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合作
2017-12-10
■本刊特约评论员张茉楠
加快推动“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合作
■本刊特约评论员张茉楠
近年来出现的各种形式(包括保护主义、分离主义在内)的“逆全球化”甚至“去全球化”现象,不仅影响了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合作,而且导致全球贸易增长受到重创。
因此,在“逆全球化”风潮愈演愈烈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强调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更有助于推动新一轮区域乃至全球化增长。特别是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伙伴关系及合作机制,不仅为促进全球产业转移与与国际产能合作提供机遇,也势必推动新一轮全球繁荣型增长。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国际经济贸易调整大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持续深化,国际贸易投资格局正处于深刻调整之中,世界各国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发展潜力,寻求合作发展的动力。“一带一路”是一个跨越亚欧等区域、强调与相关各国打造互利共赢的重大倡议,更是一个推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重大倡议。
本质而言,“一带一路”合作框架可以看作是一种新型的“贸易协同战略”。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以来,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从“中心-外围”单循环体系向“双环流”体系转换,其经贸基础即“新南南合作”机制。新南南合作是相对以往单循环格局下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边缘开展的传统南南经济合作而言的,这一合作无论从背景、内容、形式、意义都大大超越了传统南南合作。在这种贸易协同战略下,中国与“一带一路”区域的贸易模式必将进行新的调整,这种调整包括贸易与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融合与互动,从产业间贸易向产业内贸易转变,贸易结构与贸易条件重新调整,通过制度性安排保障推进贸易与投资关系协同发展。
“一带一路”以推动实现区域内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为重点,促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立,包括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合作、园区和产业投资合作、贸易及成套设备出口等领域,将依托沿线基础设施的互通互联,对沿线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形成以“周边为基础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由于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故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
在国家区域自贸战略以及互联互通进程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高铁等行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未来需要进一步通过异地投资、兼并重组、国际产业技术联盟、参与全球创新网络的等手段,实现由产品输出到产品、技术、资本、服务输出的转变,实现中国产业链的整体升级。与此同时,根据劳动力成本和各国的自然资源禀赋相对比较优势,未来中国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有望依次转移到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沿线国家产业升级和工业化水平提升,完成中国全球价值链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