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公用事业领域2016年并购总额创3290亿欧元新高

2017-12-10科尔尼管理咨询

中国机电工业 2017年3期
关键词:公用事业机会投资者

全球公用事业领域2016年并购总额创3290亿欧元新高

“金融投资者越来越看好公用事业领域积极的一面,并不断寻求现有公用事业企业的资产剥离机会,从而推动价值增长。”

科尔尼最新报告《2017年公用事业行业并购》显示,去年全球公用事业领域的并购活动创下历史新高,交易总额达到3290亿欧元。该报告指出,投资者在公用事业行业重塑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2017年并购趋势预计还将继续。

这一重塑趋势在欧洲尤为明显,金融投资者不断推动并购活动,分化能源价值链。在美洲,公用事业企业市值的反弹激起了新的兼并与整合浪潮。而亚洲在跨境并购中也表现得越来越活跃。

“我们总结了未来一年公用事业行业并购活动的七大根本原因”,科尔尼公司董事、《2017年公用事业行业并购》报告的联合作者Andreas Stender说道,“当下金融市场利率低廉,充满不确定性,因此公用事业企业的投资机会备受关注。金融投资者越来越看好公用事业领域积极的一面,并不断寻求现有公用事业企业的资产剥离机会,从而推动价值增长。”

公用事业行业和金融行业的转变将使得未来几年中的交易主要来自以下原因:

1、综合公共事业公司产品组合协同效应的下降导致资产剥离

2、国有企业的财务需求触发资产剥离

3、金融投资者的首轮撤资(达到了投资周期的末端)

4、公共事业公司产品组合变化(比如受脱碳趋势和可再生能源增长推动)

5、持续走低的资本成本刺激金融投资者回归市场

6、主权财富基金和国有企业越来越注重地缘战略

7、新能源业务领域的风险投资和增长型投资

在欧洲,金融投资者的进入和公用事业企业市值的下降已经开始挑战传统的一体化业务模式。公用事业企业正逐渐拆分,剥离能源生产和输配领域的低效资产。德国意昂集团(E.ON)和莱茵西伐利亚电力公司(RWE)向我们展示了拆分如何发生,领先企业如何分化一体化的业务模式。

“公用事业行业的资产组合正逐渐调整,重点逐渐向特定资产、区域或业务转移,” 科尔尼公司合伙人,亚洲能源及公用事业负责人陆浩文(Thomas Luedi)指出。“投资者和公用事业公司都需要做出艰难的选择,利用并购活动开发新的业务模式,推动监管和竞争压力日益增加的能源市场的价值。”

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并购活动是主要驱动力之一。投资者继续通过并购增加可再生能源资产,扩大规模经济效应,提高运营卓越性。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统计,从2010年到2015年,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并购交易增加了60%。

然而,美国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能源计划可能重新将重点重新转移到传统能源基础设施上,进一步强化北美现有公用事业企业和基础设施公司的市场价值。如2016年各大并购案例所展示,这将进一步增强行业整合的动力,以提商协同效应。

“未来,全球公用事业公司在调整资产结构的同时也需要建立强大的伙伴关系和合资公司、加大投资,从而开发创新商业模式”,Stender补充,“此外,向新能源的转型也将进一步促进行业整合。”

欧洲已经成为中国的主要投资目的地,中国在欧洲获得了更多服务合同和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投资机会,比如Hinkley Point核电厂和罗马尼亚电站。 2015年,来自中国的欧洲外商直接投资当中,中国国有企业投资额占到了70%。

此外,对金融投资者而言,能源转型创造的绿地投资机会超出了公用事业并购机会。未来10年,能源转型创造的绿地投资机会(包括公用事业、可再生能源及电网投资)预计将达到7-8万亿美元,尤其在下游领域,来自电信、网络和其他高科技行业的投资者将推动业务模式的整合。

(来源:科尔尼管理咨询)

猜你喜欢

公用事业机会投资者
聊聊“普通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
给进步一个机会
纠纷调解知多少
新兴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公用事业企业多元化发展对企业效益的影响研究
兵团新建市公用事业市场化发展思路探讨
社会治理创新的反思理性合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