与问题结合起来考虑。审题立意,合而言之,就是题意。作文,大都是针对题意来写作。对命题关键词的理解,要注意引申义,尤其是比喻义和象征义。材料作文中也有隐喻性质的,需要进一步求解。但不管命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此种引申或求解又要适度,不必牵涉太多。否则,就显得宽泛。又有多则材料的,大都要考虑到材料间的共性,着眼于共性来定题意。至于图片材料,往往有文字的提示。除了读图,文字的提示也很重要。

从材料中寻得题意,再就此题意来写,那如何来看待材料呢?早先的话题作文,话题虽从材料中引出,但写作时却不一定要理会材料,而多就话题本身展开言说。此话题比起命题来,或许是更为宽泛,因此才有要在话题范围之内或不可逸出话题之外的说法。也就因为材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的话题作文干脆不要材料而径直标明话题即可。话题作文的写作过于宽泛,从内容到表达都如此,还有一些所谓创新的写法,多是四不像。话题作文难以尽如人意,已渐渐淡出。作文命题又回复到给命题关键词和给材料之分。从操作来看,命题作文得围绕命题关键词来思考,材料作文是从材料出发。命题作文中,对关键词所指的事物或概念可作一些背景分析,再考虑其现实的嬗变,从而表明看法。材料作文中若是提出问题的,也可关联背景与现实,便于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再就是分析材料。题意或论点是从材料中引出的,当然要加以分析,就是为何会得出这样一个看法来。时下风行的所谓任务驱动型,就是要回归于材料,从材料本身展开言说,且不管是明确任务还是提出问题。但就写作而言,是否一定要从头到尾分析材料,才算符合要求。这样做,会不会变成就事论事,也是值得商榷的。换言之,从材料出发的分析仍可有适当的延伸或拓展。即明确题意或提了论点后,再来提供或寻找佐证。何谓佐证,就是举出与材料相类似的例子,分析之后再加以概括。从逻辑上说,这其实就是归纳法,表明材料不是孤例。若找不到类似的例子,那从这样的材料中提出的看法是缺乏说服力的。或者说,如果材料本身只是一个特殊例子,其所蕴含的道理就不具有普遍性。再就是寻找理论的支撑。即引用原理或哲理,作为依据。

议论,简而言之就是摆事实与讲道理。事实需要摆一些出来,而不是孤例。同样,讲道理也要充分一些,这就需要一些原理或哲理的支撑。从逻辑来看,这用的是演绎法,即从一般原理出发,可推导出这个看法来。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到特殊。议论中最常用到的例证法与引证法,其实是有逻辑支撑的。举例与引用,曾被调侃为名人开会名言荟萃,那可能是指名人事例或名人名言堆砌得过多,具体分析不够,但不等于不可作为论据来使用。名人事例,比起泛泛地举例来,更有代表性,也就是可作为典型。名人名言,多包含着哲理哲思。因而不是不可以举例或引用,关键是要举相类似的例子和引用更對应的名言。至于举了例子或引用名言之后,又要展开分析,才算得是论证,而不是堆砌在那里。当然,论证的方式及思路是多样的。除了归纳与演绎之类的形式逻辑,还有辩证思维或辩证逻辑,诸如一分为二、对立统一、正反结合等,兹不多说。但就写作来看,是可先分析命题中的材料,再适当地延伸和拓展。也可在分析的过程中随机穿插,如此结合得更紧凑。且不管采用哪种结构方式,都是既要立足于材料,又要有延伸和拓展。

而为防止过度的延伸和拓展,则可界定范围。材料作文的写作,还应有范围意识。此范围有别于话题作文的范围,话题作文的范围实是话题范围,即只要与话题有关。当然,话题作文的范围仍是宽泛的,或者说范围太宽。材料作文的范围是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而言的,比如材料是谈教育问题的,就得尽可能在这个范围内展开言说,再相宜地扩充一下。其它问题,诸如人生、工作、学习、生活、社会、历史等等,可依此类推。体现在拟题上,也要考虑到问题及范围。诸如凡事皆有利弊、要一分为二看问题、看问题要辩证等,作为分析的手段是可以的,但作为题目来看,就显得笼统或老套,也可说宽泛。即材料变了,仍可这样拟题的。拟题,应当更切题一些,即切合于题意。一般地说,材料中谈的问题可能是比较具体的,那就得相应地收缩范围,而不是放大范围。放大范围,就有可能像话题作文那样,也有可能转化为别的问题。材料作文,切忌在不同的范围内穿梭,那仍是话题作文的套路。正如社会有不同的分工一样,材料反映的是不同的问题,依据问题来明确范围,言说起来较有针对性。就是说提出问题之后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才一路都有问题意识贯穿下来。若是范围变了,问题的性质可能也就变了,这样的解决问题,很难说是问题的解决。

(吴永福 福建省长汀一中 366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题意命题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