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浅析

2017-12-09史瑞龙

科技视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史瑞龙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需要从强化“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工作理念,构建“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教育,营造浓厚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等方面,来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教育策略

当前的高职学生,有着明显的特点,纪律观念淡薄,自律性差;内心脆弱,情绪调控能力不强;有梦想却缺乏进取精神,学业目标模糊,职业生涯规划欠缺;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等。这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做出相应调整,以顺应学生的特点。本文从强化“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工作理念、构建“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教育、营造浓厚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四个方面,来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

1 强化“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工作理念

“以人为本”即在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中,人是本体,是主体,是目的,是标准,人高于社会和自然,一切为了人的生存、发展和完善。学生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为本,尊重其主体地位,满足其合理需求,促进其成长成才。学生管理中的“全员参与”,指的是全体教职员工,包括辅导员、任课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等,都要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以人为本”的核心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在我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主体是“儒教文明”,孔子的“天地之性,人为贵”,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均体现出一种发展个体人格、宏扬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本主义精神特质。人文关怀是对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具体表现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求等。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当低层次的需求没得到满足,高层次的需求就不会凸现,反之,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了满足,高层次的需求就会凸现。当前的高职学生,已经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层面,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满足。因此,情感需求就成为了当前高职学生最突出的需求。而作为教师,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最关键的就是给予学生充满爱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感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是爱的渗透,才使得教育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才得以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同发展。正是爱的渗透,才使得学生向着真善美敞开心门,才得以实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与学生灵魂的完美碰撞。

2 构建“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

专业化,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而产生的,是技能,更多的是指拥有的行业所需要的特色技能,专业化的人才不仅要求知识的储备,更要求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职业化,是在专业化的基础上,体现出的一种职业精神,更多的是指一种素质,一种把专业化最大程度的转化为成果和业绩的能力和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管理人员,不仅要拥有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经验,更要有“敬业、悟业、乐业”的职业素养。

培养和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发挥管理队伍的引领作用,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严峻使命。为了这项使命,一方面,在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中,要重视机制的创新,建立一种人才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广开门路把那些拥有丰富信息和科技知识的人才选拔充实到学生管理队伍中来,为学生管理队伍增加新的成分,补充新鲜血液,使学生管理队伍人才济济;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生管理人员获取信息和科技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管理人才。建设好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能战斗、年轻化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

3 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普通高等学校不断扩招,导致高等学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逐年下降,入校的高职学生的基本素养普遍不高,在学业方面,主要体现在学业目标模糊,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等。大多数高职学生由于没有学业目标或学业目标模糊,不清楚自己究竟干干些什么,导致学习动力不足,且缺少学习计划,于是整天随波逐流。长期下去,学业上难以取得进步,致使毕业时两手空空,知识欠缺,技能低下,再加上就业观念和意识淡薄,缺乏就业技巧,遭遇就业困境。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开展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教育势在必行。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学业目标

大学一年级,侧重进行专业与职业前景教育,将所学的专业与未来的素质要求和就业出路相联系,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自我分析、职业与环境分析、实施计划方案、评估与调整。自我分析,主要分析自己的性格、特长、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胜任能力、职业能力、价值观等;职业与环境分析,主要分析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职业环境等;实施计划方案可分为短期计划方案、中期计划方案和长期计划方案。评估与调整,指的是依据实际进展而对原先的计划作出调整,使之更加趋于合理,而且,计划赶不上变化,再好的规划方案也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

(2)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提高就业能力

大学三年级,是高职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关键性阶段,高职院校要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就业动员会,号召同学们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并认真做好各项就业准备。就业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勇于到基层、艰苦的地方建功立业;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想法补救不足,提高就業竞争力;四、克服自卑、自傲、观望、盲目、攀比等不良心理,合理确定就业目标;五、认真准备就业材料,提高就业技巧;六、增强安全意识,谨防各种就业陷阱;七、不怕挫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争取早日就业。endprint

4 营造浓厚的高职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乃人类文化的沉积、汇聚宝地,经历了历史的积淀、洗涤和汇聚,才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独特的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并投射出强大的影响力。可知可感的、具体生动的校园文化,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产生深远影响。高职院校的大学生,由于进校时文化课基础差,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没有养成,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也还有待加强,因此,高职院校更应该抓住校园文化这一重要的养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

(1)打造美好的校园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环境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启迪作用。俗话说的好,“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同样有着巨大的熏陶和启迪作用。校园环境,不单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存在,还包括无形的、却又时时处处能够感觉到的主观存在,如办学理念、校风、校训、学风等。

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要善于结合传统节庆日、重大事件等,开展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要加强对校内学生社团的管理与指导,激励各社团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对学生有吸引力的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在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的同时,提升同学们的综合素养。另外,还要加强校报、校刊、展板、宣传标语、校内广播的管理,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坚决抵制各种有害文化和腐蚀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

(2)打造、净化校园网络阵地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当今社会进入了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成为他们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场所。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学生工作,是时代的选择,也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愿意参加校园活动,不愿意进行人际交往,甚至逃课打游戏,不但影响到学业,还对身体造成巨大伤害。另外,网络中充斥着各种错误理论、腐朽落后文化、反动思潮、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各种正确与错误、道德与非道德的内容和网络行为,对学生产生着巨大冲击,严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密切关注网上舆情,及时了解和认真分析校园网上动态,组建网上评论员队伍,围绕热点问题主动撰写贴文,定期总结论坛上的主要观点,及时反驳消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对网络上暴露出的问题和反映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置,防患于未然;积极整合学校报刊、广播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以确保正面舆论的主导地位,并针对一些错误的言论,适时发布帖子阐明科学立场和观点。

【参考文献】

[1]戴永清.高职院校对学生实现人本管理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

[2]侍寿永.高职学生管理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7.

[3]鄭建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思考[J].中国报业,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