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7-12-09王仲海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校课堂兴趣小学数学

王仲海

摘 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改革,高效课堂的构建得到了大家的追求。高效课堂注重的是在课堂上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教师在研究教材时,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自己的教学,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数学课堂,那么我们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高效课堂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校课堂;兴趣

一、了解学生,做到因人而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深信,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不同的,而要培养一代新人的任务,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差异性。”要做到三个了解,即:了解学生个性,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了解学生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大多学生的个性是在学习中他们最爱得到老师的夸奖,因此,经常开展一些小型竞赛活动,可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竞争意识。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有针对性地进行团体学习辅导和个别学习辅导。

二、正确地实施合作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手段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生活原型——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模型”的学习过程。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必要手段。新课标指出“在数学学习中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活动,让学生亲眼目睹数学过程形象而生动的性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促进数学的学习”。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發挥,多种感官配合进行“做数学”的活动,使学生有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空间。通过与同伴和教师的交流互动,完善自己的思维过程。一是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合作,建构完善的认知。这些认识体现了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小学生的学习一般是从操作活动中形成表象再抽象成符号性模式。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脑思考、用口表述、用手操作、用心质疑”等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条件,使学生在充分的操作体验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为学生进行操作充分准备实验材料,在小组内展开全员参与的实验过程。每组准备了5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由组长根据情况安排实验程序,在规定时间内,每个人都要利用实验材料,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这样安排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活动程度。实验后,以组为单位将发现的方法总结出来,大家集思广益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高效。结合探究情况教师准备了三种研究方法的课件: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教学时,学生能用量、拼以及正方形分割的方法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但折的方法却没被发现。教师适时操作演示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折在一起拼成平角的过程,学生恍然大悟。二是采用多向交流促进合作,体验思维的碰撞。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强化数学的思维;同时拓宽和丰富自己的数学知识。在上面叙述的操作活动中,人人有研究材料,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研究后,组内进行交流总结方法。做到实验有顺序、操作有目的、汇报有侧重、人人有收获。整个学习过程教师不仅要指导合作、参与交流,而且要适时点拨、适当指导、及时调控,彰显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环境与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对所教的科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转变角色,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某一位老师,必然也喜欢这位老师上的课,形成老师越喜欢我,我越喜欢这位老师的课,越学越起劲的良性循环。所以教师要爱每一个学生,使自己成为学生都喜欢的老师。教师的每一个亲切的称呼、友好的眼神、期待的目光、关切的手势和充满爱意的微笑都可以无形中缩短师生情感上的距离。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共同探究知识,共同解决问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课堂充满激情与活力,这样的课堂必然高效。

四、生动活泼、有趣的导入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是教学首要的一环。新课的导入不仅要考虑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亲身经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数学新课导入必须运用一定的教学技巧。新授课的导人环节,像一台戏的序幕,安排得好,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在课程导入中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动,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

五、总结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教师注重方法的选择,一堂高效的课堂,就相当于是学生生命力的一次精彩展现,但总的来说高效课堂的构建还是要取决于教师,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小学生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吴玉琦,马和民.教师的管理意识[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高校课堂兴趣小学数学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以学定教是关键
导评模式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