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IT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探析

2017-12-09蒋桂梅

科技视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蒋桂梅

【摘 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IT人才需求有增无减,近年来我国IT女性人才短缺,有些高校招生遭遇瓶颈。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从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创新教育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有竞争力的女性IT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能力;IT女性人才

The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IT female skilled talents

JIANG Gui-mei

(Dept. of Applied Design,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5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IT demand increase, in recent years the IT of our female talent is in short supply, some college enrollment hits a bottleneck. Take the employment and startup as the direction, from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course offered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it discusses how to cultivate the competitive female IT talent and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Key words】Innovation education; Innovation capability; IT female talent

0 引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以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核心,培养具有高超技能、精湛技艺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技能领军人才[1]。在国外,比如日本高技能人才同样呈现短缺形势。日本情报处理推进机构IPA从2008年开始对企业和个人开展IT人才状况的调查,以便了解和掌握日本IT人才发展状况。从2009年度的调查分析,一方面对人才数量的需求有所下降,一部分企业甚至感觉有些过剩。另一方面,对能力强的IT人才的需求依然很高,所以企业一直以来所面临的不是短缺人才,而是缺少有质量的人才问题。所谓人才质量也就是技术人员的能力问题,对拥有高水平、高能力的IT技术人才的需求显得比较紧迫。从2007年至2009年的調查便可以看出,对人才质量感到“非常不足”和“有些不足”的企业尽然达到80%之多。

2004年我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在女性科技人力资源中,女性高级技师为7.7万人,占我国高级技师总量14.2%,女性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2]。由此可见,女性高技能人才也是我国科技人力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调查建议,扭转这一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加速开发技能人才资源和女性专业技术,积极营造环境以有利于女性人才的成长,建立和完善女性人才开发的机制,从而使更多的女性人才成长起来,在企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1 高校技能型IT女性人才培养现状

对于IT这种技术行业来说,一直是男性占主导地位,社会性别文化影响着IT技能型人才的发展结果,导致女性在技能性领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这几年IT女性人才短缺,特别是IT类专业女性招生遭遇瓶颈。我国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受本科教育的影响[3],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人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往往用本科所设置的课程和培养目标进行压缩,其结果是什么都学,而什么都没学会[4],在就业市场上相比本科人才没有竞争力,就业不尽人意。这几年大家逐步意识到这个问题,在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方面有些职业院校已经取得成效,让大专毕业生就业有所改善[5],但在针对女性特色的IT专业职业教育还没有系统细致地研究。本文试着从市场对IT专业女性人才的基本技能和知识结构需求,根据女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能力等特点,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毕业后即可上岗的技能型女型IT人才。

2 高职院校培养女性IT技能型人才的途径和策略

2.1 大专业平台、小方向培养

IT类专业新生入学主要学习计算机类基础课,到大二开始分为多个方向,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多个培养层次,学习能力强弱可分别在软件开发、数字媒休、硬件技术、办公服务文员类等不同方面培养,女生在了解自己在大专业的前提下再选择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向深入学习,更能投其所好,而不是一时脑热。这种培养模式在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已实行几年,为社会培养了众多IT女性人才,女生在当前专业与岗位中不会出现频繁的转岗跳槽情形。

2.2 构建立交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校企课程置换

到了大三阶段,除了专升本其余同学进入企业强化就业实训,与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采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等方式联合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比如网页艺术设计方向第一年、第二年在校学习专业课程,第三年企业网站进行实训,优秀者直接安置就业。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几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以实践为基石,以“专业+企业群”为平台,校企课程置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公司与学校共同合作、资源互补。现与扬海科技、端洲电子科技等公司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实现使学生受到更好的职业训练;使学校的教育更贴近企业的用人需求;使企业完善人才储备机制,实现三赢的局面。由企业根据社会用人需求拟定大三相关课程,由学校安排穿插到教学计划中,企业安排课程,并派授课老师与学校老师共同协作的方式进行授课。endprint

(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为了让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把学生大三阶段放到企业里去学习和培养。每个专业要有稳定的合作企业,广泛和深入地开展合作办学,共同培养人才,突破以往在校内学习的单一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2)制定校企课程置换的细则

大一和大二两年在校学习,第五学期在企业实训,企业派授课老师与学校老师共同完成实践课程,第六学期的毕业设计可以以企业项目为选题,企业的实践课程和项目同时置换成学校学分。企业的课时和时间不能少于被置换的课时,课程的考勤按照公司的方式进行打卡,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由企业方考核。

2.3 培养创新创业型女性IT人才

(1)教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创立教师工作室,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创造是教师创新创业的条件,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改变思维方式,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融入创新教育的知识,在教学内容、方法、效果评价等方面嵌入创新的概念,引导和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意识和思维,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精神。

(2)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增设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建设适合女生的知识技能类、实践实训类课程,增加跨专业交叉課程、复合型课程,设置财税、法规、风险控制等创业实务课程。开发生产性、创新性、创业性实训项目,结合顶岗实习课程,完成仿真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三级递进”的专业实践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科技比赛等。

(3)引导学生走入社会,增强社会实践能力。

女生也是社会一员,创新创业也离不开社会这块土壤。引导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拓宽视野,感知社会发展现状,将自己向接地气方向发展,脚踏实地创新创业,而不是好高骛远。在用自己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过程中,认识自我,增长才识,敢于表现和创新。

2.4 发挥女性优势,立足IT技术服务岗位

根据女生的特点进行培养,女生有语言天赋及细心等性格特点,更善于交际,可以完善和维护客户群。女生在软件技术服务、售前、售后及电话服务等职业方面体现独特优势。女性在软件培训的课程实施和培训中也体现了性别优势,语言表达准确出色、语音纯正,忍耐力强、形象思维式表达易让人懂。因此女性在软件实施、培训、服务等职业中可以展露拳脚。

2.5 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和经验

IT不仅仅是技术,也是技能,提出类似于“商务+信息”结合的跨学科结合的专业或方向,为女性在IT业找到了一块新土壤,如经济信息管理、商务信息系统等交叉型专业。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地将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深度相融合,培养真正的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具有商务信息咨询、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技能型、发展型和创新型人才。在2015年9月,我国也提出“数据强国”的国家战略,指出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已成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由此可见这种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也符合我国国情,找到了需求和发展的土壤。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信息化的IT人才的需求也在瞬息万变,学校培养的IT妇女性人才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呢?从女性自身的性格特点出发与企业合作培养的模式才能使女性人才适应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一转变,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岗位。将IT女性培养成跨学科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许艳丽.女性高技能专业人才短缺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55-159.

[2]倪志娟.性别视角下的信息技术及其限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2-87.

[3]王全旺,周志刚,肖锋瑞.天津高等职业教育规模预测与发展战略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45-248.

[4]万朝阳,姜锐.论高职高专IT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12).

[5]孙军,孔祥琦.我国软件外包发展现状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信息,2009(4).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试析英语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通用电气公司创新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