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017-12-10何新华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意识课文文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和思考都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创新精神和主动学习有着非同一般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质疑的热情、质疑的自信和质疑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过程中,“问题意识”的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应该鼓励、尊重、指导学生主动提问,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更多地参与其中,把挑战与质疑的机会给予学生,从而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创造和谐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勇于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激发出学生对质疑的兴趣,并且要充分保护学生敢于质疑的积极性。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否无价、简单,都做到不去指责和嘲笑,要对学生提出质疑的行为加以肯定,适当地做出表扬和鼓励。对于有价值的问题,可以让全班同学参与交流和讨论。

如,于漪老师在讲《宇宙里有些什么》的公开课时,有一位学生对“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里的‘万万是多少?”提出疑问的时候,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这个学生觉得很尴尬,认为自己提了一个愚蠢的问题。如果老师此时对学生加以否定或者批评,都会让学生产生懊恼情绪。但是于漪老师并没有这样,她示意这名学生坐下,并微笑地说:“的确这个问题看似不用回答,因为答案大家都很清楚,但是我们却真的要问一下,既然‘万万是‘亿,那作者为什么不用‘亿却一定要用‘万万来代替呢?”当于漪老师抛出这个问题之后,全班同学都陷入了思考,最后,同学们也了解到使用叠字也是一种修辞的方式[1]。这个案例中,于漪老师用微笑的表情、温和的语气进行授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上融洽的气氛。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才会不假思索的质疑,积极主动的思考。

二、创设巧妙的提问提示,让学生依法质疑

语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给予学生提问的时间与空间,教师不仅要掌握好尺度,在课堂上收放有度,也要对学生的提问与解答做出恰当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建立坚实的基础[2]。

如,一位教师教《一夜的工作》时,针对文章中第七自然段的中心句:“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对学生加以引导,读完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这让学生众说纷纭:(1)什么是“简朴”啊?(2)这句话是谁说的呢?(3)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4)这篇课文中讲总理工作辛苦的都用了哪些句子呢?又有哪些句子讲了总理生活上的简朴?……[3]课堂上教师以文章的重点为切入口,巧妙地提问,能够开拓学生的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促进学习的兴趣。

学生习惯用模仿的行为方式来扩展自身认知空间的领域。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想要提高学生的问题质量,不仅要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习惯,必要时也要示范性地提出“问题”[4]。更要以学生的角度去构建问题,提出问题。如,一位教师在教《鲸》一文的第四段时,首先提出了两个问题做示范:(1)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2)假如你是一位渔民,你怎样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接着,请同学们模仿老师的问题,紧扣原文内容,深入思考,将问题引申升华。教师得当的引导,促使学生接着就提出了富有思考性的问题:“鲸睡觉时为什么要几头聚在一起,而且要头朝里,尾朝外,这与什么有关?”这样一来,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自然不会生硬死板极为表面,肤浅。

每一节课堂的教学都有目标,作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基础性目标,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这需要教师运用经验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传授方法,实现“从扶到放”的飞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在预习中质疑

预习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每一篇新文章开讲前,教师都应提醒同学对文章进行预习,对于一些表达比较复杂的课文内容做好标记。检查预习时,对质疑部分提出问题且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同学应加以褒奖,树立榜样。长此以往,同学们就会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而且也会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来,间接促使其自主思考,积极探索,这样的课堂传授效果自然是有效的。

(二)在阅读中质疑

初读质疑。在初步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提出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激发他们再次阅读的欲望,在深入的阅读中加以提问。使其在阅读中,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解决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也有助于教师围绕中心思想展开教学。如,一位教师教《詹天佑》一文时,就抓住了开篇题文:“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引导质疑:“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他做出哪些杰出贡献?”“为什么稱詹天佑为爱国工程师?‘爱国一词如何在全文中体现?”让同学们带着问题主动思考并学习。

(三)从矛盾之处质疑

有些课文内容有矛盾之处,那正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所以在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时将前后联系起来,指出矛盾所在,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从而领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给颜黎民的信》一课。信的开头称呼是“颜黎民君”,得知这封信是鲁迅先生写给颜黎民的,可为什么鲁迅先生在信的结尾处却写道:“祝你们好”,这是为什么?这正揭示了课文中心,表现出鲁迅先生对青年一代的真诚关怀。

(四)从标点符号上质疑

标点符号的用处非常多。标点符号在语文课文中不仅能起到断句的作用,还能帮助读者理解和辨识句子中的态度和语气。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可以就标点的质疑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

如,《雷雨》这篇课文,有一个特别形象的用标点来写象声词的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这句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关于这个逗号的用法[5]。

(五)从写作手法上质疑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主要的素材是课本里的文章,这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模仿最好的材料。带领学生剖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尤其重要,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对写作手法进行质疑和提问,从而进一步解释拟人、比喻、夸张、摹声法等写作手法在写作中的作用和用法。了解写作手法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这在他们的作文中表现的十分明显,评阅时,将运用写作手法较好的句子重点标示出来,鼓励学生使用这些手法来进行写作。

(六)从比较中质疑

语文教学中,教师经常会使用比较的方法来启发学生进行理解和学习。阅读理解中越来越多的用到了比较方法,教师可以将相似或者是相对立的有比较意义的文章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增强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大大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总之,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应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同学生不同对待,这样既能提高教育效果,又能营造活跃的教学气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平.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2,(10).

[2]于伟丽.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13).

[3]王如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生成与教师回应策略的探究[J].教育革新,2012,(3).

[4]高从微.浅谈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0,(1).

[5]吴彦豫.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1).

(何新华 河南省商丘市 商丘工学院教育与现代艺术学院 476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意识课文文章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