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意课堂中感悟语文美

2017-12-10付娜娜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小艇威尼斯王老师

诗意课堂是纯粹的、质朴的、充满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本文以王崧舟老师的《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走进诗意课堂,分析、探究王老师如何引领学生在兴趣盎然处注意美;在反复诵读中感知美;在遣词炼句中鉴赏美;在研读探究中体悟美;在角色扮演中表达美。进而品鉴王老师诗意课堂中的诗意之美、语文之美。

在应试教育的潮流涌动下,“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全国各个地方风行,盛极一时。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地区“余毒未清”。与此相反,杭州市特级教师王崧舟倡导的“诗意语文”,如一股清新、淡雅之风,让众多语文教师为之一震。本文以王崧舟老师的《威尼斯的小艇》为例,探究、品鉴王老师课堂教学中的诗意美、語文美。

一、于兴趣盎然处注意美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抓住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好奇心,对学生自愿了解文本,深入感知文本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学生情感的激发与思想的生成需要课堂形成诗意的情境。[1]王崧舟老师在执教《威尼斯的小艇》时,准确捕捉学生的兴趣点,巧妙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本身。例如:

师:走进课文,就是来到了威尼斯;走进课文,就是坐到了威尼斯的小艇上。现在,你真的到了威尼斯,真的到了小艇的旁边,你身边带着啥?照相机,是吧?你最想把什么地方拍下来作为留念呢?先读课文,读完以后把你最想拍的那个镜头告诉大家。

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现场巡视)

师:最想拍的镜头都拍好了吗?你最拍的镜头是——读给大家听。

生1:我最想拍的镜头是:老人带着大家,夹着圣经,坐着小艇去教堂祷告。

……

生7:我最想拍的镜头是:这时候水面上渐渐沉寂,我们只看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曳,大建筑矗立在前面,残破的桥梁横在水上,岸边的船都停泊着不动。静寂笼罩着威尼斯。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师:感觉怎么样?

生7:特别有诗意,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反正非常美。

通过上面的教学实录,我们可以看出,王老师以“旅游拍照”为切入点,依据学情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兴趣。课堂上,学生们兴趣盎然,全身心地投入到寻找最美镜头中去,主动、自觉地把文字片段转化成一幅幅画面在脑海中呈现,享受着语言文字带来的美感。师生间的问答使学生进一步由字入情,由浅入深,透过文本,携着情感、体验等去注意,去发现文本中的诗意美。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状态是主动的、积极的、活跃的;透过“镜头”,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意境之美,也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

二、于反复诵读中感知美

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学生整体感知文本的关键一步。苏东坡有诗《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开头两句便是:“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于文本,只有经过了多次诵读,学生才有可能了解其内容,感知其内涵,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王崧舟老师在此课教学中,引导、带领学生反复读,多种方式读,以读为主线,层层深入,贯穿教学始终。从上课伊始,生齐读题目,到课堂结束,生齐读优美段落,反复齐读,以读代讲,读中渗讲,唤起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和诗意感受。在齐读过程中,王老师指导学生要注意字音、停顿、语速;要读得准确,读得有节奏感;要读出韵味,读出诗意,读出情感。其中,还穿插有学生自由读、个读、轮读、扮读、教师示范读等方式,形式多样,引领学生深入字词之中,由整体感知课文走向用心研读、品味课文。学生甜美的读书声,加上教师柔情的示范朗读,使语文课堂充满了诗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王老师带领学生在读的实践中,感知文本,以读导思,以读悟情;培养学生语感,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从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中,启发学生感知文本的诗意美,体验语文之美。

三、于遣词炼句中鉴赏美

鉴赏美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已经感知和初步理解的审美对象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反复推敲,仔细咀嚼,认真回味,从而深入体验感情,领会意境,把握形象,进而体察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奥妙与匠心,全面评价审美对象的活动。[2]唐朝诗人卢延让曾吟:“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古人作诗,写文章皆注重对字、词的反复推敲,仔细玩味。如此,才成就了流传千古的诗作佳篇。作为语文教师,想要引导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意,感悟文章中蕴含的“各种美”,也要下些功夫才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指路明灯”。在《威尼斯的小艇》一课中,王崧舟老师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巧设疑问,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带领学生多次诵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进一步推敲字、词,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鉴赏作者用词的精巧和汉字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老师是如何运用教学智慧引领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语言之美的吧。

师:好,第一个问题解决了。第二个问题,把“轻快,灵活”改成“既轻快又灵活”行吗?

生1:这样行是行,就是太啰唆,“既”和“又”我觉得加不加它们都行,加上去反而啰嗦,不加反而精炼。

师:(师指导生采用齐读、个读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中“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我再读读这句,“行动起来,既轻快又灵活,仿佛一条蛇。”什么感觉?

生1:拖得太慢了,好像快睡着了。

生2:感觉不轻快不灵活了。

生3:很笨重的感觉,好像没力气了似的。

师:所以,能改吗?能乱加词语吗?

生(齐答):不可以。

师:就是这样两个词,中间一个逗号,把小艇的特点非常准确、非常传神地写了出来。咱们读读这一段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在语文教学中,一般采用“增删调换”的方式,体察文本遣词造句的精妙。王崧舟老师通过在语句中加入“既……又……”两个字,引导学生品读文本语言的精炼,准确。此处,王老师首先用直接明了的问题引导学生质疑、思考;再通过对语句的多次品读、对比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借助直觉语感,各抒已见。王老师设计的三个问题,看似平常,实则颇有“心机”。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字词之中,仔细揣摩品味,逐步深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主、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对文章用词的独到之处有所感悟,并受到美的熏陶。最后,王老师的总结明确,即是对文本遣词造句的肯定,又是带领学生鉴赏字词的延续。endprint

四、于研读探究中体悟美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可谓文质兼美。教师在执教时,不应浮光掠影,面面俱到,而应选择重点段落,深入品析,引导学生深入体悟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以王崧舟老师《威尼斯的小艇》为例:

师:多美的夜晚!多美的威尼斯!多美的意境啊!这么美意境,作者是用怎样的文字写出来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肯问的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先读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看看这两段话里面你能读懂些什么?

在一课中,王老师带领学生重点品读课文二、三自然段。在朗读、思考过程中,王老师鼓励学生在书中圈点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并指导学生在全班交流读懂的句子,分享思考成果;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表看法,争相展示自己对语句的理解及感悟。王老师由“新月”一词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引导学生品味、分析“好像”“仿佛”两词的异同,探究文本用词的“味道”,指导学生读写结合,以读悟写。学生在仔细研读,深入探究文本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最重要的是激起了质疑探究,细读文本的兴趣,从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悟到语文之美。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3]对于一篇课文,教师的任务不是茫然地把打包好的知识装入学生的脑袋,而应该把理解、揣摩文本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本之外的文本阅读也能做到主动揣摩,自主解读,深入文本内涵,从中感悟到阅读之乐、语文之美。

五、于角色扮演中表达美

近年来,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深受广大教师的青睐。不管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城市、农村,都可窥见其身影。诸如音乐欣赏、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等,皆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但是,“西施”虽美,刻意、盲目的模仿,难免会有“东施效颦”之嫌。特别是部分语文教师在不了解情境教学的实质与内涵的情况下,盲目跟风,过分重视“形式”,学生在欢乐中毫無所获,丢了知识不说,情感体验也是浮于表面。王崧舟老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情境教学法,于阅读教学中渗入听说训练,以说见悟,体现了“‘教是为了迁移而教,‘学是为了迁移而学”的教学思想。王老师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分好角色;四人里一人扮演船夫招揽生意,三人扮演游客就价格、舒适度等关心的问题加以提问,了解详情。王老师指导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多用课文里的语言,意在促使学生把文中佳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达到有所积累,有所生发的效果。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每组学生都沉浸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积极投入,认真组织语言,仿佛置身于文中所描述的情境中,热闹极了。最后,王老师挑选三位“船夫”在全班招揽生意,余下同学作为游客,全班一起在语言的碰撞中领略了威尼斯迷人的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王老师注重学生个人体验,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以活动形式内化课文语言,使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激发兴趣,在语言积累中有所感悟,在美的情境中表达美。

语文的本质是诗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诗意的,语文教师应加强诗意渗透,还给孩子诗意的课堂,带给学生诗意的享受。[4]王崧舟老师的课正契合其“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营造了诗意课堂的氛围,让人不觉惊叹:语文课可以美得如此自然,如此有诗意。王老师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语文教学界刮起了一阵诗意语文风,这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同时,也鼓励新任教师和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的我们要耐着心性,细读文本,去追求文本背后的广阔天地;要懂得修身养性,由心灵的高度自由生发出对“语文美”的顿悟。语文课堂不只是听说读写,更有自由精神的驰骋;教师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更有诗意和远方。

参考文献:

[1]张利伟.论“诗意语文”的“诗意”体现——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教学案例剖析[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2,(1).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3]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4]顾耀敏.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J].文学教育,2014,(05).

(付娜娜 湖南省长沙市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100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艇威尼斯王老师
奇妙的旅行
池上
寻常威尼斯(节选)
有趣的动物
威尼斯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母船带航速收放小艇实施方法研究
我们班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