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和谐社会的两个维度
2017-12-10汪莉
汪莉
透视和谐社会的两个维度
汪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层面的和谐。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和谐社会的发展也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与之相对应的是原始的、虚伪的、真实的和谐社会三种社会形态。基于对和谐社会哲学和历史两个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和谐必须要以人作为最终的价值归宿;其发展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经济利益占主导地位,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析和谐社会深厚的哲学意蕴、理清人类和谐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可以帮助我们挖掘蕴藏于人类和谐发展之表象下面的内在规律性,从而以真正洞悉人类和谐发展的未来。
和谐社会;哲学意蕴;历史;规律
一、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
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思想萌芽于批判和反思资本主义社会中种种虚伪和谐的现象,继而扩大到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分析,形成了唯物史观,又经革命的实践检验和对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和谐社会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到只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和谐社会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涵盖了三个最基本的内涵。
首先,和谐社会是人与自身全面和谐的社会。一方面,人是最终实现社会和谐的主体性存在,另一方面,和谐社会的最终归宿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而和谐则是矛盾的一种较为特殊的表现方式,人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本身就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矛盾。从进入阶级社会开始,人与自身的不和谐状态开始呈现,而且在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对立冲突更是达到了顶峰。恩格斯指出,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而且是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使人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开始有自己的历史,动物仅仅能够利用自然界,而人却能支配自然界,是劳动形成了二者的本质区别。劳动既创造了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绚烂多彩的精神财富,二者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巨大发展。
导致人与自身矛盾冲突,不能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源正是因为劳动的异化。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费尔巴哈都曾对异化进行了种种的揭示,但是基本都停留在异化的外部表象,未曾触及异化的内部本质。马克思在批判的基础上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本质,不仅指出了“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直接产物”,还明确提出了共产主义是人对自我异化的扬弃,是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共产主义劳动是“全面发展的新人以高度的自觉和高超的创造性来从事社会劳动”的劳动。在消灭了劳动异化的共产主义劳动下,人终将达到身心和谐发展的理想状态。
其次,和谐社会是人与人(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没有人、没有人的实践活动,人类历史自然也不复存在。因此,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和谐思想的核心要义,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起点。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而这些社会关系的和谐实质上是经济利益关系的和谐,所以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从根本上来说是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的。在私有制产生以前,生产资料是共有的、生产劳动是共践的、劳动成果是共享的,人们享有同等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和平共处,呈现出一种最原始的和谐。在私有制出现以后,社会阶级开始分化,人与人之间处于对立冲突的关系之中,直至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冲突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而社会和谐亦岌岌可危。
只有当生产力极大丰富、阶级和阶级残余不复存在,阶级压迫、阶级剥削、阶级专政自然也不复存在,那时候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与人之间将会呈现出真正和谐之态。
最后,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全面和谐的社会。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自然的变化和人的改变均是在实践中完成的,因此实践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得以发生的基础、中介和机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与自然的统一性首先体现在人对自然的依赖性,人本身就属于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而存在,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让人类有了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且自然也是人的实践活动产生作用的对象化证明;其次体现在了自然对人的依赖性,自人类产生以来,自然就被打上了“人的印记”,成为“人化自然”,同样自然也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以存在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对立性则主要体现在人类对自然野蛮的索取和任意的开发,导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失衡,产生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自然灾害频繁也体现出了自然对人类开始了报复。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私有制的存在,要实现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就只有彻底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
二、和谐社会的历史脉络
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社会形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由适应到不适应、再到适应的过程,与之对应的,社会状态也就经历了从不和谐到和谐、再到更高层次和谐的过程。根据社会形态的发展,社会和谐的发展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状态,即原始的和谐社会、虚伪的和谐社会、真实的和谐社会。
第一种是原始的和谐社会。原始和谐主要是指呈现于原始社会时期的简单而低级的和谐。原始社会就像是一个人的孩童时期,人和社会都处于刚刚萌芽的阶段,人类匍匐于自然界的压迫之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都很低,在思想上没有认识自然的意识,在行动上也没有改造自然的能力。虽然社会中存在着某些和谐的因素,但却是最低级的、最朴素的一种自然的、原始的和谐。在原始社会中,人们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作,劳动果实平均分配,没有剥削,也没有压迫。但同时,“社会分工相对简单,交往形式单一。落后的社会生产以及社会交往决定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关系的原始和谐性。”
原始社会的和谐当然不能等同于我们今天所要追求的和谐,我们今天所期望达到的和谐是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发展到更高层次的一种和谐,诚然,但若是没有对原始社会和谐因素的借鉴,失去了根,我们理想中的和谐社会要想真正建立起来想必也是非常艰难的。
第二种是虚伪的和谐社会。虚伪和谐是指私有制条件下的阶级社会,其中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在社会方方面面的具有欺骗性、虚伪性的和谐。通过总结和吸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人们渐渐的能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有能力去协调人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于是,在阶级社会中,当阶级统治属于上升期、阶级矛盾较为缓和的时候,便出现了某些局部和谐的现象。但是,这些局部的和谐在私有制条件下,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恰恰证明了他们的虚伪性,这些局部的和谐并不是覆盖全社会的、真正的、具有终极意义的和谐。这些局部的和谐只是统治阶级为了更稳固地维持他们的统治而营造出来的一种和谐的假象而已。统治阶级在经济上满足被统治阶级的最低限度的生存需要,在政治上使用暴力工具对被统治阶级进行镇压和剥削,在意识形态上实施内在的思想钳制和禁锢,通过这些手段营造出的虚伪和谐,使阶级社会的每个社会形态都在历史上存在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尽管阶级社会的和谐是如此的虚伪,但是它仍旧在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理论上,东、西方历史上层出不穷的思想家们不断表达出自己对于和谐的思考和展望,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出了人们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上,不可否认,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生产力获得的巨大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第三种是真实的和谐社会。真实的和谐社会是指终有一天我们会到达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在那里社会将会实现更高境界的和谐,“社会的发展与人自身的发展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圆满性和丰富性。”
公有制条件下无阶级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它虽然还不是真正具有终极意义的和谐,但它却是从阶级社会中虚伪的和谐向真实的和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也是向共产主义和谐社会过渡的一个必经阶段。社会主义和谐的真实性首先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其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其次体现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来体现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了其文化软实力。虽然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社会矛盾,但那都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是完全可以克服的,而且目前社会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了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这一切都坚定了我们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胜信念。
三、和谐社会的运行规律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从人类和谐发展的整个历程来看,由最初的原始社会的原始和谐开始,到阶级社会出现的虚伪和谐,再到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后到实现具有终极意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真正和谐,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其鲜明的历史性特征。当然,历史性并非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之问题的全部。在一定意义上,我们更需要对蕴藏于人类和谐发展之表象下面的内在规律性进行审视,以真正洞悉人类和谐发展的未来。
首先,人类社会的和谐必须要以人作为最终的价值归宿。不管是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社会)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最终都要回归到人本身,要以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和谐的根本价值导向。和谐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社会的和谐归根到底是由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和谐共同组成的,“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充分实现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归宿”。人们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生产物质资料,创造精神财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物质文化需要也就得到了更高层次的满足,当社会中更多的个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体会到了来自和谐的幸福感,社会也就向和谐更近了一步。
其次,人类社会和谐的发展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律问题是哲学中较为深层次的一个问题,列宁曾说:“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它同本质是属于同一序列的,掌握好了规律,对于我们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对客观规律进行科学的揭示,并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前提下,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意识到规律的认识有赖于实践活动、明了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社会和谐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可以提升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规律的认定是以矛盾的认定为基础的,我们并不希望也无法构建一个无矛盾的世界,我们能做的只是让矛盾处于一个良性运动的状态,使人类社会朝着相对和谐的方向发展。
最后,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占据主导的是经济利益关系,而生产力的发展则有着根本的决定性作用。和谐社会不应该也不能封闭起来,对经济、物质、利益避而不谈,人的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和核心,任何社会问题都可以从利益关系中找到原因。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赖于物质利益关系,利益追求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动力源。社会和谐的构建不能离开经济活动而异化,人的社会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实际上就是靠利益因素来维系的,利益关系也是社会本质的直接现实反映。因此,转变只一味提倡奉献、轻视物质利益的态度,辩证地看待经济利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处的位置,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事项。
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同时也是制约社会和谐发展的因素。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并相应地改革完善本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研究人类和谐发展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有容纳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空间,但是他始终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带来的弊病,资本主义走向灭亡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国家因为经济文化落后,仍然需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积极为社会和谐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取得最终胜利也是历史的必然。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尽管困难重重,但我们完全有理由对表征人类社会真正和谐的共产主义理想的最终实现充满信心,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1]列宁.列宁专题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48.
[2]周纪兰.谈谈共产主义劳动态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1):50.
[3]许华.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1:58.
[4]丁长青,袁杰.社会和谐的三重境界——虚伪之境、真实之境、自然之境[J].云南社会科学,2009,(05):14.
[5]邓艳梅.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联[D].中南民族大学,2010:1.
[6]列宁.列宁选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28. [7]刘绍卫,姬延钊.“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J].传承,2015,(04):7.
汪莉,女,安徽淮北人,助教,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C91
A
1008-4428(2017)03-9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