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的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

2017-12-09陈慧英

考试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应用型

陈慧英

摘 要:进入新的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融入了更多信息要素,信息技术的产生也对我国会计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后文将以信息化环境为基础,探讨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针对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更详细的规划,以确保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适应信息时代下的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高校会计教学;应用型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使得我国每个领域的发展趋势都产生了变化。会计电算化,即会计信息化课程便是在这一趋势下产生的理念。一言蔽之是利用向会计工作相关软件下达计算、分析、整合等指令的方式,替代人工会计工作,更快完成更多高难度会计工作的过程。但目前信息化会计教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思考完善,因此后续将着重分析,以供参考。

一、 会计信息化课程概述

会计信息化课程专注了解计算机系统在会计领域中运用原理、运用手法及相关技术的课程。其不仅是涉及会计专业理论、手法与实践技术的课程,也是一门结合了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以及会计学等多门知识的综合性课程。其最主要的特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课程内容更新较快,变化性强。由于融合了信息技术与财会技术,所以无论是会计制度还是信息技术产生了变化或更新,课程都要随之产生变化。其二是课程性质偏向实践性,由于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实际操作会计流程,所以除去会计理论知识,也必须要学会利用主流会计操作系统实际处理会计问题的方法。其三是多学科内容的交叉对教师群体的要求更高,所以教师必须要在熟练掌握财会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最新的会计电算化技术,以确保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 会计信息化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重点不明确

目前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的重点,国内教学领域并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在教学目标无法达成统一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内容就会存在矛盾冲突。所以即便是同样的信息化会计课程,校方定位存在区别,教育过程中的侧重点不明确,教学内容就必然无法达成一致。多数高校在信息化会计教学过程当中,通常都是将重点放在主要财务模块的应用,除此之外各自会分别将电子商务理论、商务表格应用、模块设计、ERP原理以及基础系统维护知识等相关内容融合到课程当中。但就学习成果来分析,由于教学重点无法明确,整体呈现出混乱的状态,所以无法真正发挥出实效性。

(二) 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到位

目前国内信息化会计教育的基础还较为薄弱,课程的设置也并不完善,所以与其他课程无法达到很好的衔接。当前信息化会计教学领域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数据库基础、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化审计以及财务软件操作等等,部分院校内甚至类别更少,进而导致会计教学全面信息化的目标很难在教学内容当中全面且确切的体现出来,更无法谈及对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能力的实际提升,这样的教学体系会导致学生对于新知识不具备充足的适应性。

(三) 教材建设滞后

信息化会计教育的教材普遍来说主要是以实验环节以及理论课环节为主,但是就当前的高校整体教学概况来看,许多院校对于这两部分教材内容的建设还并不完善,依然有许多需要完善的部分,由于许多院校都将软件培训的资料作为主要教材,所以在教材当中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内容是有所不足的,亦或是在有理论教材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无法很好地将操作与理论结合在一起的情况。对于信息化会计教学来说,学生对于信息化会计操作系统的相关原理及应用要点是需要有一定认知的,而且也需要对数据库及其他相关环节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确保学习过程更顺利。如果在先修课程当中没有涉及到,则不利于学生后续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消化。就实践的材料来看,当前教材当中的实践参考多数是财务相关软件及模块的功能介绍以及操作要点,会计信息化、集成化知识以及智能化、网络化的相关知识则是十分稀少的,与此同时,学生在实践练习过程当中实验案例不足、实验任务安排及实验报告要求不合理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的事件质量,继而使得教学目标无法实现。

三、 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 把握教学重点,确保人才培养方向明确

当前多数高校都以综合性、实践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主要目标,但是只借助一门课程来达成培养实践型人才的目标显然是不具备实效性的,只有建立起更加完善且明确的课程体系,才能够进一步实现这一目标。信息化会计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借助对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操作方法及运作原理的介绍,确保学生对于会计相关信息技术与相关功能的理解与掌握,并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去完成基本会计信息化系统的操作,并且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组织管理及对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有进一步了解,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会计信息系统的整体结构及运作原理,才能为会计软件后续的应用与维护以及在处理各类会计问题时为计算机财务系统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二) 依照信息化会计教学的教学目标完善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信息化财会课程要得到改革,应当采用理论实践同步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于会计信息化知识理解消化。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有理论讲解,也要有财务软件实践操作的实操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加深理论与实践的关联,确保理论知识融入进系统,并利用实际操作强化记忆,才能让学生的信息化会计知识体系真正建立起来。为确保教学作用的发挥,一方面在理论知识讲解过程当中应当更多结合上机实践环节,确保教材上抽象的会计理论能够具体化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另一方面在实际操作财会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随时对学生具体的实践情况进行评价,并结合理论概念确保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加深入。对于课程体系进行设置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其一是之前所提及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相互融合,教师应当订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化会计理论教学大纲以及实践教学大纲,让学生通过融合化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具体内涵与要点,明确信息社会背景下各个企业信息化财会管理的基本业务流程,并学会利用信息化的财会技术解决各类财会问题。除此之外,还要对信息化会计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或模块)的运作原理及操作流程等有深刻理解。教师要确保实验教学大纲能够充分满足实验教学的基本需求,并依据实验教学的整体规划进行设计,最终规划出最高效的实践项目、考评基准以及实验教学方案,进而建设起更加完备且具有实效性的实验教学体系。学生依据相关线索及案例,加上财务软件的应用,能够确切完成更多实验项目,教师在课后则可依据每个学生的实验账套数据来对学生实验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其二是信息化会计课程内容的整合。在学习信息化会计课程的过程当中,结合性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应当有充分地了解与全面地掌握,才能够在后续更好地运用信息化会计手段处理会计问题与管理问题。不但能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化财务软件,更能培养学生数据处理的能力。教师应当将办公软件应用、数据库的运用原理、管理学相关知识、网络基础知识等多门知识融入到信息化会计课程教学体系当中,以确保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信息都能够被整合到信息化会计教学体系当中,这样才能让学生的相关知识运用得更加熟练。其三是要注重人工财会实训与信息化会计平台实训的融合,教师可以利用同样的会计案例作为人工会计实训以及信息化实训的基础,人工实训先行,后续利用财务软件实训巩固理解,让学生对人工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亦或利用设计数据相同的一套资料,让学生进行分组,同时进行手工实训与信息化的实训,在实训过程当中发掘两种会计处理方式的共同点与差别,并更好地理解两种会计处理方式的要点。

(三) 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完善

对于当前的信息化会计教学进行改进,一方面要以现实为基础前提,充分利用目前所有的相关教学资源,例如当前实驗教学当中的软件、功能及网络平台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构建起分布式的会计相关信息系统实践模式,促进开放化、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推行,通过建立实践小组、入岗实验环节以及岗位轮换等形式,努力让学生在信息化会计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过程当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接近实际财会工作的同步感,进一步培养起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利用信息平台解决财会问题的能力。

四、 结语

信息化财会教育是时代趋势之下产生的教育理念,对于学生的财会理念养成以及对财会问题的解决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充分重视,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才能让学生真正顺应新时期的财会工作发展趋势,成为优秀的财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宛宣.信息化环境下的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科学,2016,(19):110-111.

[2]荣静.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应用型高校会计教学创新路径研究[J].经贸实践,2015,(16):244.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化环境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
试论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应用型本科ESP教学改革探究——以CBI为依托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