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小班环境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2017-12-09刘思雨
刘思雨
《指南》中指出: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的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孩子对社会这个大家庭充满了好奇,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来说,这正是他们步入社会的第一个阶段,他们会出现各种情绪的波动,我们要充分的利用周围的环境,让幼儿感受如家般的温暖,并在其中获得所需的知识,和要掌握的能力。
一、物质的环境创设
当幼儿步入新幼儿园时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整体的环境,在这里的精心设计,才能体现出“家”的感觉。
1.日常用品的环境创设。
刚入园的孩子会存在分离焦虑和缺少安全感。我們为幼儿准备了舒适的小椅子和高矮适宜的桌子。将教室里的每个棱角,包上海绵。每个小床放上布娃娃,在棚顶,在门上,窗户上,会装饰有图案和温馨的吊饰。在每个小柜子,小床,小毛巾架上贴有专属他们自己的标志。让他们感觉这一切非常的稀奇,好玩,方便,很有归属感,这就是他们的家。
2.区角的环境创设。
根据小班幼儿身体和动手动作比较自如,喜欢模仿又喜欢独自玩耍,喜欢分享合作,很容易情绪化,常把幻想当现实,会把动物或物体当人年龄的特点。我们在各个区里投放了各种操作材料。
如娃娃家里我们投放了,小桌子,小椅子,水杯,碗勺,梳妆台,娃娃,衣服等,厨房,做饭的工具等生活用具。幼儿学爸爸,妈妈炒菜,给娃娃穿衣服。我们会把经典的场景做成照片,贴在娃娃家的墙上。为了使娃娃家更富有“家”意义,我们会将收集的全家福,粘贴到区域里。孩子们在这里有了“家”看着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照片,幸福感油然而生。
建构区我们投放了若干个大型的软积木与地垫,幼儿在游戏的同时还了解了形状,及其颜色。喜欢动脑筋的幼儿把拱形想象成大马。把三角形想象成了滑梯。这也正挺现出《指南》中“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的思想。
在图书区,我们会投放“藏猫猫”“找洞洞”等优质绘本。还会投放关于一家人的自制图书,收集全家福,粘贴到图书上,想爸爸妈妈了,就来看看。在墙上设计“电话亭”“你想对爸爸妈妈说什么”,“宝宝很想你”“你下班,快点来接我吧”刚离开家长的幼儿一定有很多话想对爸爸妈妈说,这里是他们发泄情绪,透露心声的地方。
二、心理的环境创设
意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指出:“对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来说,准备一个适宜的环境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为幼儿准备是十分优越的物质基础上以我们教师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环境也是不可取少的。
1.家长的心理环境创设。
入园之前,家长应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让幼儿对幼儿园有初步的了解,进入班级和老师,小朋友一同唱歌,跳舞,游戏,减少陌生感。家长也可以正面的跟幼儿讲解幼儿园有那些好玩的玩具,用语言来激励他如“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可爱,喜欢与你做朋友等”。入园后,家长应及时的接送孩子,并鼓励告诉他,妈妈或爸爸下班等他吃完晚饭后就回来接他,让他耐心的等待。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来消除幼儿的负担和压力。
2.幼儿心理环境创设。
不会独立进餐,不会小便请老师帮忙,这些困难会使幼儿很容易对满怀新鲜感的幼儿园产生恐惧的心理。甚至对已经来到幼儿园的小朋友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所以家长在入园之前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对于那些自我服务能力不强的孩子,老师也要积极的与家长沟通,提醒家长要避免事事包办的现象。多引导幼儿有困难需求老师的帮助,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一切消极的情绪才能迎刃而解。
3.教师的心理环境创设。
教师是幼儿的二个“妈妈”,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我们更应该爱护有加。每天早上我们应热情的接待每一个幼儿,并及时的与家长沟通幼儿的情况。温柔的呼唤他们的小名。细心。因为都说孩子是鲜艳的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我们每一个肯定的眼神,温暖的微笑,鼓励的话语都会化作灿烂的阳光和滴滴雨露滋润着孩子的心灵,使他们这朵小花绽放的更加美丽。
三、一日生活流程环境创设
1.教育教学活动流程的创设。
幼儿园小班有着丰富的活动内容。宝贝们会跟着音乐尽情的舞蹈,像一个快乐的小天使。偶尔也休息一下欣赏故事,听听其他小朋友是怎样上幼儿园的,树立榜样。在这样愉快轻松的环境中,一天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天会更加期待的来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2.作息时间的创设。
小班的幼儿睡眠时间长,对亲近的人有较强的依恋等年龄特点,午睡时我们可以轻声播放故事,做在幼儿的床头拍一拍,掖掖被子,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尽快入睡。我们还可以设定适当的时间作息,如:幼儿可以早上晚些到,中午可以早点吃饭,家长来了就可以把宝宝接走等,让幼儿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对于刚刚接触集体的生活的幼儿,环境对他们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要像“家”这样孩子才能愉快,健康的度过每一天。他们就像刚刚发芽的小树,只有相应生长的环境,才能变的高大茂盛。相反就会变得渺小,枯萎。身为教师的我们就是守护他们的园丁,愿宝宝们,在我们为他们编织的肥沃的土地下茁壮的成长。