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

2017-12-09李秀红

考试周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朗读阅读能力

李秀红

摘 要: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训練。在教师的指导下,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提高阅读能力。

关键词: 朗读;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的情感,激发想象。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训练。低年级课文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大多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必须用指导朗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 范读引路,指导学生正确地读

朗读课文首先要读正确,正确就是用普通话,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字句。为了让学生正确地读,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它可以给学生提供模仿的样板。教师的朗读能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化为有声的口头语言;教师的朗读能通过声音重塑形象,使小朋友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在教学《争论的故事》一课,我范读:读完后我问学生,听了我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有的说你好像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烤大雁。我马上告诉他:“是的,我就是一边读一边想象自己正在吃烤大雁。”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你脸上露出美滋滋的表情;有的说,我发现你读得特别慢……通过老师的入情入境的朗读,学生体会到了朗读要注意语速、语调、表情、动作,还要会有脑袋瓜里放小电影(边读边想象)。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自己必须声情并茂的朗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朗读所要达到的标准是什么。

二、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情充沛地读

小学生的情感是最易于被激起的,一旦创设的情境引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朗读就由被动走向了主动。

(一) 言语渲染,激活情感。

教师运用自己的语言魅力创造情境,是一种省时省力又实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充满激情、生动的语言,能多角度地影响学生的朗读水平。如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文,在指导学生感悟“诚实”最可贵时是这么指导朗读的:生读:“有个孩子叫雄日,他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师说:“是呀,因为雄日跟每一个孩子一样也是多么地想成为国王的继承人啊!可是——”学生在读第一句时,语气平淡,可当听了老师的激情导读后,学生会想:“是啊!只要培育好花种就能当上国王的继承人,我要好好种!”接着学生继续读:“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却不见发芽。”此时学生读出了急切的心情和心中的疑问——“为 什么种子不发芽呢?”老师继续引读,就这样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去感知语言文字,走进了雄日的内心世界,把自己的情感与雄日融为一体,通过朗读深刻地领悟着要诚实做人的道理。

(二) 细读品味,领悟内涵。

细读,是理解性地读,低年级重点是结合朗读训练理解词句。要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对重点词句要多读,扎扎实实进行词句基本功的训练。所以,细读又是朗读训练的重点。如《过桥》,让学生细读课文重点段第二段,读时思考两个问题:①下大雨雷锋与小同学一起上学有什么困难?②在困难面前雷锋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问题提出后指导学生读书:读第二自然段,这一段有几句话?(用笔做上记号)想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再一句一句认真地读,抓住“一起、桥边、背、放学、又”等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重点读好3、4、5句,最后再全面读一遍课文并准备回答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朗读,边读边画边想边议,教师巡回辅导。教师范读,学生体会读,从读中明白困难在面前雷锋是怎样主动帮助小同学过桥的呢?重点指导读好第4、5句,抓住重点词“一个一个”“背过来又背过去”想象在大雨中,雷锋背着同学来回地走在有水的小桥上的困难和辛苦,体会在这样的天气里和这样的桥上,背着打伞的小同学来回走很多趟是很累的……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同座互读,全班读……就这样学生在想象中、在静听中、在朗读中切实地感受到了雷锋热心助人的精神,在人人参与的朗读训练中学习了词句,读懂了课文,又受到了思想教育。

(三) 图文结合,激发想象。

低年级教材图文并茂,熟读时必须图文结合,边读边想象。如《小小的船》可启发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范读,让小朋友想象,如果自己上了天,坐在弯弯的月儿上,划着双桨,荡漾在星星闪烁的蓝天中,是多么自由自在,多么愉快!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就能将诗的意境有感情地读出来。

三、 正确评价,让学生有兴趣地读

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纽带,在激励中成长、在反馈中提高、在调整中发展,已成为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的艺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在上《火车的故事》时,这么长的火车车厢,一节连着一节,靠什么带动呢?老师说:“请你把查资料后所了解的告诉爸爸。”一学生读时添字漏字,老师摸了摸他的头说:“哦,你们瞧我的小明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别急,慢慢来。 ”老师充满期待,饱含激励的目光望着他,第二遍读正确了,老师接着说道:“你读得很通顺了,如果你能把自己完全当作是小明,把我当着你真正的爸爸,你一定会读得更棒。”对于朗读能力差的学生不仅要多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还要注意使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要准确有针对性,是好就说好,是错就说错,但要换个方式评价,千万不能说:“你读得太平淡了。”这样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后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

《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朗读和理解是互为因果的,读为理解服务,理解反过来有助于读。在教师的指导下,低年级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能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2] 语文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朗读阅读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