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的洋务运动
2017-12-09吴奕澎刘艳琼
吴奕澎+刘艳琼
摘要:马克沁机枪作为一款曾改变战争模式的武器,在军事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但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官员在当时并未对该种机枪进行采购,这也成为后人对洋务运动甚至是对李鸿章本人进行批判的佐证。本文通过对该时期相关文献的梳理,确认洋务军工企业在当时已具备自主生产马克沁机枪的能力,并且较大规模地使用了先于马克沁机枪发明的加特林机枪,而没有采购马克沁机枪既是因为该武器本身工艺复杂以及当时国际军事思想的普遍滞后,更是由于洋务运动本身存在的管理模式落后,技术手段匮乏,以及资金严重短缺等原因所致。
关键词:马克沁机枪;洋务运动;李鸿章;武器特性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态度逐渐由疑惧转向了信赖,在联合西方列强共同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一些清朝官员逐步接触到了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新式武器,并领略到了其强大的威力,这些在鸦片战争期间还属于守旧派的封建官僚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走向买办化,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以军工企业为中心的近代化机器工业,开启了洋务运动的序幕。在当时的洋务派官员看来,先前两次战争之所以失败是在于西方的“船坚炮利”,因而武器装備革新在这些雄心勃勃的洋务官员眼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洋务运动蓬勃发展的几十年,正好赶上了世界枪械技术发展最迅速的岁月,撞击式雷帽,单头子弹和后装膛技术的出现使得枪械自动化成为了可能。这些武器装备发展上的新变化对在武器近代化方面刚刚起步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若能把握住这一难得的历史契机,清朝就有望能够在几十年时间里在武器装备上追平甚至赶超西方百余年的工业发展成果。
然而,历史已经表明,清朝洋务官员们并未把握住这一难得的机会,“中兴”梦想最终沦为泡影。洋务派在枪械生产上最终展现给世人的,是以“抬枪”为代表的“费钱而无用”的武器。正是在洋务运动期间,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机枪,马克沁机枪诞生了,令人遗憾的是,这一被J.F.C.富勒将军誉为“战场上的女皇”的武器并未出现在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采购清单当中,很多人也因此将其认定是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期间错失的一次重大历史机遇。若在当时及时引进此枪,可能清军在甲午战争朝鲜战场上的战绩将大不一样。但是,当笔者将现有关于洋务运动期间各军工企业的有关文献,以及国内学者对这一时期的有关研究进行梳理就会发现,人们所秉持的这种观点并非绝对正确,马克沁机枪之所以没有在改变当时战争模式的同时拯救清王朝,有着深刻且复杂的原因。
一、技术革新的潮流与洋务派的应对
1884年,居住在英国的美国发明家、工程师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武器——自动机枪,并以他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不同于该枪发明之前已在美军中服役的加特林机枪,马克沁机枪靠后坐力驱动,并由反冲力将子弹推入枪管,无需手摇驱动,每分钟可达到550转的射速,同时也避免了加特林机枪由于转速不均而导致的易卡弹现象。不同于单发式步枪,自动机枪以扫射为主要攻击方式,可透过绵密火力网压制对方火力点并掩护己方进攻,也可穿透无装甲或薄装甲目标,作为一种伴随火力,该武器的出现对提高陆军战斗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武器发明之一,马克沁机枪不仅在19世纪末期逐步淘汰了加特林机枪,也在随后的日俄战争,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放异彩,并间接影响了堑壕战以及坦克的出现。更加重要的是,马克沁机枪与同时代出现的快速火炮、高爆榴弹等高火力武器,促使西方军事家们逐步改变了克劳赛维茨所提出“防御是更有效的作战方式”的观点,使得追求主动,寻求进攻的军事思想逐渐兴起,虽然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并非由这些新型武器的发明所决定,但正是由于马克沁机枪为代表的高火力武器的出现,才给了新的作战理念以实践的依托,最终实现了战争模式的改变。而对新军事思想的提前掌握,从某程度上要比提前拥有一款新型武器更加可贵。
购买国外新式武器并进行国内仿制一直是洋务运动开展的重点,从1865年粉碎太平军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的近30年时间里,洋务运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天津机器局,福州船政局,湖北枪炮厂为核心的19个近代军工企业在此期间设立。而对曾经在上海亲眼目睹“洋枪队”威力的李鸿章来说,革新清朝陆军武器装备也是他心中一个极为迫切的愿望,在与其老师曾国藩的信件中,李鸿章丝毫不掩饰对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赞许之情:“洋枪队与夷人大炮固有明效”,“连日由南翔进嘉定,洋兵数千,枪炮并发,所当辄靡,其落地开花炸弹真神技也”。同时,西方列强也急于在中国寻找其国内剩余工业产品的销路,并在《新议略论》中鼓励清政府“……开设铁道,飞线以及五金煤炭各矿开采,水路各军安设操练”,也正是在维护清朝统治的核心目的以及西方所谓“合作政策”的诱导下,洋务派官员从国外引进大量新式武器,并大力创办近代军工企业以寻求“自强”。
虽然李鸿章并未购买马克沁机枪,但实际上,从对史料的查阅可以发现,李鸿章对新式武器革新的嗅觉不可谓不灵敏,1874年,李鸿章便为淮军购人数十台加特林机枪(清朝称格林机炮),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达到技术成熟的机枪,加特林机枪通过手摇驱动可以达到每分钟400转的射速。这一时间点也仅仅是在英国陆军引进加特林机枪的4年之后。该枪在中法战争以及中日甲午战争中都配备到了清朝陆军之中,并发挥了较大作用。同时李鸿章意识到,如此强大的武器仅仅依靠国外采购是远远不够的,在购人加特林机枪后,他加快了机枪自主生产的步伐。1884年,金陵机器制造局自主生产出了加特林机枪,并根据中国战场实际进行了改造,这种本土化改造使加特林机枪在洋务派创立的新式陆军中应用更加广泛。从1867年至1894年,由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一百二十万零一千九百颗炮弹中,就有七十七万两千颗为加特林机枪弹,即“格林炮子”,其在新式陆军中的普及度可见一斑。在洋务运动中后期,洋务派官员也开始起用国内优秀匠师以摆脱外国工匠对军械生产的垄断,时任两江总督的蔡国荃就抽调晚清著名科学家徐建寅至金陵机器制造局主持工作,而在1888年,即马克沁在英国展出其机枪的4年后,仿制版的马克沁机枪(清朝称赛电枪)也在金陵机器制造局被制造了出来。可即便清朝在当时已经具备了自主制造马克沁机枪的能力,马克沁机枪并未在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带来什么喜人的变化,随清军奔赴甲午战场上的依旧是装在独轮车上的加特林机枪与“费钱而无用”的抬枪。究其原因,既是马克沁机枪自身特性所致,亦有洋务运动自身局限之因。endprint
二、机遇的憾失及原因分析
首先,从马克沁机枪的武器特性上看:第一,马克沁机枪在当时从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各国对火力方面的需求。这也是马克沁在西方各国四处推销时碰壁的一大原因。实际上,在马克沁机枪1884年进行公开展示后的10余年时间里,西方各国对这种自动机枪的前景并不看好,马克沁1887年在俄国进行武器推销时不但没有收到任何订单还受到了俄国政府的嘲讽,而陆军中已经装备了加特林机枪的美国也对这种武器嗤之以鼻,并秉持着“训练神枪手要比浪费子弹地乱射一通要强”这一观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世界上的领土尚未被列强瓜分完毕,欧美列强所从事的主要是在殖民地为达到特定目的而进行的“袖珍战争”。而制式的后膛装来复枪与最高每分钟400转的加特林机枪已然能够满足火力压制的需要,马克沁机枪每分钟近600转的射速则反而被认为是“对子弹的严重浪费”。军事思想的变革跟随于军事技术的发展,相较于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迅速,战术思想的转变常常存在滞后性,加特林机枪虽然在问世后被各国广泛使用,但实际上各国军队并未正式将机枪这种新式武器纳入其战术体系之中。马克沁机枪之所以改变了人们当时的军事观念,是因为在全球殖民地被瓜分完毕后,列强之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国与工業国之间的较量,使马克沁机枪得以大量使用,而此时距马克沁机枪问世已经过去了近20年。期间进行的19世纪末英属殖民地战争以及20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也给予马克沁机枪展示其威力的舞台,而各国对这一武器的看法,也在这20年中不断更新、变化。
第二,马克沁机枪结构相对复杂,其制造工艺对当时的各国都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马克沁机枪之所以能实现子弹的自动发射,是因为其能够利用子弹发射时产生的力量,实现每次射击之后的自动重装子弹与扳回击铁,整个武器由反冲系统、后坐系统,气流系统三部分组成,将退弹、击发、上膛合为一体,而加特林机枪则是通过手动转动曲柄,使每根枪管在经过装弹盒时都能有新的子弹落人枪管从而实现子弹的连续发射。从制造难度上看,马克沁机枪远高于加特林机枪,因而若想大批量制造马克沁机枪并列装部队,就需要具备与其制作工艺相配套的工业体系,而最终让马克沁机枪大放光彩的也恰恰是当时欧洲工业水平最高的两个国家:英国与德国。另外,由于马克沁机枪采用水冷进行枪管降温,因而需要配备相应的储水、导水和排水装置,携带与使用不便。武器的运输、保养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都存在着很大难度。清朝交通运输条件较差,加特林机枪的运输都要经过改造依靠独轮车进行搬运,而对于需要携带储水设备的马克沁机枪,在武器运输上的难度无疑会大幅度增加。
除了马克沁机枪在当时超出各国生产能力以及实际需求这些现实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来自于洋务运动自身,最终决定了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即便捕捉到了历史的机遇,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从手中溜走的历史遗憾。
第一,洋务军工企业的浓厚封建性导致其无法采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由于其创办经费并非来自资本积累而是直接源自清政府的国库开支,致使其在管理模式上只能采取封建“衙门式”管理。而这种管理模式又使其无法利用现代化的融资渠道扩大生产。一方面,洋务军工企业在机器改造,工厂扩建等方面时时都会受到朝廷掣肘;另一方面,各军工企业的实际掌控权牢牢把握在各创办者手中,恰如金陵机器制造局、江南制造总局之于李鸿章,福州船政局之于左宗棠,并成为其培植封建势力的资本。由于该模式的存在,洋务军工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上都存在着严重短板。各军工厂看似各司其职,实则各自为政,这使得尽管金陵机器制造局能具备仿制马克沁机枪的能力,也很难对其进行全国性的大规模生产。同时这种浓厚的封建性也决定了由一家工厂生产出的新式武器无法配发至全国的部队。
第二,清政府急于创办国防军工企业,缺乏必要的工业技术,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严重脱节。恩格斯在他的《反杜林论》中曾说:“暴力的胜利是以武器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武器的生产又是以整个生产为基础”。清王朝当时缺乏一般工业的基础,在生产上只能大量依赖洋人,一些洋务军工企业的技术权甚至管理权都被外国技师掌握,如李鸿章就委派了英国人马格里全权负责金陵机器制造局的技术工作,并参与行政管理,然而军医出身的马格里对军火制造并不精通,所造火炮也出现过爆炸伤人的现象。这种强烈的买办性使得清政府在设备、人员、原材料方面对外国全面依赖,而西方资本主义又恰恰不允许中国制造精良而先进的武器,同时中国本土技师与学生也处在洋务派官员与外国技师的双重打压之下。这些原因导致了洋务军工企业武器生产效率与质量的严重低下,而对于结构复杂、价格昂贵、保养困难的马克沁机枪,在其制造、生产以及运输上都有着很大难度。
第三,洋务派所创办的军工企业由于经费困难,无法筹措到足够的资金与设备来扩大武器生产。虽然洋务运动中各军工企业都采取了西方的生产模式并投入了大量资金,但与西方同类工厂相比仍是小巫见大巫。李鸿章也曾感叹:“津沪机器局巨费,在各国视若毫芒,今日粤东,上左,湖南踵行之,各沾沾自喜,坐井而不知天大”。金陵机器制造局虽然能够自主生产加特林机枪与马克沁机枪,但实际上“规模颇小,机器未备,所出枪炮无多”。设备缺乏使得工厂产出的产品很难做到紧跟时代,同西方新制产品自然相形见绌。不仅如此,资金来源的单一也使这些军工企业难以维系最初的生产。成本的高昂,资金的匮乏使得金陵机器制造局在19世纪末期不得不停止了加特林与马克沁两种机枪的生产,转而制造“抬枪”等符合其实际生产能力的武器。
三、总结与反思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所谓马克沁机枪对战争模式的变革以及洋务派对历史机遇的错失,实际上是后人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上对过去进行总结而得出的反思与批判。一款新式武器的发明和最终的实际应用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国际环境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密不可分。马克沁机枪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制造该种机枪的国家必须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雄厚的资金与强大的技术水平,而清朝的洋务军工企业在管理、技术与资金上存在严重不足导致其无法完成这一新型武器的系统化大规模生产,更遑论武器装备上的跨越式发展了。因而即便李鸿章在当年能够意识到马克沁机枪给清朝军队带来的增益,也难以将这一想法转化为现实。透过马克沁机枪在晚清的制造历程清晰地折射出当时中国军工企业的发展状况,继而可以发现:新式武器仍是工业体系的产物,其产出与应用同一个国家工业体系中的资金、管理模式、技术水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政府及个人虽然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在军工体系的发展方向上起到关键性作用,但依旧不能替代工业生产的本身。这也意味着国家的军工企业应与民用工业进行全方位的协调联动,在技术以及生产模式上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只有这样,当下一件足以改变未来战争模式的武器出现在人类视野中时,我们才能抓住机遇,从容应对,继而在军队武器装备上取得优势地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