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创新教学实录
2017-12-09白凡
白凡
摘 要: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先学习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思路,明确实验的原理和基本方向,再自行设计并展开自助式实验,为学生创造环境,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像科学家那样思维,自己构想实验方法,从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物理实验的研究分析中归纳出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关键词:自主设计;创新;合作探究
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中涉及本节的内容有:“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即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质量、力三者的关系,强调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动力学又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他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牛顿第二定律是本章的中心内容,更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必修一整本书的制高点。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会用气垫导轨与光电测时系统或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会应用CAI课件处理实验数据。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
高一的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敢于坚持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具有团队精神。
本节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亲身体验,教师的任务是制订目标,组织教学活动,控制教学活动的进程,排除障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法上突出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开展合作探究,引导分析总结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个体差异,不断引导学生学习。
本节内容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学生先学习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思路,明确实验的原理和基本方向,再自行设计并展开自助式实验,为学生创造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
第一课时,首先提出要研究的问题,鼓励学生猜想并初步设计实验方案,与教材进行对比,理解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思路,接着按教材的方案展开探究,分析实验数据,分析误差的來源(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并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讨论并发现这种实验方案存在的不足,思考解决办法或重新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在边实验、边讨论中学生对探究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合理性和严谨性深入思考、提出质疑并研究改进或创新的办法,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第二课时,采用自助式实验,先将学生分成6人一小组,各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思路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经小组讨论选定一种实验方案,教师提供实验所需仪器、装置,分小组展开实验。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小车、弹簧秤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分析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外力之间的定性关系,教师提出本节任务:探索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学生讨论教材的实验方案】
学生初步设想实验的方案,讨论教材的实验步骤,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
教师提出的问题:M是哪个物体的质量?
F指的是什么力?
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
如何平衡摩擦力?
a是哪个物体的加速度?
方向如何?
两物体的加速度有何关系?
如何分别研究a与F、a与M的关系,并猜想它们之间的关系?
对以上问题的解答,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研究对象,并知道利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为学生自主改进实验、设计实验指明大致方向。
【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按教材的实验装置-开展实验探究-分析实验数据(列表法、图像法),并得出结论。
预测:这一阶段学生对于小车所受的拉力等于钩码重量基本不会提出质疑,对平衡摩擦力的实际操作困难估计不足。
学生在实验中讨论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
1. 平衡阻力
预测:小车在轨道上运动时,各处所受的阻力不均匀,小车的运动也不均匀,因此不易由此判断小车受到阻力的影响已被消除。
2.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钩码质量,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预测:学生选择钩码和小车时,没有使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3. 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讨论数据的分析方法
学生已掌握运用逐差法求加速度,也学过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道可用图像法表示两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想到分别画出a-F图像和a-M图像,其中a-M图像无法直接反映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可先让学生猜想、讨论,而后利用Excel软件进行曲线拟合与图线转换,分析得到a与M成反比关系。学生将图像反映的关系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形成物理规律。
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Ⅰ: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则图线在a轴上有截距。
Ⅱ:横坐标F=mg,则{an},图像斜率a3+a4=18,在a3a4=72时,m变化,斜率k也近似不变,若不满足a7,斜率k随m的增大而明显减小,图线出现弯曲。
Ⅲ:画出a与M关系的图线,将得到图Ⅲ所示的图线,无法直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引导学生联系数学所学的函数图像,猜想a与M的关系是否成反比,并画出a-1/M图像进行验证。
Ⅳ:画出a-1/M图像,a5/a3=q2,即a7=24,斜率a7=3,a7=a52/a3时,M的变化几乎不改变k,若不满足a3=6,则M越小a越大,k随M的减小而增大。
教师展示典型的实验数据及分析结果,全体学生讨论实验误差的产生原因,引发学生讨论课本实验方案的不足及改进方法。在这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尽量减小误差。
【布置作业】
设计实验方案,写一份实验报告
第二课时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6人为一小组,在组内展示自己设计的实验思路及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小组讨论其可操作性、合理性和严谨性,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每个小组选定一种实验方案。
预测可能的方案:
1. 在平板上固定一对光电门,若小车经过它们用时相等,则说明小车匀速运动,可以迅速判断出已平衡摩擦力,另外,由两光电门的距离、小车通过它们所用的时间、遮光条的宽度,就能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这种方案与教材中的相比,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2. 采用等效法测力。调节垫块高度,使小车能沿斜面匀速下滑,这时有a7=12,将砂桶撤去,小车因受重力而沿斜面匀加速下滑,此时有a5,与上式比较可得±62,说明砂桶的重力恰好等于小车自由下滑时使小车产生加速度a的实际作用力F。这样称出m就“称出”了F的大小。
3. 在方案1的基础上用气垫导轨装置替换滑板小车,气垫导轨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只需调节导轨水平,其余做法与方案1一致。
4. 在方案3的基础上,利用拉力传感器测出滑块所受的拉力,这样减小了由于砂桶质量m无法远小于滑块质量M而造成的误差,但滑轮的阻力会导致新的测量误差。
5. 在方案3的基础上,将研究对象改为砂桶和滑块组成的系统,小桶中装橡皮泥,在研究a与F的关系时,只需将小桶中的橡皮泥逐步减少,减少部分粘到滑块上,这样就能保持系统的总质量不变,只改变合外力F。研究a与M的关系时,不改变小桶中橡皮泥的质量,只增加或减少滑块上的橡皮泥,测出每次对应的系统总质量即可。
这种方案除了具备方案3的优点外,还能避免由于砂桶质量m无法远小于滑块质量M而产生的误差。
以上是學生可能设计的部分较典型的实验方案,都给予积极的评价,尊重学生的劳动,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展开实验。
【学生自助实验】
学生根据小组选定的实验方案,自主选用所需的实验仪器、装置,分小组展开实验,教师巡视、协助并指导。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
学生通过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小组讨论分析数据。选取两个小组展示本组的探究方法和探究成果,可以利用软件(教师提供)协助分析,得出结论:62或F=kMa.
说明:在国际单位制中,定义1 N=1 kg·m/s2就可以得出牛顿第二定律F=Ma。然后进行合理的外推,当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而做加速运动时,F应为合力。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用图像和数学公式表示物理规律的方法,体会物理规律的简洁美。
总结:
第一,本节课分为两个课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探究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的设计,在问题不断呈现和解决中培养学生的思维。第二,采用自助式实验,充分尊重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第三,教学具有生成性,学生的表现无法准确预测,需要在课堂上灵活应变。
参考文献:
[1]邹建平.问题导学主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弹簧情境问题分析”教学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